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单元分析+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单元分析+教学设计(表格式,3课时)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
单元分析
单元核心素养分析
《图形大变身(一)》这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一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一章重要 内容。分为“做一做”“找一找”“影子剧场”。《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通过实物和模 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 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培养初步的图形应用意识。
(
量感:
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它包
括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
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
态的感性认识。本单元里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描绘平面图
形,对图形的特点产生初步的感知,从而发展量感。
空间观念:
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
识。本单元通过多样接触图形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应用意识:
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
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本单元通过利用图
形讲故事,培养初步的图形应用意识。
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
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
核心素养
)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面在“体”上,简单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素养: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能印出平面图形,并在印 一印、找影子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特征。
3 .情感与品格: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欣赏利用图形印出的图形和美丽图案以及影子图案,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 BS 一年级(下)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 平面图形 的初步认 识与感知 任务一 做一做 问题1:用身边的物 品描一描,印一印,介 绍 一 下 你 是 怎 么 做的。 活动1:描一描,印一 印,说一说。 目标1:通过描一描,印 一印,说一说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问题2:同样的物品, 你还能做出什么不一 样的形状吗 活动2:想一想,做 一做。 目标2:让学生感受到 利用立体图形上不同 的面,能做出不同的 形状。
问题3:为什么一个 物品能印出这么多不 同的形状呢 活动3:想一想,说 一说。 目标3:让学生对立体 图形上能找到不同的 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面在体上”产生初 步的认识。
问题4:你能用积木 印一个你喜欢的图 案吗 活动4:做一做,说 一说。 目标4:感受数学学习 的乐趣,对学习数学产 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 探索欲望。
任务二 找一找 问题1:你能找到它们 分别是用哪个积木印 出来的吗 说一说, 印一印。 活动1:先说一说,再 自己印一印。 目标1:在学生印一印 的过程中感受图形 特点。
问题2:用正方体和 长方体不同的面印一 印,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2:印一印,小组 讨论。 目标2:通过印一印的 活动,让学生感受正方 体和长方体面的区别,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
问题3:图②和④是 用同一个积木印出来 的,是哪个积木 找 一找,印一印。 活动3:摆一摆、印一 印、画一画,用不同的 方式表示图②。 目标3:通过学生的活 动,探索立体图形面的 多种可能性,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 维能力。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 续表
单元板块 主要任务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
板块 平面图形 的初步认 识与感知 任务三 影子剧场 问题1:请你仔细观 察情境图,与同伴讲 一讲影子的故事。 活动1:观察情境图, 讲故事。 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 讲故事,提高学生的观 察能力与语言表达 能力。
问题2:请你与同伴 合作,利用身边的物 品,做出故事中的 影子。 活动2:小组合作,利 用身边的物品做 影子。 目标2:通过让学生经 历做影子的过程,锻炼 学生合作能力和思维 能力,对“面”有更加直 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发 展空间观念。
问题3:你在做影子 的过程中有什么发 现呢 活动3:仔细观察做 影子的过程,谈谈 发现。 目标3:通过学生做影 子,谈发现,达到内化 知识的目的。
问题4:你知道皮影 戏吗 让我们读一读 资料链接,了解传统 艺术——皮影戏。 活动4:阅读资料,谈 谈感想。 目标4:通过了解中国 传统艺术,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 学生的爱国情怀。· 任务一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描、画、印等活动做出几何体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立 体图形的关系。 3.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从立体图形中印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小件物品(橡皮、转笔刀、胶棒、印章、各种形状的积木等)。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用学生熟悉 的小印章引 入,激发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一、情境导入 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盖上 小印章。小印章下面的图案是 什么形状,印出的就是什么形 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可 以像这样“盖章”呢 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板书课题:做一做 一、参与活动 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预设1:带有人名的印章。 预设2:学校的印章。
通过描一描, 印一印,说一 说的活动,培 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和 语 言 表 达 能力。让学生感受 到利用立体 图形上不同 的面,能做 出 不 同 的 形状。让学生对立 体图形上能 找到不同的 面有更加深 刻的认识, 对“面在体 上”产生初 步的认识。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1.用身边的物品描一描,印一 印,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同 样的物品,你还能做出什么 不一样的形状吗 试一试。 3.为什么一个物品能印出这么 多不同的形状呢 二、探究问题 1 . 活动 一:描一描,印一印,说 一说。 预设1:我把转笔刀放在纸 上描,得到了一个云朵形状。 预设2:我用胶棒的一头印 出了一个圆圆的形状。 预设3:我用小积木印出了 一个数字“7”。 2.活动二:想一想,做一做。 预设1:我给转笔刀换了一 个面来描,得到了一个长长 方方的形状。 预设2:我用胶棒印出了一 个长长方方的形状。 预设3:我用积木也印出了 一个长长方方的形状。 3.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 预 设 :因为在一个物品上有 很多的面,每一个面都有可 能是不一样的,就能印出不 同的图形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 续 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让学生感受 数学学习的 乐趣,对学 习数学产生 更加浓厚的 兴趣和探索 欲望。 4.你能用积木印一个你喜欢的 图案吗 印一印,并与同伴 交流。 4.活动四:做一做,说一说。 预设1:我用大小不一样的 圆柱形积木印出了毛毛虫。 预设2:我用三棱柱和正方 体积木印出了小鱼。 预设3:我用三棱柱和长方 体积木印出了小机器人。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要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从身边找2个物品,先想一 想可能会做出什么形状,再 描一描或印一印。 2.变式练习 下面的图案像什么 说一 说,做一做。 3.提升练习 找一找,还有哪些物品上能 印、画或者描出很多不同的 形状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1:圆圆的图形○。 预设2:方方的图形□。 2.变式练习 预设:树;小动物;小车。 3.提升练习 预 设 :文具盒。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 疑惑,提高 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 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面在体上”。 预设2:我知道了一个物品可 能画出不同的形状。
板书设计 做一做 一个物品可能印出(或描出)不同的形状。
数学 BS 一年级(下)
· 任务二找一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描一描,印一印,直观感受从物体上找面的过程,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圆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量感。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由立体图形抽 象成平面图形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平面图形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积木(正方体、三棱柱、圆柱、长方体等形状)。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交流谈 话,引入课 题,激发学 生 学 习 的 欲望。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认识我们的老 朋 友 吗 大 声 说 出 他 们 的 名字。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找一找立 体图形上的奥秘。 板书课题:找一找 一、发现问题 活动:说一说。 预设: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 圆柱。
在学生印一 印的过程中 感 受 图 形 特点。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1.用这些积木能印出好多形 状!你能找到它们分别是 用哪个积木印出来的吗 说一说,印一印。 二、探究问题 1.活动一:先说一说,再自己印 一印。 预设1:方方的形状是用正 方体印出来的。 预设2:长长的形状是用长 方体或三棱柱印出来的。 预设3:尖尖的形状是用三 棱柱印出来的。 预设4:圆圆的形状是用圆 柱印出来的。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印一印 的活动,让 学生感受正 方体和长方 体的区别, 同时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 通过学生的 活动,探索 立体图形面 的多种可能 性,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和思 维能力。 2.用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同的面 印一印,你有什么发现 (1)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研 究一下吧! (2)为什么会这样呢 3.(1)图②和④是用同一个积 木印出来的,是哪个积木 找一找,印一印。 (2)图②和③是用同一个积 木印出来的,你知道是哪个 积木吗 2.活动二:印一印,小组讨论。 (1)预设1:我发现用正方体 的每一个面印出的图案都是 一样的。 预设2:我发现长方体能印 出不同的长长方方的图案。 (2)预 设 :因为正方体的各个 面都是一样的,而一个长方 体上能找到不一样的面。 3 . 活动三:摆一摆,印一印,画 一画,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图②。 (1)预设1:是用一个圆柱印 出来的。 预设2:圆柱身上有圆圆的 面,让圆柱滚一滚就可以印 出长长的面。 (2)预 设 :是用三棱柱印出 来的。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要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用哪个物体 描出来的 连一连,说一说。 2.变式练习 用下面的物体能印出什么形 状 想一想,做一做。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 2.变式练习 预 设 :方方的形状□;圆圆的 形状○和长长方方的形状 ;长长方方的形状 。 3.提升练习 预设:房顶:④,窗户:②,门、 烟囱:①,房子外墙:③。
3.提升练习 说一说,左下图的每部分是 用哪个物体描出来的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 疑惑,提高 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 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1:我知道了一个正方体 印出来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预设2:我知道了长方体印出 来的形状都是长长方方的,但 是不一样。 预设3:我知道了一个立体图 形可能会印出不同形状的 图形。
板书设计 找一找 正方体印出来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长方体印出来的形状都是长长方方的,但是不一样。
·任务三影子剧场
教学目标 1.在做影子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感受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 形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做一做、说一说的活动,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培养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3.在做影子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不同的物品做出影子,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的物品做出影子。
教学准备 课件、手电筒。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交流谈 一、谈话导入 一、发现问题
话,引入课 同学们玩过手影吗 请同学们 活 动 :仔细观察。学生思考,手
题,激发学 欣赏一些漂亮的手影(出示课 影是怎么做出来的 讨论还能
生 学 习 的 件)。 做出其他的手影吗
欲望。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影子的 世界。 板书课题:影子剧场
第二单元 图形大变身(一)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观察图 片、讲故事, 提高学生的 观察能力与 语 言 表 达 能力。 通过让学生 经历做影子 的过程,锻 炼学生合作 能力和思维 能 力 , 对 “面”有更加 直 观 的 认 识,帮助学 生发展空间 观念。 通过学生做 影子,谈发 现,达到内 化 知 识 的 目的。 二、新知探究 出示情境图。 1.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与同 伴讲一讲影子的故事。 二、探究问题 1.活 动 一 :观察情境图,讲 故事。 预 设 :有一颗向日葵种子埋 在地里。经过雨水的滋润, 种子发芽了。在阳光的照 耀下,小苗越长越高,最后 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吸引来 蝴蝶围着它跳舞。又过了 一段时间,向日葵结出了许 多果实,吸引了小兔、小鸟 前来品尝。 2.活动二:小组合作,利用身边 物品做影子。 预设1:文具盒的影子长长 方方的,像花盆。 预设2:用铅笔和笔帽能做 出嫩芽。 3.活动三:仔细观察做影子的 过程,谈谈发现。 预 设 :我发现我做的小兔,离 灯光远一些,影子就变小了;离 灯光近一些,影子就变大了。
2.请你与同伴合作,利用身边 的物品,做出故事中的影子。
3.你在做影子的过程中有什么 发现呢
数学 BS 一年级(下)
续表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通过了解中 国 传 统 艺 术,感受数 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 爱国情怀。 4.你知道皮影戏吗 让我们读 一读资料链接,了解传统艺 术——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 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 戏"或“灯影戏"。人们在 幕布后面讲述故事,挥动 “影人”进行表演。
4.活 动 四 :阅读资料,谈谈 感想。
引导学生能 够在课堂练 习的完成过 程中对要点 知识加深巩 固,并能有 效应用。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做一做,说一说。 2.变式练习 你还能用身边的物品做出什 么样的影子呢 试一试,展 示给同学们看。 3.提升练习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 搜集 资料,了解形成影子的原理。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预设:第1幅图做成了一只 鸽子;第2幅图做成了一只 鹅;第3幅图做成了一只 小狗。 2.变式练习 预 设 :用剪刀做出的影子像 猫头鹰。 3.提升练习 合适即可。
通过师生对 话的环节回 顾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 疑惑,提高 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 四、引导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 获呢 四、总结提升 预设:我知道了用双手可以做 出很多有趣的影子。
板书设计 影子剧场 做出的影子,离灯光远一些,影子变小;离灯光近一些,影子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