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主题名称 《算一算》年级学科 一年级 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版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假设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与两位数的简单计算技巧。学生们已经对计数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们应该能够适应并跟上课程的进度。然而,学生尚未完全掌握竖式计算的正确书写方式,这是他们在本课程中首次接触到的计算技巧。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2.会用竖式进行加减法运算。教学重难点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算筹分为纵式和横式。表示两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 【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理解算筹。 上图表示的是用算筹计算12+31=43的过程,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生1:第一行是12,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第二行是31,个位上是1,十位上是3;第三行是43,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4。 生2:竖着看,个位上的2和1相加等于3,十位上的1和3相加等于4,合起来就是43。 2.用竖式计算加法(不进位)。 相同数位对齐,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得数写在个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得数写在十位上,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得数写在十位上。 师:这就是竖式计算。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了吗?注意,写加法竖式时,别忘了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上加号。 师:观察加法竖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吧! 生1:算筹、竖式、计数器有点像。 生2:2和1相加得3,写在个位上,1和3相加得4,写在十位上,所以结果是43。 3.用竖式计算减法(不退位)。 师:算筹、计数器呈现了34-22的过程,你能用竖式表示吗? 师:试着说一说吧! 生:列竖式时,相同的数位对齐。计算时,先从个位算起,7-2=5,将5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算十位,5-4=1,将1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注意,写减法竖式时,别忘了在减数的左边写上减号。 4.对比加减法竖式。 师:对比加减法的竖式,说一说你的发现吧!可以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哦! 生:对比加减法竖式,发现减法竖式和加法竖式一样,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呢!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吧!①首先把算式竖着写下来,加号写在加数左边(减号写在减数的左边)。②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③哪一位计算和(差)是几,对齐数位写上几。师:你学会列竖式计算了吗?一起来做一些练习,试试看吧!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完成教材69页“练一练”第1、2、3题。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减)。教学反思 本教学法通过直接教学方式,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授小于100的加法时,运用算筹和计算器来演示列竖式运算,将数字与图形匹配,讲解了对齐位数的原则,以此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的原理和技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