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7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7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产生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发展数感。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任务单。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巩固复习因数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习兴趣。 初步感受公因数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的有关知识,那我们利用因数的相关知识来玩个游戏。 活动一:有趣的学号。 出示游戏规则:老师随机抽取学号,被抽到学号的同学起立,并大声说出学号的因数。 活动二:贴一贴。 黑板上出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两个集合圈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学号是8和12的因数的同学将学号牌贴在黑板上相应的集合圈中。 2.学号1,2,4在犹豫,说一说,你们出现了什么困难?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小结:1,2,4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它们是8和12公有的因数。 一、发现问题 活动一:有趣的学号。 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游戏。 预设:例如我的学号是9,9的因数是1,3,9。 活动二:贴一贴。 学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1.预设:学号8贴在8的因数集合圈内;学号3、6、12贴在12的集合圈内;学号1,2,4出现问题,不知道该贴哪里。 2.预设:1,2,4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贴在8的因数下面,12里面就不全了;贴在12的因数下面,8的因数又不全了。
进一步理解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渗透集合思想,培养观察、分析、比较、优化,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简洁性。 二、引导合作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习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1.你能想个办法,帮帮1,2,4,让他们既能满足在8的因数集合图里,又能满足在12的因数集合图里吗?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调整黑板上的集合图。 2.这样这两个集合图就分成了三部分。那你们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3.你能尝试着把这个集合图填写完整吗?完成任务单一。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对第二种方法进行引导纠正。 教师小结并揭示概念:1,2,4是8和12的公有的因数,叫作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吗?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习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调整集合图。 预设:学生可能说将两个集合图移动交叉,重合的部分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没有重合的部分是这两个数独有的因数。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预设:最左边部分表示8独有的因数,最右边部分表示12独有的因数,中间重叠部分表示8和12的公有的因数。 3.学生填写任务单一并展示汇报任务单一。 预设1:将1,2,4填在重合部分,8填在左边空白部分,3,6,12填在右边空白部分。 预设2:将1,2,4填在重合部分,1,2,4,8填在左边空白部分,1,2,3,4,6,12填在右边空白部分。 4.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描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预设: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数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总结的能力,提升数感。 活动二: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0例2(任务单二)。 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任务单二。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点评纠正并课件出示相应的方法。 列举法。先把两个数的因数列举出来,再把他们相同的因数圈出来。 筛选法:先列举出18的因数,从中筛选出27的因数。 或者先列举出27的因数,从其中筛选出18的因数。 分解质因数法:先把18和27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就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教师介绍短除法。 教科书P61中的“你知道吗?”还给我介绍了一种短除法,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学习。 活动三:探究规律。 观察刚才我们找的8和12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道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来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活动二: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填写任务单。 任务单二。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把你的方法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你的方法:                2.展示汇报 预设:(1)列举法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2)筛选法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3)分解质因数法。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3=9 3.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理解短除法。 预设:短除法实际是分解质因数的简便书写形式。 活动三:探究规律。 学生回顾总结,讨论交流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预设: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辅导练习 1.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4和8  12和36  1和7 8和9  5和11  12和35 2.变式练习 找出下面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写在括号里。 (  ) (  ) (  ) (  ) (  ) (  ) (  ) (  ) 3.提升练习 写出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  )和(  ) 两个数都是合数:(  )和(  ) 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  )和(  ) 三、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特点,发现总结规律。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b。 如果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变式练习 引导学生去观察分子、分母的特点,判断是否成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不属于这两种情况用列举法、筛选法、短除法等方法去求。 3.提升练习 引导学生总结常见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情况。
进一步理解巩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引导反思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提升问题 学生小组分享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并展示汇报 预设:知道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并且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还知道了用集合图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
板书设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方法:列举法 筛选法 分解质因数法 短除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