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五 单 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一)单元分析单元核心素养分析《100以内数加与减(一)》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第一学段的‘数与运算’要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会整 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 能力和推理意识。”本单元设计了“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算一算”“有趣的算式”及“回收 废品”,包含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属于 数与代数范畴,其核心素养指向是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以及应用意识。(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本单元将学生已经获得的“数数”经验,与数的认识和运算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数的合成与分解,理解数的结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本单元通过多种活动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法,并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运算。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本单元学生可以从一些已有条件和命题出发,找出算式的特点,形成推理意识。应用意识: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本单元通过创设多个不同情境以供学生思考,每个新知识情境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使学生既能学习到新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 识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单 元 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 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过程与素养: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 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 情感与品格: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 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数学的乐趣,感受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成功体验。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100以内 的不进位 加法和不 退位减法 任务一 小兔请客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 问题1 :一共有多少个 果子 请列出算式。 活动1:独立思考,列出 算式,自由汇报。 目标1:在具体情 境中,感受加法的 实际意义,进一步 复习掌握“求一共 有多少"的问题用 加法解决。问题2:那么 20+3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数呢 活动2:数一数,摆小 棒,拨计数器算出结果。 目标2:通过摆小 棒、拨计数器的活 动,锻炼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问题3:小刺猬背走了 多少个果子 请列出 算式。 活动3:学生观察图片, 列出算式。 目标3:通过看图 列式的过程,复习 “已知总数,求部 分"的问题用减法 解决,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问题4:那么50-4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数呢 分组 交流。 活动4:小组讨论,集中 展示。 目标4:通过小组 讨论的活动,培养 学生的团结协作 能力,帮助学生理 解整十数减整十 数的计算算理。问题5:加、减法算式中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 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 么吗 活动5:认真聆听,认识 各部分名称。 目标5:通过认一 认的活动,引导学 生认识加法和减 法各部分的名称。任务二 采 松 果 (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 问题1:松鼠妈妈和小 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 果 请列出算式。 活动1: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目标1: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巩固“求一共有 多少个"用加法解 决的数量关系。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100以内 的不进位 加法和不 退位减法 任务二 采 松 果 (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 问题2:45+3等于多少 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 出得数呢 分组交流。 老师巡视指导。 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 目标2:通过小组 讨论的活动,培养 学生的团结协作 能力,帮助学生理 解两位数加一位 数的计算算理。问题3:松鼠妈妈比松 鼠爸爸多采了多少个松 果 请列出算式。 活动3:学生独立思考, 自由汇报。 目标3: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提取信 息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巩固求“谁 比谁多多少”的问 题用减法解决。问题4:那么45-30等 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 方法算出得数 分组交 流。师巡视指导。 活动4: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 目标4:通过小组 讨论的活动,培养 学生的团结协作 能力,帮助学生理 解两位数减整十 数的计算算理。问题5:先说一说下面 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 题,再算一算。 活动5: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目标5:通过根据 算式提出问题的 活动,培养学生提 取信息的能力,巩 固 所 学 的 数 量 关系。任务三 青蛙吃虫 子(两位数 加减两位 数的口算) 问题1:大家看看,从两 只青蛙的交流中,你能 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活动1:学生独立观察, 自由汇报。 目标1:通过学生 活动,培养学生提 取信息和提出问 题的能力。问题2:要求一共吃了 多少只虫子,应该怎样 列式 活动2: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目标2:通过学生 活动,巩固“求一 共吃了多少"的问 题用加法解决。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100以内 的不进位 加法和不 退位减法 任务三 青蛙吃虫 子(两位数 加减两位 数的口算) 问题3:你能用什么方 法算出得数呢 小组 交流。 活动3:学生分组交流, 集体汇报。 目标3:通过小组 交流的活动,培养 团结协作的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 计算算理。问题4:小青蛙比大青 蛙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请 列出算式。 活动4:学生独立思考, 列出算式,自由汇报。 目标4: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巩固“求谁比谁 多或少多少"的问 题用减法解决。问题5:你能用什么方 法算出65-32的得数 呢 小组交流。 活动5:学生分组交流, 集体汇报。 目标5:通过小组交 流的活动,帮助学生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 数的计算算理。问题6:你能归纳出计 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 应该注意什么吗 活动6:想一想,自由 汇报。 目标6:在老师的引 导下,帮助学生总结 出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培养学生的总结 能力。任务四 算一算(算 筹计数) 问题1:上图表示的是 用算筹计算12+31= 43的过程,你能看懂 吗 说一说。 活动1:学生观察课件。 目标1:通过分析 算筹计算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竖 式的计算算理。问题2:请同学们观察 对比,说说你有什么 发现。 活动2:比一比,认一 认,说一说。 目标2:通过对比, 帮助学生加深理 解竖式计算需要 注意什么。问题3:算筹、计数器呈 现了34—22的过程,你 能用竖式表示吗 说说 你的想法。 活动3:学生独立观察, 先列出竖式表示,再说 一说。 目标3:通过呈现 减法的竖式计算, 使学生认识到加 法和减法的竖式 一样,进一步巩固 竖式计算需要注 意什么。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100以内 的不进位 加法和不 退位减法 任务五 有趣的算式 问题1:观察淘气发现的 有趣的算式,算式有什么 特点 看一看,说一说。 活动1:看一看,想一 想,说一说。 目标1:通过学生 活动,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问题2:同学们观察得 真仔细,接下来请大家 想办法找出和是44的 有趣算式。 活动2:小组合作,想一 想,写一写。 目标2:通过小组 合作的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团结协 作的意识和发现 规律、应用规律的 能力。问题3:13+31=44,说 说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算 式的 活动3:独立思考,组织 语言说一说。 目标3:通过学生 活动,培养学生的 应用规律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问题4:再观察写出来的 22+22=44这道算式,你 们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 活动4:观察算式,想一 想,汇报发现。 目标4:通过活动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问题5:接下来请同学 们写出三道和是99的 有趣算式。 活动5: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目标5:通过学生 的活动,培养学生 迁移应用的能力。板块二 解决实际 问题 任务六 回收废品 (比多比 少问题) 问题1:观察图片,你们 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活动1:观察图片,说 一说。 目标1:以教材创 设的环保情境引 入新课,通过说一 说,培养学生获取 信息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环保意识。问题2:要解决“小佳收 集了多少个塑料瓶”这个 数学问题,需要知道什么 数学信息呢 活动2: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目标2: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数 学信息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问题3: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用小棒表示,那么应 该怎样表示小林和小佳 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请大家先自己动手摆一 摆小棒,再与同伴交流, 最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活动3:学生尝试用小 棒摆一摆,并与同伴交 流,学生汇报。 目标3:通过学生 摆小棒、同伴交流 等活动,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 团队协作意识和 语言表达能力。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二 解决实际 问题 任务六 回收废品 (比多比 少问题) 问题4:大家都明白摆 法了吗 谁能用算式表 示摆的过程 活动4:学生思考后 汇报。 目标4:通过学生 活动,让学生明白 “求比一个数多多 少的数是多少”用 加法计算。问题5:如果用画圆圈 的方式表示小佳收集的 个数,你能画一画吗 并 把 自 己 的 想 法 说 一说。 活动5:学生尝试画一 画,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目标5:引导学生 用画圆圈的形式 表示,进一步加深 学生对“比一个数 多多少"的数量关 系的理解。问题6:观察图形,你们 发现了什么 能用算式 表示出来吗 活动6:观察图形后 汇报。 目标6:通过学生 活动,让学生进一 步明白“求比一个 数多多少的数是 多 少 " 用 加 法 计算。问题7:问题解决了,我 们可以检验算出来的结 果对不对。谁有好的 方法 活动7: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目标7: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 任务一小兔请客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在学生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材、小棒、练习本、课件。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复习旧知, 检查学生掌握知 识的情况,为后 面学习新的知识 做准备。 一、激趣导入 学习新课前,先回答下面两 个有意思的问题。 1.放鞭炮。 2.小动物们应该上哪节车 厢呢 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 都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 习新内容。 一、参与活动 1.活动一:学生算一算。 预设:6,7,5,5,7。 2.活动二:学生说一说。 预设:通过观察情境 图,交流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过学生活动培 养学生提取数学 信息的能力。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1.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 的好朋友们都纷纷赶来为 她庆祝生日,小动物们已 经早早地来到了草地上, 观察图片,小兔子为大家 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2.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 信息 二、探究问题 1.活 动 一 :观察图片,找寻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预 设 :小兔子为大家准备了果子。 2.活 动 二 :观察图片,自由说说。 预设1:每盘10个果子, 一共有5盘果子。 预设2:左边有2盘果子, 右边有3盘果子。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题 目信息和提出问 题的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 感受加法的实际 意义,进一步复 习掌握“求一共 有多少”的问题 用加法解决。 通过摆小棒、拨 计数器的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总结 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3.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你 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同学们真棒!一共有多少 个果子 请列出算式。 5.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 数呢 老师巡视指导,给出提示: (1)可以用小棒代替果子 试一试。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2)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 拨的方法试一试。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十位个位) (3)观察摆小棒和拨计数 器的过程,你发现更简单 的计算方法了吗 6.谁来说一说,在计算像20+ 30这样的整十数加法时,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3.活 动 三 :根据信息,提出 问题。 预 设 :一 共 有 多 少 个 果子 4.活动四:独立思考,列出算 式,自由汇报。 预 设 :左边20个果子,右 边30个果子。求一共用 加法,列式为20+30。 5.活动五:数一数,摆小棒, 拨计数器算出结果。 预 设 :左边有2盘果子,右 边有3盘果子,一 共有 5盘果子,就是50个果子。 (1)预 设 :我用小棒代替 果子,每捆10根小棒,先 拿来2捆,就表示20个; 再拿来3捆,十个十个地 数,30,40,50。 (2)预 设 :我用计数器,先 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 2个十,再在十位上拨3个 珠子,表示3个十,2个十加 上3个十得5个十,是50。 (3)预 设 :先把十位上的 数相加,2+3=5,所以20 +30=50。 6.活 动 六 :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预设:我们可以把十位上 的数字相加,个位上写 “0”就可以了。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讲故事引入 数学信息,不仅 提高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还进一 步培养了学生的 审题意识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通过看图列式的 过程,复习“已知 总数,求部分"的 问题用减法解 决,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的 活动,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能 力,帮助学生理 解整十数减整十 数的计算算理。 7.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 事,它得回去了。小刺猬 望着这50个新鲜的果子, 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 他灵机一动,就在盘子里 打了一个滚,瞧,他得意地 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课件出示: 小刺猬这一走,你能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 8.真是个好问题。小刺猬背 走了多少个果子 请列出 算式。 非常好,已知总数和其中 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 法计算。 9.那么50-4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 呢 分组交流。 老师给出提示: (1)老师出示课件: (2)老师出示课件: (3)老师出示课件: 5-4=1 50-40=10 7.活动七:学生独自思考,然 后回答。 预 设 :小刺猬背走了多少 个果子 8.活动八:学生观察图片,列 出算式。 预 设 :一共有50个,还剩 下40个,求背走的部分, 用减法,50-40。 9.活 动 九 :小组讨论,集中 展示。 预设:我们可以用减法计 算的方法来算出得数。 (1)预 设 :我摆小棒,先摆 5捆小棒,数一数,40,30, 20,10。 (2)预 设 :我用计数器,先 在十位上拨5个珠子,表 示5个十,再拨走4个珠 子,表示4个十,5个十减 4个十得1个十,是10。 (3)预 设 :先把十位上的 数相减,5-4=1,所以50 —40=10。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学生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总结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通过认一认的活 动,引导学生认 识加法和减法各 部分的名称。 10.学习完了整十数与整十 数的加法和减法,谁能简 单总结一下计算方法吗 11.加、减法算式中每个部分 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 道它们叫什么吗 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 “十”两边的数叫作加数, 把算出的得数叫作和。也 就是说在20+30=50中, 30是加数,20也是加数, 5 0 是 和 。 在 减 法 算 式 里,我们把“—”前面的数 叫作被减数,"—"后面的 数叫作减数,把算出的得 数叫作差。也就是说在 50 - 40=10中,50是被 减 数 , 4 0 是 减 数 , 1 0 是差。 10.活 动 十 :学生思考,总结 后汇报。 预 设 :十位上的数字相 加、减,个位上写“0”。 11.活动十 一:认真聆听,认 识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以及 有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算一算,连一连。 2.变式练习 (1)算一算,填一填。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 2.变式练习 (1) 预 设 :70 10 50 20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2)列式计算。 3.提升练习 猜猜我是多少 90减去我 等于70。 : (2) 预 设 :50+10=60 60+10=70 3.提升练习 预 设 :40 20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忆今天学习的内 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学生汇报学习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加法中的 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预设2:我知道了减法中的 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 数、差。 预设3:我学会了整十数与 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任务二采松果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的意义。教学准备 铅笔、计数器、练习本、课件。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交流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为 后面学习新的知 识做准备。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同学们先来猜个 谜语。 它的身子很灵巧,身上穿着 灰皮袄,树上走树上跑,还 在树上睡大觉。(打一动物) 同学们真的好棒! 秋天到了,松树上结了很多 松果,为了储备过冬的食物, 松鼠妈妈决定带着小松鼠一 起去采松果。大家一起来看 看它们辛苦劳动的成果吧! 板书课题:采松果 一、参与活动 活动:猜一猜。 预设 :松鼠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提取数 学信息的能力。 二 、 新知探究 课 件 出 示 :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观察课件,自由 汇报。 预设1:松鼠爸爸采了30个 松果。 预设2:松鼠妈妈采了45个 松果。 预 设 3 :小 松 鼠 采 了 3 个 松果。(我采了45个我采了3个我采了30个松果。松果。松果。妈妈爸爸)1 . 大 家 仔 细 观 察 课 件 , 你 们 能 知 道 什 么 信 息 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提出问 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提取信息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巩固“求一共 有多少个"用加 法解决的数量 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的 活动,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能 力,帮助学生理 解两位数加一位 数的计算算理。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总结 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2 . 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 问题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 问题吧! 3.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 了多少个松果 请列出 算式。 4.45+3等于多少呢 你能 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分组交流。老师巡视指 导,给出提示。 (1)出示课件:46,47,48。 (2)出示课件: 再放3根 (3)出示课件: 3+5=8 40+8=48 5.在计算像45+3这样的两 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时,应该怎样计算 2.活动二:根据提取的信息, 提出问题。 预设1:松鼠妈妈和小松 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预设2:松鼠妈妈比松鼠 爸爸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3.活 动 三 :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预设:45+3。 4.活动四:小组交流讨论,集 体汇报。 (1)预 设 :我是用数一数的 方法算出来的,比45多3, 46,47,48,是48个。 (2)预 设 :我用小棒代替松 鼠妈妈的松果,先摆4捆 10根的,再放5根,是 45根;小松鼠采了3根, 再摆3根,也就是48根。 (3)预 设 :先把个位上的数 相加,3+5=8,再用十位 上 的 4 个 十 加 8 , 所 以 40+8=48。 5.活动五:学生思考后,自由 汇报。 预 设 :先把一位数和两位 数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 所 得 的 结 果 与 整 十 数 相加。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提取信息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巩固“求谁比 谁多多少"的问 题用减法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的 活动,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能 力,帮助学生理 解两位数减整十 数的计算算理。 通过根据算式提 出问题的活动,培 养学生提取信息 的能力,巩固所学 的数量关系。 6. (1)松鼠妈妈比松鼠爸爸 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请 列出算式。 (2)为什么用减法 7.那么45-30等于多少呢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 数 分组交流。老师巡视 指导,给出提示。 (1)出示课件: 35,25,15。 (2)出示课件: (3)出示课件: 40-30=10 10+5=15 8.在计算像45-30这样的 两位数减整十数时,应该 怎样计算 9.先说一说下面算式解决的 是什么问题,再算一算。 45-3= 45+30= 6.活动六:学生独立思考,自 由汇报。 (1)预 设 :45—30。 (2)预 设 :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 计算。 7.活动七:小组交流讨论,集 体汇报。 (1)预 设 :我是用数一数的 方法查出来的,从45往前 数,35,25,15,是15个。 (2)预 设 :我用小棒代替松 鼠妈妈的松果,先摆4捆 10根的,再放5根,是 45根;松鼠爸爸采了30个 松果,我圈出3捆10根小 棒,多出的1捆也就是 10根小棒加5根小棒,就 是松鼠妈妈比松鼠爸爸多 采的部分。 (3)预 设 :我可以列算式表 示,40 — 30=10,10+ 5=15。 8.活动八:学生总结回答。 预 设 :先把十位上的数相 减,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9.活 动 九 :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预设1:45是松鼠妈妈采 的松果数,3是小松鼠采 的松果数,解决的问题: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 了多少个松果 预设2:45是松鼠妈妈采 的松果数,30是松鼠爸爸 采的松果数,解决的问 题:松鼠妈妈和松鼠爸爸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并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1)看图填一填。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1) 预 设 :54+3=57 57—4=53 (2)预设: 69 55 4477 6586 4 72 2.变式练习 预 设 :66-10=56(只) 3.提升练习 预 设 :28-4=24(岁)(2)算一算,选一选。 4+65= 85—30= 40+4= 72+5= 67—2= 36+50= 44-40= 77-5= 2.变式练习 爷爷家养了白兔和黑兔一 共有66只,黑兔有10只, 白兔有多少只 3.提升练习 妈妈今年28岁,芳芳今年 4岁。再过3年,妈妈比 芳芳大多少岁 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忆今天学习的内 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 预设2:我知道了两位数加 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 采松果45+3=48 45—30=15 想:5+3=8 想:4-3=1 先将个位上的数相加 先将十位上的数相减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任务三青蛙吃虫子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 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 的算理。教学准备 铅笔、练习本、课件、计数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复习旧知, 检查学生掌握知 识的情况,通过 交流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为后面 学习新的知识做 准备。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算一算,说一说。 开火车。 2.猜谜语。 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 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 有腿没有尾。(打一动物) 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 们帮农民伯伯除掉田里的 许多虫子,今天我们请来 了两只可爱的小青蛙。 板书课题:青蛙吃虫子 一、参与活动 1.活动 一 :学生独自想一想, 说一说。 预设:37 90 10 83 39 85 39 95 50 2.活动二:猜 一猜。 预设 :青蛙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提取信 息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 二、新知探究 课件出示: 1.大家看看,从两只青蛙的 交流中,你能知道哪些信 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 问题 二、探究问题 1.活 动 一 :学生独立观察,然 后自由说说。 预设1:大青蛙吃了65只 虫子,小青蛙吃了32只 虫子。 预设2:一共吃了多少只 虫子 预设3:小青蛙比大青蛙 少吃了多少只虫子 数学 BS 一年级(下)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学生活动, 巩固“求一共吃 了多少”的问题 用加法解决。 通过小组交流的 活动,培养团结 协作的意识,帮 助学生理解两位 数加两位数的计 算算理。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总结 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提取信息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巩固“求谁比 谁多或少多少" 的问题用减法 解决。 2.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只虫 子,应该怎样列式 3.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 呢 小组交流。 老师给出提示: (1)出示课件: 65+30=9595+2=97 (2)出示课件: 2.活 动 二 :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预设:65+32。 3.活动三:学生分组交流。 (1) 预 设 :把32分成30和 2,先算65+30=95,再算 95+2=97。 (2)预 设 :我用计数器,先 在十位上拨6个珠子,个 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65; 加上32,就在十位上再拨 3个珠子,个位上再拔2个 珠子,所以65+32=97。 (3) 预 设 :先把整十数相 加,60+30=90,再把个位 上的数相加,5+2=7,最 后把整十数相加的和与个 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相加, 9 0 + 7 = 9 7 , 所 以 6 5 + 32=97。 4.活动四:学生根据自己的 理解自由说说。 预设:先把个位上的数相 加,再把整十数相加,最后 把两部分的和加起来。 5.活动五:学生独立思考,列 出算式,自由汇报。 预 设 :65—32。(十位个位)(3)出示课件: 60+30=90 5+2=7 90+7=97 4 . 在计算像65+32这样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应该 怎样计算 5.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 少只虫子 这个问题怎样 解决 请列出算式。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小组交流的 活动,帮助学生理 解两位数减两位 数的计算算理。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总结 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 下,帮助学生总 结出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两位数 时应该注意什 么,培养学生的 总结能力。 6.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 “65-32”的得数呢 小 组交流。 (1)出示课件: 65—30=35 35—2=33 (2)出示课件: 位 个位 (3)出示课件: 60-30=305-2=3 30+3=33 7.在计算像65-32这样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应该 怎样计算 出示课件: 算一算,说一说。 36+3= 57—4= 65—31= 41+47= 8.你能归纳出计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时应该注意什 么吗 6.活动六:学生分组交流,集 体汇报。 (1)预 设 :先用65-30= 35,再减去个位上的2, 35—2=33。 (2)预 设 :我用计数器先拨 出65,减去32,就在十位 上拨走3个珠子,个位上 拨走2个珠子,所以65— 32=33。 (3)预 设 :把65分成60和 5,把32分成30和2。先 算整十部分60-30=30; 再算个位5-2=3;最后 把两部分加起来,30+3= 33,所以65-32=33。 7.活 动 七 :想一想,总结 汇报。 预设1:先把个位上的数 和个位上的数相减,整十 数与整十数相减,再把两 部分剩下的数相加,就得 到结果。 预设2:39 53 34 88 8.活动八:想一想,自由汇报。 预设1:相同数位上的数 相加减,个位上的数和个 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 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 加减。 预设2:计算时要细心。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并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 1 ) 用 计 数 器 拨 一 拨 , 算 一 算 。 46+23=37—25= 45—24=56+42= (2)看一看,填一填。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1)预设: 69 12 21 98 (2)预设: 37+32=69 76-43=33 2.变式练习 预设: 45-22=23(名) 3.提升练习 预设:31+23=54(米)2.变式练习 游玩钱塘江,女游客有多 少名 3.提升练习 有一根电线,长65米,第 一次用去31米,第二次用 去 2 3 米 。 这 根 电 线 比 原 来 短 了 多 少 米 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忆今天学习的内 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计算两位数 加减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和 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 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 预设2:计算时要仔细,不要 粗心。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65+32=97 想:60+30=90 5+2=7 90+7=97 65-32=33 想:60-30=30 5—2=3 30+3=33 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任务四算一算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算筹计算与竖式计算异同的活动过程,探索加法与减法竖式计算的 算理与算法。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式,分析算筹计算与竖式计算的过程,感悟数学文 化,促进思维发展。 3.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灵活性,传承数学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算筹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计算的算理,感悟数学文化。教学准备 铅笔、练习本、课件。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交流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为 后面学习新的知 识做准备。 一、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在世 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 造。算筹分为纵式和横式。 表示两位数时,个位用纵式, 十位用横式。你们知道吗 算筹是可以用来计算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种 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算一算 一、参与活动 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提出问题。 预 设 :算筹是怎样用来计算的 通过分析算筹计 算的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竖式的 计算算理。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 上图表示的是用算筹计算 12+31=43的过程,你能 看懂吗 说一说。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学生观察课件。 预设1:第一行是12,个位 上是2,十位上是1;第二 行是31,个位上是1,十位 上是3。 预设2:竖着看,个位上的 2和1相加,十位上的1 和3相加。数学 BS 一年级(下)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对比,帮助 学生加深理解竖 式计算需要注意 什么。 通过呈现减法的 竖式计算,使学 生认识到加法和 减法的竖式一 样,进一步巩固 竖式计算需要注 意什么。 2.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观察对比,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 这就是竖式计算,大家要 掌握好计算方法。 3.算筹、计数器呈现了34— 22的过程,你能用竖式表 示吗 说说你的想法。 2.活动二:比一比,认一认, 说一说。 预 设 1:2和1相加等于 3,写在个位上,1和3相 加等于4,写在十位上。 预设2:个位上的数与个 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 数与十位上的数对齐。 预 设 3:从 个 位 开 始 算 起的。 预设4:算筹、竖式、计数 器之间有些像。 3.活动三:学生独立观察,先 列出竖式表示,再说一说。预设1:(3422=) (在位)预设2:和加法算式一样, 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 对齐,十位上的数和十位 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并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连一连。2.变式练习 用竖式计算。 2.变式练习 预设: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3.提升练习 每人1瓶水,还剩多少 瓶水 3.提升练习 预 设 :48-36=12(瓶)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忆今天学习的内 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中国古代 算筹记数,在世界数学史上 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预设2:我知道了算筹、竖 式、计数器之间有些像。 预设3:我学会了用竖式 计算。板书设计 算一算 竖式计算 减法和加法竖式一样:相同数位对齐。· 任务五有趣的算式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有特点的算式,发现有趣算式的特点,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 2.经历多种探究活动,发展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3.在研究有趣算式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 乐趣。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算式,发现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利用有趣算式的特点进行 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有趣算式的特点,发展学生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教学准备 铅笔、练习本、课件。数学 BS 一年级(下)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设疑的方式 进行导入,提高 学生求知的兴 趣,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一、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了,在 这些算式中,有很多有趣的 算式,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 些中都有哪些有趣的算式 算式中隐藏着什么规律! 板书课题:有趣的算式 一、发现问题 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想一 想,提出问题。 预设1:什么是有趣的算式 预设2:哪些算式是有趣的 算式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 学生活动,培养学 生团结协作的意 识和发现规律、应 用规律的能力。 通过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应用 规律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 语 言 表 达 能力。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 12+21=33 23+32=55 观察淘气发现的有趣的算 式,算式有什么特点 看 一看,说一说。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接 下来请大家想办法找出和 是44的有趣算式。 3.13+31=44,说说你是怎 样想到这道算式的。 4.再观察写出来的22+22= 44这道算式,你们有什么 发现 说一说。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看一看,想一想, 说一说。 预 设 1 :12和21,23和 32,数位上的数都颠倒过 来了。 预设2:和是33,55,个位上 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一样。 2.活 动 二 :小组合作,想一 想,写一写。 预设1:13+31=44 预设2:22+22=44 3.活动三:独立思考,组织语 言说一说。 预设1:第1个加数十位 上写1,第2个加数个位 上就是1。 预设2:1加3等于4,第1 个加数个位上是3,第2 个加数的十位上就是3。 4.活 动 四 :观察算式,想一 想,汇报发现。 预 设1:2+2=4,个位上 和十位上都是2。 预 设2:22反过来还是 22,真有趣!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迁移应用的 能力。 5.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 学们写出三道和是99的 有趣算式。 笑笑和淘气给大家了一点 小提示: 5.活 动 五 :学生想一想,说 一说。 预 设 :18+81=99 45+54=99 36+63=99(几和几能凑成9……先想一想十几加几十一等于99。)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并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填一填,与同伴说一说两 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1)11+11= 12+21= □ 13+31= 14+□ =□ □ +□ -□ □ +□ =□ (2)22-11= 33-21= 44-31=□ 55-□ =□ □-□=□ □ -□ -□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 (1)22 33 44 14+41=55 15+51=66 16+61=77 (2)11 12 13 55-41=14 66-51=15 77—61=16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2.变式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你发现了 什么 1+□=12 12+ □ =23 23+□=34 34+□=45 45+□=56 56+□ =67 67+□=78 78+□ =89 3.提升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9-□=78 □ -11=67 27+□=99 □+53=88 2.变式练习 预设:11 11 11 11 11 11 11 11 发现:需要填的加数都是 11;和的十位上的数和个 位上的数都比第一个加数 多1。 3.提升练习 预 设 :11 78 72 35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回忆今天学习的内 容,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有很多有 趣的算式。 预设2:我学会了如何发现 有趣算式的特点。板书设计 12+21=33 23+32=55 有趣的算式 13+31=44 22+22=44 18+81=99 45+54=99 36+63=99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任务六回收废品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分析、比较的过程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3.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分析题意,并用加减法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教学准备 铅笔、格尺、小棒、练习本、课件。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通过复习旧知, 检查学生掌握知 识的情况,同时 为后面学习新知 做准备。 通过交流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为 后面学习新的知 识做准备。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 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 (1)看图填一填。 ①( )多,( )少。 ②比多( )个, 比少( )个。 (2)算一算,连一连。 2.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 手里拿的是什么 (2)饮用水瓶是塑料做成 的,所以也叫塑料瓶。这 种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 不会“腐烂”,它对环境的 危害可大了,还会影响庄 稼的生长。那我们应该怎 样处理这些瓶子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种废 品我们应该回收。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一、参与活动 1.活动 一:学生独自填一填, 连一连。 (1) 预 设 :① ②44 (2)预设: 2.活动二:观察汇报。 (1)预 设 :饮用水瓶。 (2) 预设1:捡起来扔进垃 圾桶。 预设2:回收起来拿去卖。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以教材创设的环 保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说一说,培养 学生获取信息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 环保意识。 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分析数学信 息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通过学生摆小 棒、同伴交流等 活动,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 力、团队协作意 识和语言表达 能力。 通过学生活动, 让学生明白“求 比一个数多多少 的数是多少”用 加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你瞧,小林、小佳、小强听了 大家的意见,已经开始收集 塑料瓶了。 课件出示: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观察图片,说 一说。 预设1:小林收集了13个 塑料瓶。 预设2:小佳收集的比小 林多3个。 预设3:小强收集的比小 佳少4个。 预设4:问题是“小佳收 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2.活 动 二 :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预 设 :小佳收集的比小林 多3个,和小林有关。 3.活动三:学生尝试用小棒 摆一摆,并与同伴交流,学 生汇报。 预 设 :用1根小棒表示1个 塑料瓶,先摆小林的13个, 就摆13根小棒;小佳比小 林多收集了3个,再摆3根 就是小佳收集的塑料瓶数。 4.活动四:学生思考后汇报。 预设:看明白了,在13根 上再增加3根,所以算式 为13+3=16(个)。1.观察图片,你们发现了什 么数学信息 2.要解决“小佳收集了多少个 塑料瓶”这个数学问题,需 要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呢 3.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用小 棒表示,那么应该怎样表 示小林和小佳收集了多少 个塑料瓶 请大家先自己 动手摆一摆小棒,再与同 伴交流,最后汇报自己的 想法。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完后出示课件: 4.大家都明白摆法了吗 谁 能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 第五单元100以内数加与减(一) 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用画圆 圈的形式表示, 进一步加深学生 对“比一个数多 多少"的数量关 系的理解。 通过学生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明 白“求比一个数 多多少的数是多 少”用加法计算。 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检查的好 习惯。 5.如果用画圆圈的方式表示 小佳收集的个数,那么你 能画一画吗 并把自己的 想法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 6.观察图形,你们发现了什 么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老 师 提 示 : 别 忘 记 写 单位。 7.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检 验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 谁有好的方法 像这一类“比多比少”的问题 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 如果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 数,那么可以用加法,多了多 少就加多少;如果求比一个 数少几的数,那么可以用减 法,少了多少就减多少。 5.活动五:学生尝试画一画,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 设 :小林收集了13个, 画出13个○;小佳收集的 比小林多3个,先画出与 小林 一 样多的○,再画 3个就是小佳收集的塑料 瓶数。 6.活动六:观察图形后汇报。 预 设 :小佳比小林多3个, 就是比13多3,用加法计 算,所以算式为13+3= 16(个)。 7 . 活动七:学生思考,自由 汇报。 预 设 :小佳收集的16个 比小林的13个多3个,结 果对。引导学生能够在 课堂练习的完成 过程中对要点知 识加深巩固并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1)选一选。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1)预 设 :①②数学 BS 一年级(下)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2)看图列式计算。 (2)预 设 :54+23=77(只) 98-21=77(元) 2.变式练习 预 设 :毛毛:46—11 = 35(下) 飞飞:35+12=47(下) 3.提升练习 预设:23+11=34(页) 34+23=57(页) 57+1=58(页)2.变式练习 在一次跳绳比赛中,丽丽 跳了46下,毛毛比丽丽少 跳了11下,飞飞比毛毛多 跳了12下。毛毛和飞飞 各跳了多少下 3.提升练习 明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 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的 比第一天多11页,明明第 三天从第几页看起 通过师生对话的 环节回顾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了 解学生的疑惑, 提高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 收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求比一个 数多多少的数,可以用加法, 多了多少就加多少。 预设2:我知道了求比一个 数少多少的数,可以用减法, 少了多少就减多少。 预设3:我知道了塑料对环 境有污染,喝完水的塑料瓶 可以回收卖废品。 预设4:我知道了摆小棒、画 图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13+3=16(个)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 单元分析.docx 二 教学分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