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单元分析
单元核心素养分析
《20以内数与减法》属于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主题。《义务教育数学课 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 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本单元设计了“买文具”“捉迷藏”“凑数游戏”“开会啦”“跳伞表演”“美 丽的田园”及“做个减法表”,主要内容包括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意义下的减法 和解决减法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借助数学直观模型,进一步体会减 法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方法,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其核心素养指向数感、
(
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
思考现实世界
应用意识:
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
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本单元通过多个不
同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加减法原型支撑,感受加减运算与现
实生
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感:
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本
单元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并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数感。
几何直观:
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本单
元利用小棒、计数器和数线图三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
法。三种模型由直观逐步走向抽象,丰富并发展了学生对算
理的理
解,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运算能力:
主要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运算的能力。本单元是在 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不退位减法
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运
算方
法,达到熟练程度,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
核心素养
)
1. 知识与技能: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能理解他人 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能理解比较意义下的数学减法并能应用其知识解决问题;能发 现和提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 过程与素养:能借助小棒、计数器和数线图三种模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丰富对减法算 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形成初步的数感;用数线模型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进一步 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在比较意义下可以用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情感与品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 应用,使学生乐于寻找生活中能够用到减法的日常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数 学、用数学。
数学 BS 一年级(下)
单元教学整体结构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十几减几 的 退 位 减法 任务一 买文具 问题1:仔细观察图 片,你找到了哪些数 学信息 活动1:观察图 片,找数学信息。 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问题2:还剩几支铅 笔 你能列式解决这 个问题吗 说说你是 怎样想的。 活动2:根据题 意列出算式,并 说一说想法。 目标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 受减法的实际意义,知道可 以用减法解决“从整体中拿 走一部分,求剩余部分”的 实际问题。
问题3:12-7,12的个 位上不够减7,这样的减 法该怎样计算呢 请你 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 果,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活动3:用摆小 棒的方法,计算 12—7的得数, 并说一说自己的 做法。 目标3:利用小棒先引导学 生理解十几减几退位减法 的算理,再理解他人的不同 算法。
问题4:淘气拿出了 下面这样的12根小 棒,他该怎样摆呢 活动4:利用淘 气的小棒摆一 摆,得出12—7 的得数。 目标4:利用绑成一捆的小 棒,引导学生利用破十法和平 十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感 受“借一当十”的基本概念。
问题5:奇思有另一 种方法计算12 - 7, 你看懂了吗 活动5:学生观 察,组织语言,自 己发言,说一说 自己的想法。 目标5:理解想加算减的计 算方法,进一步感受算法的 多样化,理解加法是减法的 逆运算,可以利用加法来计 算减法的结果,加强学生的 运算能力。
问题6:观察情境图,你 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 活动6:根据情 境图提出数学 问题。 目标6:再次出示情境图,根 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会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现实世界。
(
吗 你能列出算式吗
我买9本练习本。
有12支铅笔,
我买7支铅笔
15本练习本。
)
问题7:15-9的结果 是多少呢 请你从刚 才学到的方法中,选 择你喜欢的方法算一 算,并把结果写在数 学书上。 活动7:用自己的 方法计算15-9, 并和全班同学交 流自己的算法。 目标7:在学习了12-7的 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15-9的结果,在交流中进 一步理解他人算法,感受算 法多样性,理解退位减法的 算理。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十几减几 的 退 位 减法 任务二 捉迷藏 问题1:仔细观察图 片,你找到了哪些数 学信息 活动1:观察图 片,找数学信息。 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问题2:藏起来的小 朋友有多少人 怎么 列式呢 说说你是怎 样想的。 活动2:列算式, 说 一 说 怎 样 想的。 目标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 受减法的实际意义,知道可 以用减法解决“从整体中去 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感 受总量等于分量的和的数 学客观事实。
问题3:13-8怎样计 算呢 请你们拿出计 数器拨一拨。个位上 的珠子不够拨,该怎 么办呢 说说你是怎 么做的。 活动3:借助计 数器拨一拨,计 算 出 1 3 - 8 的 得数。 目标3:引导学生借助计数 器算出得数,并思考在拨数 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计算,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 退位减法的算理。
问题4:用“破十法” 来计算十几减几的问 题,你能用算式表示 这个计算过程吗 活动4:用算式 表示破十法计算 1 3 — 8 的 计 算 方法。 目标4:用算式表示“破十 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理 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感受“借一当十”的基本方 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问题5:你能用“平十 法”拨一拨吗 怎么 用算式记录拨的过 程呢 活动5:用“平十 法”拨一拨,并列 出算式,说说计 算过程。 目标5:用“平十法”在计数 器上拨一拨,并用算式表示 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退位 减法的算理,感受"借一当 十"的基本方法。
问题6:奇思用下面的 方法计算出了17—9, 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怎么用算式表示他的 运算过程 活动6:观察数 线尺,组织语言 说说奇思是怎么 算的,并列算式。 目标6:引导学生通过数线 尺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感 受算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
阳光同 学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一 十几减几 的 退 位 减法 任务三 凑数游戏 问题1:淘气和笑笑 在玩凑数游戏,观察 图片,你看懂游戏规 则了吗 活动1:观察图 片,说一说凑数 游戏的规则是 什么。 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图片,说一说游戏规则是什 么,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
问题2:淘气出6,笑 笑出8,你知道笑笑 是怎么计算的吗 说 一说。 活动2:学生思 考,算一算,说一 说笑笑是怎么计 算的。 目标2:根据给出的游戏情 境,思考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用到的数学方法,加深对减 法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 应用意识。
问题3:淘气出5,笑 笑应该出几呢 你能 列出算式吗 说说你 是怎么想的。 活动3:想 一 想, 说一说,并列出 算式。 目标3:引导学生列算式解 决问题,积累用减法解决问 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
问题4:14-5的得数 是多少 下面这两种 计算方法你看懂 了吗 活动4:看一看, 说一说破十法和 平十法计算14— 5的计算过程。 目标4: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理解“破十法”和“平十法” 计算十几减几的计算过程, 积累退位减法计算的经验, 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问题5:两人一组玩 一玩凑数游戏,把用 到的算式写下来。 活动5:两人一 组玩一玩,把用 到的算式写下 来,小组汇报。 目标5:两人一组玩游戏并 记录用到的算式,在玩的过 程中积累减法计算经验,提 高运算速度,加强学生的运 算能力。
问题6:观察笑笑排 的算式,你发现了 什么 活动6:观察算 式,发现规律,组 织语言汇报。 目标6:观察算式排列的规 律,感知被减数相同时,减 数越大,差越小,发展学生 数感。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二 比较意义 下的减法 任务四 开会啦 问题1:仔细观察图 片,说一说你找到了 哪些数学信息,能提 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1:观察图 片,找数学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目标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现实世界,培养学生提 取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2:请你拿出小 棒和圆片,摆一摆,解 决这个问题。 活动2:摆一摆 小棒和圆片,解 决问题。 目标2:发展学生的抽象意 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巩固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问题3:画一画,想一 想,怎样通过画图解 决这个问题 活动3:画图解 决问题。 目标3:通过画图解决问题, 渗透学生的符号意识,进一 步巩固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问题4:看看大家画 的图,笑笑是这样解 决问题的,你看懂 了吗 活动4:观察加 法算式,说说笑 笑是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的。 目标4:感受可以想加法问题 解决减法问题,感受括号作 为一种数学符号可以表示缺 少的一部分,渗透符号意识。
问题5:你还能用其 他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吗 说 说 你 是 怎 么 想的。 活动5:列出算 式,并说说自己 的想法。 目标5:丰富学生对减法意 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
任务五 跳伞比赛 问题1:观察图片,找 一找数学信息,你能 提 出 什 么 数 学 问 题吗 活动1:观察图 片,找数学信息, 并 提 出 数 学 问题。 目标1:观察图片,找一找数 学信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的习惯,做到不重复不 遗漏。
问题2:灰色降落伞 比白色降落伞多几个 呢 请你用画一画的 方法尝试解决这个 问题。 活动2:画图解 决问题。 目标2:通过画图解决问题, 渗透学生的符号意识,进一 步巩固一一对应的比较 方法。
问题3:你能用列式 的方法解决"灰色降 落伞比白色降落伞多 几个”的问题吗 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3:列式计 算,解决问题。 目标3:再次体会解决“比较 意义下的多少问题"用减法 计算,巩固减法的实际意义,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阳光同 学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二 比较意义 下的减法 任务五 跳伞比赛 问题4:你能用列式的 方法解决“灰色降落伞 比绿色降落伞多几个” 和“绿色降落伞比灰色 降落伞少几个"两个问 题吗 可以先画图列 出算式,再说说你是怎 么想的。 活动4:独立画 图,列式计算,然 后组织语言,说 说自己的想法。 目标4:通过学生独立画图、 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体会解 决“比较意义下的多少”问 题用减法计算,巩固减法的 实际意义,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问题5:"绿色降落伞 比灰色降落伞少几 个”"灰色降落伞比绿 色降落伞多几个"这 两个问题为什么都用 14-7来计算呢 活动5:比 一 比, 独立思考,组织 语言,自己说 一说。 目标5:通过对比两个问题 的列式,发现两个量的比较 关系是相关联的,发展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6:比一比,算一 算。说说这两道算式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活动6:观察图 片,补充完整算 式,算一算,并说 一 说 解 决 的 问题。 目标6:在比较意义下用减法 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减法解 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引导学 生发现并表达算式代表的两 层意思,培养学生学会用数 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问题7:观察图片,今 天比昨天少下了几个 蛋 摆一摆或者画一 画,列式计算。 活动7:观察图 片,先摆一摆或 画一画,再列式 计算。 目标7:通过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积累计算经验,发展 学生的运算能力。
问题8:算一算,你发 现了什么 11-2=□ 12-3=□ 13-4=□ 活动8:学生计 算三道算式的得 数,比一比算式 之 间 有 什 么 联系。 目标8:感受被减数和减数 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差不变的数学规律,发展学 生的运算能力。
板块三 解决实际 问题 任务六 美 丽 的 田园 问题1:数一数,空中 有几只小鸟 说说你 是怎么数的。 活动1:有顺序地 数一数空中有几 只小鸟,并说一说 自己数的方法。 目标1:培养学生有序思考 的习惯,做到不重复不 遗漏。
问题2:请你按顺序 数一数,将图中你发 现的数学信息填在数 学书上。 活动2:按顺序 先数一数,再填 一填。 目标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 的顺序并做好标记的数一 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 的习惯。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三 解决实际 问题 任务六 美 丽 的 田园 问题3:树上的小鸟 比空中的少几只 你 能列式解答吗 活动3:先说一 说,再列式解答。 目标3:积累解决实际问题 的经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 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问题4:观察淘气列 的算式,想想他解决 的是什么问题。 活动4:想 一 想, 说一说。 目标4:培养学生的提取信 息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 理解加法的意义。
问题5:观察图片,请 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 题,写在练习本上,并 试着解答。 活动5:提出问 题,并解答。 目标5:发展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加 减法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任务七 做个减法 表(20以 内数的减 法整理) 问题1:这么多的算 式,你想怎么整理呢 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1:学生整 理算式,说一说 整理这些算式的 理由。 目标1: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算式的整 理方法,体会整理方法的多样 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问题2:这些14减几 的算式还能再整理 吗 说 说 你 是 怎 样 想的。 活动2:学生思考, 尝试排列14减几 的算式,并说说这 么排列的想法。 目标2:引导学生在整理算 式的基础上思考排序方法,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规律性, 发展学生数感。
问题3:老师还找到 了得数是7的算式, 你能把他们再排排队 吗 说说你是按什么 规律排的。 活动3:排 一 排, 说一说。 目标3:引导学生按照一定 规律将得数相同的算式进 行再次排列,感受数学的规 律性。
问题4:观察规律,帮 助淘气把减法表填 完整。 活动4:想一想, 填一填。 目标4:体会数学规律之美, 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5:说一说,你发 现了什么规律 活动5:观察减 法表,说一说发 现的规律。 目标5: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激发学生对研究数学规律 的兴趣。
问题6:根据发现的 规律,说说被减数、减 数和差之间有什么 联系。 活动6:说一说 被减数、减数和 差之间有什么 联系。 目标6:根据减法表的排列 方式,感受被减数、减数和 差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 数感。数学 BS 一年级(下)
教学案例
· 任务一买文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初步理解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 握计算方法。 2.能运用摆小棒、数的分解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探索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 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感受退位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摆小棒、数的分解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探索十几减几的退位减 法,初步理解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理解其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以贴近学生 生活的日常 情境引入, 激发学生学 习 数 学 的 兴趣。 一、情境导入 袋鼠妈妈的文具店开业啦,小 兔子们都来买好看的文具,它 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我 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课题:买文具 一、发现问题 活动:学生思考,表现对本节课 的兴趣。
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图片 中的数学信 息,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 数学,体会 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 联系。 给出数学信 息,引导学 生运用已有 的 生 活 经 验,提出数 学问题,培 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片,你找到了哪 些数学信息 2.观察地真仔细,袋鼠妈妈有 12支铅笔,小灰兔要买7支 铅笔,如果你是袋鼠妈妈,那 么 你 想 提 出 什 么 数 学 问 题呢 二、探究问题 1 . 活动 一:观察图片,找数学 信息。 预设1:袋鼠妈妈有12支铅 笔和15本练习本。 预设2:小灰兔要买7支铅 笔 , 小 白 兔 要 买 9 本 练 习本。 2.活动二:根据给出的数学信 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如果我是袋鼠妈妈,我 的铅笔被小灰兔买走后,那 么我想知道还剩几支铅笔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在具体的情 3.还剩几支铅笔 真是个好问 3.活动三: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境中,感受 题。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并说一说想法。
减法的实际 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袋鼠妈妈的铅笔被
意义,知道 小灰兔买走了一部分,铅笔
可以用减法 的数量减少了,可以用减法
解决“从整 计算,列式为12-7。
体中拿走一 预设2:袋鼠妈妈的铅笔被
部分,求剩 小灰兔买走了一部分,剩下
余部分”的 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列
实际问题。 式为12-7。
利用小棒先 4.12-7,12的个位上不够减 4.活动四:用摆小棒的方法,计
引导学生理 7,这样的减法该怎样计算 算12-7的得数,并说一说
解十几减几 呢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得 自己的做法。
退位减法的 出结果,说说你是怎么 预设1:我拿出12根小棒,
算理,再理 做的。 一根一根地减,拿走7根,数
解他人的不 一数,还剩下5根小棒,12—
同算法。 7=5。
利用绑成一 预设2:我想边拿走边数,从
捆的小棒, 12里拿走1根,还剩下11根;
引导学生利 拿走2根,还剩下10根;从11
用拆数的方 倒着数7次,11,10,9,8,7,6,
法 进 行 计 算,初步感 5,12-7=5。
受“借一当 5.先拿走,再数剩下的小棒,或 5.活动五:利用淘气的小棒摆
十”的基本 者边拿边数,都是好方法。 一摆,得出12-7的得数。
概念,感受 淘气拿出了下面这样的 预 设 :我发现单独的小棒不
拆数的计算 12根小棒,他该怎样摆呢 够7根,不能直接拿走。可
方法。 以把一捆小棒拆开变成
引导学生用 10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
算式记录思 7根,还剩下3根,加上原来
考的过程, 的2根,就是5根。
感受“破十 法”的计算 6.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 成的,个位上的2不够减7, 6.活 动 六 :用算式记录“破十 法"计算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进一 步理解退位 减 法 的 算 理,培养学 生 的 运 算 能力。 我们可以先用10来减7,再 把剩余部分和个位上的数 加起来,这种方法就是破十 法。你能用算式记录这样 计算的过程吗 预 设 :把12分成10和2,先 用10- 7=3,再用3+2=5。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用 “平十法”解 决12-7等 于几的问 题,帮助学 生进一步理 解退位减法 的算理,感 受不同的计 算方法。 继续追问思 考的过程中 7去了哪里, 感受用“平十 法”的方法计 算退位减法 的方法,理解 算理,发展数 的运算能力。 理解“想加 算减”的计 算方法,进 一步感受算 法 的 多 样 化,理解加 法是减法的 逆运算,可 以利用加法 来计算减法 的结果,加 强学生的运 算能力。 7.你们还有其他方法,用这样 12根小棒摆出12-7的得 数吗 用算式记录你的思考 过程。 8.12-2=10,10-5=5。为什 么 要 先 减 2 呢 减 3 不 行吗 9.我们可以用“破十法”把12 拆成10和2,也可以用“平 十法"把7拆成2和5,这样 就把个位上不够减的减法 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了。奇 思有另一种方法计算12— 7,你看懂了吗 7再添上5就是12了。 7.活动七:想一想,用算式记录 思考过程。 预设:先把7分成2和5,先 用12 — 2=10,再用10 — 5=5。 8.活动八:想一想,说一说。 预 设 :12-3的话,个位上的 2不够减3,12- 2正好等 于10。 9.活 动 九 :学生观察,组织语 言,自己发言,说一说自己 的想法。 预设1:计算12-7的结果, 就想7加几等于12,7加5 等于12,所以12-7=5。 预设2:我明白了,计算减法 的时候,可以想加法,算 减法。
7+(5)=12 12—7=5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再次出示情 境图,根据 数学信息提 出数学问 题,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 的能力,会 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现实 世界。 在学习了 12-7的基 础上,用不 同的方法计 算15-9的 结果,在交 流中进一步 理解他人的 算法,感受 算法多样 性,理解退 位减法的 算理。 10.同学们真棒,找了摆小棒、 拆数、想加算减这么多方法 计算12-7的结果。 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其 他数学问题吗 你能列出 10.活动十:根据情境图提出数 学问题。 预设1:袋鼠妈妈有15本 练习本,小白兔买9本,还 剩几本练习本 预 设 2 :从 1 5 本 中 减 去 9本,列式为15-9。 11.活动十一:用自己的方法计 算15-9,并和全班同学交 流自己的算法。 预设1:我用摆小棒的方 法,先拿出15根小棒,拿走 9根,数一数还剩下6根, 15-9=6。 预设2:我用拆数的方法, 把15拆成10和5。10— 9=1,1+5=6,所以15 — 9=6。 预设3:我也用拆数的方 法,把9拆成5和4,15— 5=10,10 — 4=6,所以 15—9=6。 预设4:我用想加算减的方 法计算,9加6等于15,所 以15-9=6。
(
算式吗
我买9本练习本
有12支铅笔,
我买7支铅笔
15本练习本。
)
11.15-9的结果是多少呢 请你从刚才学到的方法 中,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算 一算,并把结果写在数学 书上。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重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用所 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11-5= 16-8=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从11根小棒里拿走 5根,还剩下6根,11 — 5=6。 预设2:从16根小棒里拿走 8根,还剩下8根,16— 8=8。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变式练习 画一画,算一算。 2.变式练习 预设1:我在数线尺上找到 12,从12开始向左数4格, 11,10,9,8,12-4=8。 预设2:我在数线尺上找到 15,从15开始向左数7格, 14,13,12,11,10,9,8,15— 7=8。 3.提升练习 预设:篮子里面有几根香 蕉 14-6=8。
3.提升练习 根据图片提出数学问题,看 图列式并计算。 根 一共有14根。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 惑,帮助学生 厘清解决问 题的思路,既 发挥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 又反馈了学 生 的 学 习 效果。 四、引导反思 这节课通过买文具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吗 你喜 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十几减几的 退位减法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学会了用摆小棒的 方法计算个位上不够减的 减法。 预设2:我学会了用拆数的方 法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 预设3:计算减法时可以用“想 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减法。
板书设计 买文具 12-7=5 摆小棒 数数 拆数 想加算减 破十法:10- 7=3,3+2=5 7+(5)=12 平十法:12-2=10,10-5=5 12-7=5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任务二捉迷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20以内退 位减法的算理。 2.能借助计数器和数线尺两种直观模型,探索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 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的运算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和独立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计数器和数线尺两种直观模型,探索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理 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回 顾上节课学 习的十几减 几的退位减 法 计 算 方 法,感受算 法 的 多 样 性,为本节 课的学习打 好基础。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习 了哪些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 很好,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我 们今天继续学习十几减几的退 位减法。 板书课题:捉迷藏 一、参与活动 活 动 :学生回顾,积极发言,回 答问题。 预设1:数数的方法。 预设2:破十法、平十法。 预设3:想加算减的方法。
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图片 中的数学信 息,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 数学,体会 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 联系。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一共有14个小朋友 …… 1.仔细观察图片,你找到了哪 些数学信息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观察图片,找数学 信息。 预设1:有14个小朋友在玩 捉迷藏的游戏。 预设2:图上只有9个小朋 友,有1个是捉人的,其他 人藏起来了。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运 用已有的生 活经验,提 出 数 学 问 题,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 的能力。 在具体的情 境中,感受减 法的实际意 义,知道可以 用减法解决 “从整体中去 掉一部分,求 剩余部分", 感受总量等 于分量的和 的数学客观 事实。 引导学生借 助计数器算 出得数,并思 考在拨数的 过程中运用 了什么方法 计算,进一步 理解十几减 几退位减法 的算理。 2.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有 13人需要藏起来,有8人还 没藏起来,你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吗 3.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怎么列式呢 说说你是怎样 想的。 4.13-8怎样计算呢 请你们 拿出计数器拨一拨。个位 上的珠子不够拨,该怎么办 呢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活动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 预 设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 少人 3.活动三:用减法解决问题,说 一说怎样想的。 预 设 :有13个小朋友需要藏 起来,有8个小朋友还没藏 起来,13里面去掉8,用减法 计算,列式为13-8。 4.活动四:借助计数器拨一拨, 计算出13-8的得数。 预 设 :可以用“破十法”试一 试,把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当 作个位上的10个珠子,从 1 0 里 面 拿 走 8 个 , 还 剩 2个,和个位上的3个珠子 和在一起,一共有5个珠子, 13-8=5。
(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用算式表示 “破十法”的 计算过程, 进一步理解 退位减法的 计算方法。 感受“借一 当十"的基 本方法,发 展学生的运 算能力。 用“平十法” 在计数器上 拨一拨,并用 算式表示计 算过程,进一 步理解退位 减法的算理, 感受“借一当 十”的基本 方法。 帮助学生清 晰退位减法 时“借一当 十"的基本算 理,并运用这 个算理尝试 独 立 计 算 17-9,积累 计算经验,发 展学生的运 算能力。 5.借助计数器也可以用“破十 法"来计算十几减几的问题, 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个计算过 程吗 6.你们能用“平十法”拨一拨 吗 怎么用算式记录拨的 过程呢 7.“破十法”和“平十法”都能帮 助我们解决退位减法问题, 当个位不够减时,我们都借 用十位的1个珠子,当作个 位的10个珠子,这就叫作 "借一当十"。算一算17— 9,和同伴说说你是怎么计 算的。 5. 活 动 五 :用 算 式 表 示 “ 破 十 法 " 计 算 1 3 - 8 的 计 算 方 法 。 预 设 :用 算 式 表 示 就 是 1 0 — 8=2,2+3=5。 6 . 活动六:用“平十法”拨 一 拨, 并列出算式 , 说说计算过程 。 预 设 1 : 1 3 的 个 位 上 有 3 个 珠 子 , 先 拨 走 , 还 差 5 个 珠 子 没 有 拨 走 , 用 十 位 的 1 个 珠 子 当 成 个 位 上 的 1 0 个 珠 子 , 拨 走 5 个 , 还 剩 下 5 个 。 预 设 2 :用 算 式 表 示 这 个 过 程 是 1 3 - 3 = 1 0 , 1 0 - 5 = 5 。
7 . 活 动 七 : 先 独 立 计 算 1 7 - 9 , 再 和 同 伴 交 流 计 算 方 法 。 预 设 1 : 我 用 计 数 器 拨 一 拨 , 先 把 个 位 上 的 7 个 珠 子 拨 走 , 还 差 2 个 珠 子 , 用 十 位 上 的 1 个 珠 子 当 成 个 位 上 的 1 0 个 珠 子 , 再 拨 走 2 个 , 还 剩 下 8 个 珠 子 , 1 7 - 9 = 8 。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通 过数线尺理 解退位减法 的算理,感受 算法的多样 性,发展学生 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维。 通过追问再 一次明确“平 十法”计算退 位减法的算 理,即先得到 10再计算。 在数线尺上 独 立 计 算 11-6,并用 算式描述计 算过程,再 次明晰十几 减 几 的 算 理,积累运 算经验,发 展学生的运 算能力。 8.奇思用下面的方法计算出了 17—9,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怎么用算式表示他的运算 过程 9.为什么第一次要减去7呢, 减别的数行吗 10.11-6怎样算能够先得到 10呢 请你在数线尺上画 一画,算一算11-6的结果 是多少。 预设2:我把17分成10和 7,10—9=1,1+7=8,所以 17—9=8。 预设3:先计算17—7=10, 还剩下2个没有减,10-2= 8,所以17—9=8。 预设4:还可以用想加算减, 9+8=17,所以17—9=8。 8.活动八:观察数线尺,组织语 言说说奇思是怎么算的,并 列算式。 预设1:奇思用数线尺来计 算17-9,先找到17,先减7, 得到10;再减2,等于8。 预设2:用算式表示为17— 7=10,10-2=8。 9.活动九: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17个位上的数是7,减 掉7,刚好能得到10,得到 10就好算了。 10.活 动 十 :在数线尺上画一 画,得到11-6的结果。 预 设 :11个位上的数是1, 先减1,就能先得到10。先 计算11-1=10,再用10— 5=5,所以11- 6=5。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重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用所 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12-6=□ 16-9=□ 2.变式练习 观察下面的图形,先提出一 个数学问题,再解答。 3.提升练习 思考13-7=□的计算方 法。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借一当十,10-6= 4,4+2=6,所以12-6=6。 预 设 2 :16-6=10,个位上 没有珠子了,借一当十,10— 3=7,所以16-9=7。 2.变式练习 预 设 1 :小 女 孩 拿 走 几 个 苹果 预设2:15-8=7。 3.提升练习 预设1:可以用“破十法”,先 用10—7=3,再用3+3=6。 预设2:可以用“平十法”, 13-3=10,10-4=6。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 疑惑,帮助 学生回顾十 几减几的计 算方法,既 发挥了学生 的 主 体 作 用,又反馈 了学生的学 习效果。 四、引导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方法计算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计算过 程中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做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学会了用拨计数器 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 减法。 预设2:个位不够减时,可以用 十位上的珠子,借一当十后 再减。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捉迷藏 13-8=5 拨计数器
破十法 10-8=2 2+3=5 借一当十 平十法 13-3=10 10-5=5
· 任务三凑数游戏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数的分解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 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培养学生的运算 能力。 3.在游戏中体会退位减法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数的分解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凑数游戏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减法规律的思考,体会数与运算结 果之间的规律,激发学生研究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检验学生十 几减几计算 方法的掌握 情况,回顾之 前学习的计 算方法,为本 节课的学习 打基础。 一、复习导入 算一算。 12-6= 16-9= 15—7= 11-8=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十几减几的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了,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种退位减 法的表示形式。 板书课题:凑数游戏 一、发现问题 活动:学生计算,回答问题。 预 设 : 6 7 8 3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仔 细 观 察 图 片,说一说 游戏规则是 什么,培养 学生提取信 息的能力。 根据给出的 游戏情境, 思考解决游 戏中的问题 用到的数学 方法,加深 对减法意义 的理解,发 展学生的应 用意识。 引导学生列 算式解决问 题,积累用 减法解决问 题的经验, 培养学生的 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观 察图片理解 “破十法”和 “平十法”计算十几减几 的 计 算 过程,积累退位减法计算 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运 算能力。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问题 1.活动 一:观察图片,说一说凑 数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预设1:他们在玩凑14的 游戏。 预设2:淘气出6,笑笑出8, 6+8=14,6和8凑成14。 2.活动二:学生思考,算一算, 说一说笑笑是怎么计算的。 预 设 :两个数凑成14,淘气 出6,另一个数就是从14里 去掉6,应该用减法计算, 14—6=8,所以笑笑出8。 3.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并 列出算式。 预设:淘气出5,想凑成14, 要看看14去掉5后还剩几, 用减法,列式为14-5。 4.活动四:看一看,说一说“破 十法"和“平十法"计算14— 5的计算过程。 预设1:把14分成10和4, 先用10 - 5=5,再用5+4= 9,算出14-5=9。 预 设 2 :把5分成4和1,先 用14-4=10,再用10- 1= 9,算出14-5=9。
1.淘气和笑笑在玩凑数游戏, 观察图片,你看懂游戏规则 了吗 2.淘气出6,笑笑出8,你知道 笑笑是怎么计算的吗 说 一说。 3.游戏第二局开始了,淘气出 5,笑笑应该出几呢 你能列 出算式吗 说说你是怎么 想的。
4.14-5得数是多少 下面这 两种计算方法你看懂了吗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用 5.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说说 5.活动五:学生思考,算一算,
不同的方法 你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
计算十几减 预设1:我可以用想加算减
几的减法算 的方法,5加9等于14,所以
式,体会算 14-5=9。
法多样性, 预设2:还可以在数线尺上
培养学生的 画一画,找到14,先减4,等
运算能力。 于10,再减1,等于9。
两人一组玩 6.我们可以用减法帮助完成游 6.活动六:两人一组玩一玩,把
游戏并记录 戏,两人一组玩一玩,把用到 用到的算式写下来,小组
用 到 的 算 的算式写下来。 汇报。
式,在玩的 预设1:我出8,他出6,14—
过程中积累 8=6。
减法计算经 预设2:我出7,他出7,14—
验,提高运 7=7。
算速度,培 ……
养学生运算
能力。
观察笑笑排 7.笑笑也记录了她用到的算 7.活动七:说一说笑笑的算式
列的算式, 式,还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 是怎么排列的。
找到排列的 了排。观察算式,她是按什 预设1:笑笑的算式里减数
规律,养成 么顺序排列的 依次是5,6,7,8,9,是按照
有序思考的 减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
习惯。 列的。 预设2:算式的差分别是9, 8,7,6,5,是按照差依次减少 的顺序排列的。
观察算式排 8.观察笑笑排的算式,你发现 8.活 动 八 :观察算式,发现规
列的规律, 了什么 律,组织语言汇报。
感知被减数 预设1:我发现14减的数一
相同时,减 个比一个大,得数一个比一
数越大,差 个小。
越小,发展 预设2:我发现减的数越大,
学生数感。 得数越小;减的数越小,得 数越大。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按照规律将 14减几的 算式补充完 整,培养学 生有序思考 的习惯,不 重复,不遗 漏地将算式 写完。 9.14还可以减几呢 你还能 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写一 写,排一排。 9.活动九:写一写,排一排。 预 设 :14—0=14,14—1= 13,14—2=12,14—3= 11……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重点 知识加深巩 固,寻找退 位减法计算 的规律,体 会被减数与 差、减数与 差变化的 规律。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把13分成10和3, 10—6=4,3+4=7,则13-6=7。 预设2:把6分成1和5,11— 1=10,10-5=5,则11—6=5。 预设3:把12分成10和2, 10-5=5,5+2=7,则12 — 5=7。 预 设 4 :把 7 分 成 5 和 2 , 15 - 5=10,10 — 2=8,则 15-7=8。 2.变式练习 预设1:按列从上往下:456 678 1098 被减数相同时,减数越大,差 越小,减数越小,差越大;减 数相同时,被减数越大,差越 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3.提升练习 预 设 :15-0=15,15-1= 14,15-2=13……
2.变式练习 算一算,说一说,你发现了 什么 13-9=14-8=17—7= 14-9=15-8=17-8= 15—9=16-8=17—9= 3.提升练习 如果两人玩凑数游戏,游戏 规则凑15,可能用到哪些算 式呢 两人一组,写一写,排 一排。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体 会数学游戏 的乐趣,感 受减法中被 减数与差, 减数与差的 相关性。 四、引导反思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减法还可以用来做游 戏,真是太好玩了。 预设2:减数不变时,被减数变 大,差也变大;被减数变小,差 也变小。 预设3:被减数不变时,减数越 大,差越小,减数越小,差越大。
板书设计 凑数游戏 14-5=9
10-5=5 14-4=10 4+5=9 10-1=9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任务 四开会啦
教学目标 1.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熟练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 减法。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 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退位减法运算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 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比多少的问题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从总数中去掉部分”的 数量关系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和圆片若干。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十几减 几的退位减 法,积累正 确计算退位 减法的成功 经验,培养 学生的运算 能力。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1-5= 13-6= 14-8= 16—9= 17—9= 15—6= 13-9= 11-7= 14-7= 12-8= 15-8= 12-3=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看来同 学们都掌握得很熟练了,今天 我们就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开会啦 一、发现问题 活动:学生计算,汇报结果。 预 设 : 6 7 6 7 8 9 4 4 7 4 7 9
学会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 现实世界, 培养学生提 取信息和提 出 问 题 的 能力。 发展学生的 抽象意识, 渗透数形结 合的思想, 巩固一一对 应 的 比 较 方法。 通过画图解 决问题,渗 透学生的符 号意识,进 一步巩固一 一对应的比 较方法。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观察图片,找数学信 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1:我从图中知道一共有 7把椅子,有11个小朋友。 预设2:每人坐1把椅子,还 缺几把椅子 2.活动二:摆一摆小棒和圆片, 解决问题。 预 设 :我用11根小棒表示 11个小朋友,用7个圆片表 示7把椅子,把它们一一对 应起来,这样就很清楚地看 出来,小棒比圆片多4根,还 缺4把椅子。 3.活动三:画图解决问题。 预设1:我可以先画上11个 小人,再给每个小人画上 1把椅子,这样就看出缺 4把椅子。 预设2:我用○表示小朋友, 用△表示椅子,把1个○和 1个△用虚线连起来,把它 们一一对应起来,还剩4个 ○没有连,缺4把椅子。
(
马上开会啦。有7把椅子。
)
1 . 仔细观察图片,说 一 说你找 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 2. 真 是 个 有 价 值 的 问 题 ! 下 面 请你拿出小棒和圆片,摆 一 摆,解决这个问题。 3.画一画,想一想,怎样通过画 图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评价学 生的图画作 品,巩固一 一对应的比 较方法,渗 透数形结合 的思想。 感受可以想 加法问题解 决减法问题, 感受括号作 为一种数学 符号可以表 示缺少的一 部分,渗透符 号意识。 丰富学生对 减法意义的 理解,培养 学生的应用 意识。 进一步理解 加减法的相 互关系,体会 既可以用“想 加算减"的方 法解决比较 意义下的“缺 多少"问题, 也可以用减 法解决问题。 4.仔细观察大家画的图,你最 喜欢哪一种 说说为什么。 5.看看大家画的图,笑笑是这 样解决问题的,你看懂了吗 7+(4)=11 6.你还能用其他算式解决这个 问 题 吗 说 说 你 是 怎 么 想的。 7.我们在比较两个数的多少 时,可以用减法计算,用较 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观 察大家列出的算式,你有什 么发现 7+(4)=11 11-7=4 4.活动四:全班交流学生的画 图作品。 预设1:我喜欢上下分别画 图的,1个△对应1个○,能 够清楚地看出来人多、椅子 少,多4人,所以少4把 椅子。 预设2:虽然画小人和椅子的 方法也是一一对应,但是画 起来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 5.活动五:观察加法算式,说说 笑笑是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的。 预设:运用了“想加算减法”, 7表示已经有7把椅子,加 上( ),表示缺少的椅子, 等于11,表示一共需要11把 椅子,因为7+4=11,所以括 号 里 填 4 , 即 还 缺 少 4 把 椅子。 6.活动六:列出算式,并说说自 己的想法。 预 设 :我用11-7=4来解决 这个问题。11表示的是 11个小朋友,也就是需要 11把椅子,7表示的是已经 有的7把椅子,11-7求的 就是还缺几把椅子。 7.活动七:比一比,说一说。 预设1:这两种方法都用了 7、4和11,用7+(4)=11和 11 — 7=4都能解决这个 问题。 预设2:想7加上几就是11 和11去掉7还差几,结果是 一样的。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重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用所 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每人1把,还差几把 2.变式练习 括号里填几 8+( )=14 6+( )=13 ( )+9=11 14-8=( ) 13-6=( ) 11-9=( ) 3.提升练习 教室里有14把椅子,7张桌 子,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 缺几张桌子 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方 式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来 解决问题,并说说你是怎么 想的。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 设 :12-6=6(把) 2.变式练习 预 设 : 6 7 2 6 7 2 3.提升练习 预设1:我用摆一摆的方法, 14根小棒表示14把椅子, 7个圆片表示7张桌子,把小 棒和圆片一一对应,我发现小 棒余出7根,缺7张桌子。 预设2:我用画一画的方法, 画14个○表示14把椅子, 画7个△表示7张桌子,把 O和△一一对应的连一连, ○余出7个,还缺7张桌子。 预设3:可以用较大数14减 去较小数7,算出缺几张桌 子,列式为14 — 7=7,缺 7张桌子。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 疑惑。 四、引导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 设 :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 方法摆一摆或画一画,也可以 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解决 “缺多少”的问题。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开会啦 一 一 对 应 较大数—较小数:11-7=4 想加算减:7+(4)=11
·任务五跳伞表演
教学目标 1.明确掌握“谁比谁多多少"和“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解决。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 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从而也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发展学生数的 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明确“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 算,并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用减法比较多少时,结果既可以表示多多少,也可 以表示少多少。
教学准备 小圆片和小棒若干、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有趣的情境 导入,激发 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一、情境导入 大森林里,小蜗牛开始跳伞表 演了,一起看看跳伞表演中藏 着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吧! 板书课题:跳伞表演 一、发现问题 活动:观看图片,寻找图中藏着 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预 设 :我看到有三种颜色的降 落伞,灰色,绿色和白色。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观察图片, 找一找数学 信息,培养 学生有序思 考的习惯, 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 根据数学信 息提出数学 问题,培养 学生提出问 题的能力, 学会用数学 的思维思考 现实世界, 培养学生应 用意识。 画图解决问 题,渗透学 生 符 号 意 识,进一步 巩固一一对 应 的 比 较 方法。 二、新知探究 1.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 的降落伞有几种颜色。每种 颜色分别有几个 想一想怎 么数才能做到不遗漏不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观察图片,找数学 信息。 预设1:有三种颜色的降落 伞,我数的时候从左向右 数,数过的降落伞做好标 记,这样就不容易数错了。 预 设 2 :灰 色 降 落 伞 有 14个,绿色降落伞有7个, 白色降落伞有6个。 2.活动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 问题。 预设1:我想知道灰色降落 伞比白色降落伞多几个。 预设2:我想知道绿色降落 伞比灰色降落伞少几个。 3.活动三:画图解决问题。 预设1:我用14个灰色的○ 表示灰色降落伞,用6个白 色的○表示白色降落伞,一 一对应地画,我发现灰色降 落伞比白色降落伞多8个。 预设2:我用14个○表示灰 色降落伞,用6个△表示白 色降落伞,把○和△一一对 应地画,还剩8个○没有对 应上,灰色降落伞比白色降 落伞多8个。
重复。 2.三种颜色的降落伞的数量都 不一样,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吗
3.灰色降落伞比白色降落伞多 几个呢 请你用画一画的方 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再次体会“解 决比较意义 下的多少问 题”用减法计 算,巩固减法 的实际意义, 提高学生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通过学生独 立画图、列式 计算解决问 题,体会解决 “比较意义下 的多少”问题 用减法计算, 巩固减法的 实际意义,提 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列式解答问 题,在比较 意义下用减 法计算出多 多少或少多 少的问题, 丰富学生对 减法意义的 理解,培养 学 生 应 用 意识。 4.你能用列式的方法解决“灰 色降落伞比白色降落伞多几 个"的问题吗 说说你是怎 么想的。 5.绿色降落伞比灰色降落伞少 几个 先画图,再列式计算。 6.灰色降落伞比绿色降落伞多 几个 你能用列式的方法解 决这个问题吗 4.活动四:列式并计算。 预 设 :计算谁比谁多多少的问 题要用减法计算,用较大数减 较小数,也就是14—6=8。 5.活 动 五 :先画图,再列式 计算。 预设1:我用14个灰色的○ 表示灰色降落伞,用7个绿 色的○表示绿色降落伞,一 一对应地连一连,我发现绿 色降落伞比灰色降落伞少 7个。 预 设 2 :用 较 大 数 减 较 小 数,也就是14-7=7。 6.活动六:列式解决问题,说明 想法。 预 设 :计算谁比谁多多少或 少多少用减法,较大数减较 小数,也就是14—7=7。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对比两 个问题的列 式,发现两 个量的比较 关系是相关 联的,发展 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 力,体会比 较意义下数 量多少关系 的相对性。 在比较意义 下用减法解 决实际问题, 积累减法解 决问题的成 功经验,引导 学生发现并 表达算式代 表的两层意 思,学会用数 学的语言表 达现实世界。 7."绿色降落伞比灰色降落伞 少几个 ”"灰色降落伞比绿 色降落伞多几个 ”这两个问 题为什么都用14 - 7来计 算呢 8.原来求绿色降落伞比灰色降 落伞少几个就是在求灰色降 落伞比绿色降落伞多几个。 14-6=8能解决什么问题 9.比一比,算一算。说说这两 道算式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比一比,算一算。 7.活动七:比一比,独立思考, 组织语言,自己说一说。 预设1:两个问题都是在求灰 色降落伞和绿色降落伞之间 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关系,灰色 降落伞比绿色降落伞多多少, 绿色降落伞就比灰色降落伞 少多少。 预设2:都可以用较大数减 较小数,也就是14-7=7来 计算。
8.活动八:说一说。 预设1:灰色降落伞有14个, 白色降落伞有6个,14-6 可以求灰色降落伞比白色降 落伞多几个。 预设2:灰色降落伞比白色 降落伞多,白色降落伞就比 灰色降落伞少,所以14-6 也可以求白色降落伞比灰色 降落伞少几个。
9.活动九:观察图片,把下面的 算式补充完整,算一算,说 一说。 预设1:11-8=3,求的是 比多几本,也可以求比 少几本。 预设2:13-6=7,求的是涂 色苹果比不涂色苹果多几 个,也可以求不涂色苹果比 涂色苹果少几个。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用摆一摆、画 一画的方法 帮助学生再 次巩固一一 对应的比较 方法,渗透数 形结合的数 学思维。 独立运用喜 欢的方法计 算 1 1 - 5 = 6,说说计算 过程,积累计 算经验,发展 学生数的运 算能力。 计算得数, 探究规律, 感受相减的 两个数同时 增加或减少 相同的数, 得数不变的 数学规律, 发展学生的 运算能力。 10.农场里出现了新的数学问 题,观察图片,昨天比今天少 下了几个蛋 摆一摆或者画 10.活 动 十 :摆一摆或者画一 画,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预设1:我用学具摆一摆, 用11根小棒表示昨天下 的11个蛋,用5个圆片表 示今天下的5个蛋,把它 们一一对应地摆一摆,我 发现多了6根小棒,今天 比昨天少下了6个蛋。 预设2:我用画图的方法, 画11个○表示昨天下的 蛋,画5个△表示今天下 的蛋,一一对应地连一连, 多了6个○,今天比昨天 少下了6个蛋。 11.活动十 一:列式并计算,说 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预 设 1 :列式为11 - 5=6, 把11分成10和1,10 - 5= 5,5+1=6。 预设2:也可以把5分成1和 4,11-1=10,10-4=6。 预设3:想一想5+( )= 11,5+6=11,所以11-5=6。 12.活动十二:计算三道算式的得 数,比一比算式间有什么联系。 预设1:我发现这三道算式 的得数都是9。 预设2:我发现11和2都加1, 变成12和3,相减后得数都是 9,13和4也有这样的规律。 预 设 3 :如果只看11 - 2和 13-4,我发现减号前面的数 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加上2, 得数也不变。 预设4:也可以说减号前面 的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 减去(或加上)同一个数,得 数也不变。
(
昨天下了11个蛋,
今天只下了5个蛋。
)一画,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11.请你列式并计算,说说你是 怎么计算的。 12.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1-2= 12-3= 13-4=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利用规律继 续写算式, 感受数学的 规律之美, 发展学生的 运算能力。 13.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还能写 出这样的算式吗 两人一 组,写一写,算一算,检验一 下写得对不对。 13.活动十三:按照规律继续写 算式。 预设1:我可以在13和4上 再加1,写的算式为14-5, 得数是9,我写对了。 预设2:我在13和4上加 2,写的算式为15-6,得数 是9,我写对了。 ……
引导学生在 具体情境中 体会比较意 义下的减法 的运用,丰 富对减法意 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 运算能力和 应用意识。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谁摘得多 多几个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 设 :淘气摘了7个桃子,笑笑摘了16个桃子。笑笑摘得多,列式为16-7=9(个), 多9个。 2.变式练习 预 设 1 :8+7=15,15-9= 6,6+6=12,12-7=5,5+ 8=13。 预 设 2 :10+7=17,17-8= 9,9+5=14,14-6=8,8+ 2=10。 3.提升练习 预设:7+9=16,这个数是 16。16-8=8,它比8多8。
(
我摘了7个
我摘了16个
桃子。
桃子。
)
2.变式练习 小兔子回家。 3.提升练习 比7多9的数是多少,它又 比 8 多 几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回顾所学, 感受在比较 意义下减法 的 实 际 意 义 , 总 结 规律。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和过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呢 四、总结提升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和过程,交 流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求一个数比 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可以用减 法计算。 预设2:我还知道减号前面的 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加或减 去同一个数,得数不变。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11-2=9 12-3=9 13-4=9 减号前面的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得数不变。
·任务六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的程度。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 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以及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从多个数学信息中找准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熟练进行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学习单、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 趣,初步发 展有条理的 表达能力。 一、情境导入 田野上十分热闹,说一说图中 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按照他 们的位置,有顺序地说一说。 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一、参与活动 活 动 :观看图片,有顺序地说一 说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预 设 :有鹅,羊和小鸟。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观察图片, 找一找数学 信息,培养 学生有序思 考的习惯, 做 到 不 重 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按 照一定的顺 序并做好标 记地数一数, 培养学生有 序思考问题 的习惯。 根据数学问 题列算式解 答,积累解决 实际问题的 经验,发展学 生的运算能 力和实际应 用能力。 根据算式, 结合情境找 到 数 学 问 题,培养学 生 推 理 能 力,进一步 理解加法的 意义。 二、新知探究 1.观察图片,数一数空中有几只 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2.请你按顺序数一数,将图中 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填在数学 书上。 3.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 只 你能列式解答吗 说 说你是怎么做的。 4.观察淘气列的算式,想想他 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8+6= 二、探究问题 1.活 动 一 :观察图片,有顺序地 数一数空中有几只小鸟。说 说你的想法。 预设1:我按照从左向右的 顺序数空中的小鸟,我发现, 空中有11只小鸟。 预设2:我数的时候,一边数 一边做好标记。 2.活动二:按顺序先数一数,再 填一填。 预 设 :空中有11只小鸟,树 上有5只小鸟。岸上有6只 鹅,河里有8只鹅。岸上有 7只绵羊,5只山羊。 3.活 动 三 :先说一说,再列式 解答。 预设:先找到树上的小鸟和 空中小鸟的数量,空中有 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 鸟,可以用减法计算。列式 为11- 5=6(只)。 4.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1:先想想每个数字表 示什么,8表示河里有8只 鹅,6表示岸上有6只鹅。 预设2:用的是加法,表示把 两部分合起来,求的是“一共 有多少只鹅”。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再次经历看 算式推算问 题的过程, 巩固总量去 掉部分量的 减法内涵, 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推理 能力。 发展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 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 力,进一步理 解加减法的 内涵,培养学 生 的 应 用 意识。 寻找生活中 的情境,结 合情境想一 想 8 + 6 = 14,11-5=6 能解决什么 问题,发展 学生的应用 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学会用数学 的语言描述 现实世界。 5.先想一想每个数表示什么, 再看看用了什么运算,就能 推理出解决了什么问题。你 知道16-5=11解决了什么 问题吗 5.活动五: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1:先想想16和5表示 什么,16表示一共有16只 小鸟,5表示树上有5只 小鸟。 预设2:这里用了减法,从所 有的小鸟中去掉树上的小 鸟,剩下的就是空中的小鸟, 16 - 5=11解决的问题是 “空中有多少只小鸟”。 6.活动六:观察图片提出一个 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预设1:我提出的数学问题 是“绵羊和山羊一共有多少 只"。列式:7+5=12(只)。 预设2:我提出的数学问题 是“河里的鹅比岸上的鹅多 几只"。列式:8-6=2(只)。 7.活动七:想一想,和同伴说 一说。 预设1 :一支钢笔8元,一本 笔记本6元,8+6=14可以 解决“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 记本一共需要多少元"的 问题。 预设2:哥哥今年11岁,妹 妹今年5岁,11-5=6可以 解决“哥哥比妹妹大几岁” 或者“妹妹比哥哥小几岁” 的问题。
6.根据数学信息我们不但能够 提出数学问题,还能够根据 列式推理出解决了什么问 题,真是太神奇了!观察图 片,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 问题吗 写在练习本上,并 试着解答。
7.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能用
8+6=14,11 - 5=6解决 什么问题 和你的同伴说 一说。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在做题的过 程中继续发 展学生有序 思考的习惯, 结合情境,发 展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和语言表达 能力。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1)填一填。 有( )只小松鼠,( )只 小鹿,( )只小鸭。 (2)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3)下面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 7 — 9 = ( 只 ) (4)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 试着解答。 2.变式练习 先找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再 列式解决问题。 红红买了15本课外书和13本 笔记本,其中有7本故事书, 其他类的书有几本 3.提升练习 园园有18支铅笔,方方有 9支铅笔。18-9=9能解决 什么问题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1)预 设 :有9只小松鼠, 14只小鹿,17只小鸭。 (2)预 设 :小鹿有14只,小松 鼠有9只,14-9=5(只)。 (3)预 设 :小鸭有17只,小松 鼠有9只,17-9=8(只)可 以解决“小鸭比小松鼠多几 只”的问题。 (4)预 设 :游走9只小鸭,还 剩几只鸭 17-9=8(只)。 2.变式练习 预 设 :课外书有15本,其中 包含7本故事书,13本练习 本跟这个问题没有关系。从 15中去掉7,用减法计算,列 式为15- 7=8(本)。 3.提升练习 预 设 :园园有18支铅笔,方 方有9支铅笔,18-9=9可 以解决"园园比方方多几支 铅笔"或“方方比园园少几支 铅笔”的问题。
回顾所学,了 解如何从问 题出发,分析 问题并解决 问题,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应用 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和过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呢 四、总结提升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和过程,交 流收获。 预设1:想解决问题要先找到相 关的数学信息,再根据题意选择 相应的加法或减法进行计算。 预设2:想知道算式解决了什么 问题,可以先找到每个数表示的 意义,再想想运算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有序思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 BS 一年级(下)
·任务七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按有顺序思考的方法,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整理 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退位减法表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学习单、课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出示打乱的 算式卡片, 激发学生给 减法算式排 序的兴趣, 体会学习数 学的快乐。 一、激趣导入 课前口算,并在课上进行表彰。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5道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算式的学生 被评为班级的口算大王。 课前你们计算的20以内数的 退位减法的算式也来到了我们 的课堂上,看到这么多算式,你 有什么想法 板书课题:做个减法表 一、发现问题 活动:看到杂乱无章的算式,激 发给算式排序的兴趣。
按照一定的 顺序,思考 2 0 以 内 数 的退位减法 算式的整理 方法,体会 整理方法的 多样性,感 受学习数学 的乐趣。 引导学生在 整理算式的 基础上思考 排序方法, 进一步感受 数学的规律 性,发展学 生数感。 二、新知探究 1.这么多的算式,你想怎么整 理呢 说说你的想法。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学生整理算式说一 说整理这些算式的理由。 预设1:可以把减号前面的 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2:可以把减号后面的 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3:还可以把得数相同 的算式放在一起。 2.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1:可以按照减号后面 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一排。 预设2:可以按照得数从小 到大排一排。
2.同学们的整理方法都很棒, 老师找到了14减几的算式, 这些算式还能再整理吗 说 说你是怎样想的。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按 照一定规律 将得数相同 的算式进行 再次排列, 感受数学的 规律性。 依据刚才的 排列经验, 帮助淘气把 减法表填完 整,体会数 学 规 律 之 美,发展学 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有 序思考,激 发学生对研 究数学规律 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 察减法表中 斜行的变化 规律,再次 感受数学的 规律之美。 3.老师还找到了得数是7的算 式,你能把他们再排排队吗 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4.大家都有很多整理算式的好 方法,淘气也排好了减法表, 但是缺了几道算式,观察规 律,帮助淘气把减法表填 完整。 5.观察减法表,你发现了什么 规律 可以竖着看,横着看。 6.斜着看,减法表有什么规律 吗 请你观察这一斜行,说 说你有什么发现。 10-9 11-9 12-9 13-9 14-9 15-9 16-9 17-9 18-9 3.活动三:排一排,说一说。 预设1:可以按照减号前面 的数从小到大的规律排 10-3,ll—4,12—5,13— 6,14-7,15-8,16-9。 预设2:也可以按照减号后 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一排。 4.活动四:将减法表填完整。 预设1:我想横着填,第一行 的减号前面的数都是10,减 号后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 1,应该填10 — 4,10 — 5, 10—7,10-8。 预设2:也可以竖着填,第一 列算式的减号前面的数一个 比一个多1,减号后面的数 也一个比一个多1,而且得 数相等。应该填16—7,得 数是9。 5.活动五: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规律。 预设1:竖着看,从上向下, 减号前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 1,减号后面的数一个比一个 多1,差相等。 预设2:横着看,从左向右减 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 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得数 一个比一个少1。 6.活动六:斜着看,说一说有什 么规律。 预 设 :从右上向左下斜着看, 减号后面的数相同,减号前 面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得 数也一个比一个多1。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根据减法表 的 排 列 方 式,感受被 减数、减数 和差之间的 联系,发展 学生数感。 感受发现规 律后可以帮 助我们更方 便地解决问 题,体会数学 规律是有用 的,激发学生 找规律、用规 律 的 学 习 兴趣。 7.根据发现的规律,说说减号 前面的数、减号后面的数和 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8.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试着 不计算填上“>”“<”或 “=”。 7.活动七:说一说减号前面的 数、减号后面的数和得数之间 有什么联系。 预设1:我发现,减号前面的 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增加 或减少相同的数,得数不变。 预设2:我发现减号前面的数 相同,减号后面的数越大,得数 越小。 预设3:我发现减号后面的数 相同,减号前面的数越大,得数 越大。 8.活 动 八 :利用规律完成比较 大小填空。 预设1:18-9和18-8的减号 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 越大,得数越小,18-9<18-8。 预设2:12-5和13-5的减号 后面的数相同,减号前面的数 越大,得数越大,12-5<13-5。 预 设 3 :1 3 - 8 和 1 4 - 9 相 比,减号后面的数多1,减号 前面的数也多1,得数不变, 13-8=14-9。
引导学生在 填写减法表 的过程中, 再次回顾减 法表中的规 律,感受数 字 的 规 律 之美。 三、辅导练习 1.基础训练 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完整。 11-411-512-4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第一行减号前面的 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 向右一个比一个多1,应该 填11-3。第二行,应该依 次填12- 5,12-6。 预设2:第三行一道算式都 没有,竖着看减号前面的数 和减号后面的数从上向下依 次多1,应该填13-5,横着 填依次是13-6,13-7。 预设3:检验一下第一列得 数都是8,第二列得数都是 7,第三列得数都是6。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2.变式练习 利用规律快速计算下面的 算式。 15—7=8 14—7=7 12—6=6 15-8= 15-7= 13-7= 15-9= 16-7= 14-8= 3.提升练习 姐姐今年9岁,弟弟今年 4岁,五年后,两人相差 几岁 2.变式练习 预设1:第一列的减号前面 的数都是15,减号后面的数 增加1,得数减少1,所以 15-8=7,15-9=6。 预设2:第二列的减号后面 的数都是7,减号前面的数 增加1,得数增加1,所以 15—7=8,16—7=9。 预设3:第三列的减号前面 的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加 1,得数不变,所以13-7= 6,14-8=6。 3.提升练习 预设1 :5年后姐姐9+5= 14(岁),弟弟4+5=9(岁), 两人相差14-9=5(岁)。 预设2:今年姐姐和弟弟相 差9-4=5(岁),五年后姐 姐年龄增加5岁,弟弟年龄 也增加5岁,减号前面的数 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增加 5,得数不变,所以五年后两 人相差5岁。
回顾减法表 的制作过程 和发现的规 律,引导学 生初步形成 有序思考的 习惯,激发 学生进一步 研究数学规 律的兴趣。 四、引导反思 你是怎样制作减法表的 减法 表中有哪些规律 四、总结提升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和过程,交 流收获。 预设1:我们可以按照减号前 面的数、减号后面的数和得数 的规律排列减法算式。 预设2:减号前面的数、减号后 面的数和得数之间是有联 系的。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少1 减号前面的数和减号后面的数同时多1 减号后面的数相同,减号前面的数多1 得数多1 得数不变 得数也多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