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探秘在线学习平台
本课知识要点 1.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如线下课堂学习、查阅图书资料、参与社会实践、在线自主学习等。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方法、主要功能(账号管理、课程学习、记录查看、工具应用等)及作用。 3.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特点对比。 4.在线学习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在线学习这一常见学习方式,认识到数字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增强对信息技术在学习领域应用的敏感度。 引导学生关注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和资源,学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和资源。 2.计算思维:通过对比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水平;鼓励学生在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时,尝试运用合理的方法记录和整理发现,锻炼信息处理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学生掌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和功能探索,提高数字化学习技能;引导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教育学生在在线学习时保护个人数字身份安全,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观念;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平台使用感受,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1.重点:掌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方法和主要功能;理解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特点差异;明确在线学习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在线学习中,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下的自律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种学习方式,对线下课堂学习较为熟悉,部分学生也有过在线学习的经历,但可能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和优势了解不够深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在信息处理的系统性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律性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学习准备 媒体教室,确保网络畅通,能正常访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提前熟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各项功能,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5 教师展示一些人们学习的图片,提问学生参与过哪些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探秘在线学习平台。 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补充一些不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拓宽学生视野。
知识讲解 10 1.教师讲解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在线学习成为常见学习方式,介绍其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 2.展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界面,讲解平台的基本信息(如网址、不同版本等)。 让学生对在线学习有初步的理论认识,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讲解过程中可结合生活实例,如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情况,加深学生对在线学习优势的理解。
体验探索 15 1.学生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册账号(若有学生已注册,可直接登录)。 2.学生探索平台功能,填写表格记录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账号管理、课程学习、记录查看、工具应用等功能。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熟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操作,培养自主探索和实践能力。 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可安排小组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对比分析 10 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特点,从学习环境、设备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两种学习方式的看法。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对比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以便在学习中更好地选择和利用。 可制作对比表格,在学生讨论后共同完善表格内容,使对比更清晰直观。
讨论交流 10 教师提出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开展在线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发言。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在线学习的注意事项,培养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网络安全、学习习惯等。
巩固练习 5 学生与家人分享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后的感受,并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该平台开展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平台功能。 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可建议学生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与家人的交流成果,下次课进行展示分享。
板书设计
探秘在线学习平台 常见学习活动形式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线下学习与在线学习对比 在线学习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目标设定 三课四学 任务达成 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操作较为熟练,能快速发现平台功能,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操作困难,后续应加强个别指导。 在对比分析和讨论交流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的分析和表达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在线学习注意事项的教学,学生虽能理解,但在实际学习中落实可能存在困难,应在后续课程中持续关注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