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第3课时 连续两问的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运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和“合并求和”问题的思考方法,正确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2.初步感知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必要条件,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积累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经验。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重、难点:会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73页例3】1.阅读理解。师:读一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妈妈参加了14次志愿活动,小红比妈妈少参加5次。预设2:问题有两个,第一个“小红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第二个是“妈妈和小红一共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2.分析解答。师:请大家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师:谁来说一说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预设:题目告诉我们妈妈参加了14次志愿活动,小红参加的比妈妈少5次,也就是比14次少5次,要求“小红参加了多少次”就是用14-5=9(次)。师:那第二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预设:第二个问题是求“妈妈和小红参加的总次数”,其实就是用妈妈参加的次数加上小红参加的次数,14+9=23(次)。师: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图分析。)3.回顾反思。师:想一想: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关系?预设1:知道了小红参加的次数,才能求两人参加的总次数。预设2:求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算出小红参加活动的次数。师:大家真会观察!例3的两个问题是有关联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条件。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看一看吧!三、快乐应用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4、5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连续两问的问题解决小红参加活动的次数:14-5=9(次)妈妈和小红参加的总次数:14+9=23(次)答:小红参加了9次志愿活动,妈妈和小红一共参加了23次志愿活动。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第2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以及第74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画图方式表征条件与问题,直观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沟通图示和加、减法意义之间的关联,理解用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的道理,体会画图的作用。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难点:会画“长条图”分析“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年级卫生评比中,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那三班、四班分别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解决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出示教材第71页例2(1)】(1)阅读理解。师:读一读题,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预设: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呢?预设:问“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2)分析解答。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试着画图分析一下信息和问题,再解决。学生尝试画图分析,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师:这幅作品大家能看懂吗?谁来说一说?预设:这幅作品画得很清楚,既表示了“一班得了12面”和“三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这两个条件,还用大括号和“?”表示了要解决的问题。师: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三班的小红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学生观察,发现:三班的小红旗可以分成两部分: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比一班多得的3面。师:既然三班的小红旗有一部分是与一班同样多的,那画图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画这“12面”小红旗了,可以直接用这样的长条来表示三班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课件配合演示),这样画起来更方便一些。师:结合图示,说一说要解决“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可以怎样列式呢?预设:从图中可以发现,三班的小红旗分成了两部分,只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三班的小红旗面数,12+3=15(面)。(3)回顾反思。师: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预设:三班得了15面小红旗,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15-12=3(面),三班确实比一班多得了3面,解答正确。师:回顾解题过程,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呢?预设:通过画图可以知道,三班的小红旗分成了两部分: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比一班多得的3面。要求三班的小红旗面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2.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出示教材第72页例2(2)】(1)阅读理解。师:读一读题,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预设1:已知条件是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四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预设2:要解决的问题是“四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2)分析解答。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请你们像前面一样试着用长条画一画,算一算。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学生举手上台展示,并讲解:先画一个长条表示一班的小红旗面数,由于四班比一班少4面,所以再画一个稍微短一点的长条表示四班的小红旗面数。师:你们能在这幅作品中找到“四班比一班少的4面”吗?学生上台用手比画,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学生再次画图:师:看一下这幅图,一班的小红旗分成了哪两个部分?预设:与四班同样多的和比四班多得的4面。(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四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实际上就是“一班的小红旗比四班多4面”。)师:现在你会解决“四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这个问题了吗?预设:从一班的12面小红旗中去掉4面,就是和四班同样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12-4=8(面)。(3)回顾反思。师: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预设: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四班得了8面小红旗,12-8=4(面),四班确实比一班少得了4面,解答正确。师:回想一下过程,为什么这道题用减法解决呢?预设:通过画图,可以看出一班的小红旗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四班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四班多的。问题是要求“四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那就是从“一班”的总数中去掉另一部分“比四班多的”,剩下的就是四班得的小红旗,所以用减法计算。师:表达得真清晰!大家发现没有,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表示条件和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今后大家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都可以试着画一画。三、快乐应用1.下课了,在操场上打乒乓球的有18人,跳绳的比打乒乓球的多12人。2.书法作品评选,小优获得15票,小翼比小优少获得6票,小翼获得了多少票?3.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3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第1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内容】教材第69~70页以及第74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回顾、总结实际问题中“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在观察、比较、抽象中初步感受数量间加减关系的基本特征,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2.结合现实生活情境,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初步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图示,沟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与“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余”两类数量关系的联系,深化对减法意义的理解。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难点:会分析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说一说:你会用加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回忆,然后举手发言:预设1:原来有5盒,又拿来1盒,现在有几盒?预设2:左边有3朵蘑菇,右边有4朵蘑菇,一共有几朵蘑菇?预设3:原来有一些篮球,领走了6个,还剩下5个。原来有多少个篮球?……师:大家说得真好!现在请你们观察刚才举的例子,说一说,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观察,发现:都是知道两部分数量,求总数,用加法解决。师:你会用减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回忆,然后举手发言:预设1:原来有6盒,拿走了2盒,还剩几盒?预设2:一共有13个菠萝,箩筐外面有4个,箩筐里装了几个?……师:看来大家对以前学习的知识都掌握得很好!那这些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观察,发现:都是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量,求另一部分数量,用减法解决。师:刚才大家举的例子都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实际问题中也有这样的加减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70页例1】1.阅读理解。师:你们瞧!一年级正在进行卫生评比,他们在评比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数学问题。请你们仔细读一读,说一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预设:问题是“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师:求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预设:需要知道两个班分别得了几面。师:那一班和二班分别得了几面小红旗呢?预设:题目中提到了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2.分析解答。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试着画图分析一下信息和问题,然后想一想应该怎样解决。学生尝试画图分析,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师:这幅作品大家能看懂吗?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预设:先画出一班的12面小红旗,再画出二班的9面小红旗,画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师:刚才通过画图,我们知道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那你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结合图示分析:从一班的小红旗中去与二班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得的面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2-9=3(面)。3.回顾反思。师:回顾解题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顾解题过程,然后举手发言:预设1:一班小红旗的面数可以分成两部分。预设2:画图能很清楚地看出两个班小红旗面数之间的关系。4.对比分析,加深理解。师:这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试着画图分析一下!学生尝试画图,然后举手回答:12-9=3(面)。师:观察这个问题和刚才解决的例1,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不一样,但是用的信息和列的算式是一样的。师:问题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9=3”这个算式解决呢?预设:这两个问题画的图都是一样的,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知道二班比一班少得的面数,就是一班比二班多得的面数,所以算式是一样的。师小结: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两个问题的意思本来就是一样的,都是求一班得的红旗和二班得的红旗相差几面,都是从12面里去掉同样多的9面,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2-9=3。三、快乐应用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1、2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12-9=3(面)答: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docx 第2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docx 第3课时 连续两问的问题解决.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