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1 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课无忧】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1 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6.1 解决问题(1)
【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是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等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具体的情境图,呈现两个数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引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情境充满兴趣,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简单的数学思维能力。然而,对于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这类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借助大量的直观教具和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建立起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2.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熟悉的活动情境中,建立解决“比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说一说,你会用加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预设:原来有5盒,又拿来1盒,现在有几盒?
预设:左边有3朵,右边有4朵,一共有几朵?
预设:原来有一些篮球,领走6个,还剩下5个。原来有多少个篮球?
2.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已知两部分数量,求总量。都是用加法解决问题。
3.你会用减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量,求另一部分数量,用减法解决。
4.用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1)都有两条信息和一个问题。
(2)都表示部分、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与发现
1.课件出示例1。
一年级正在进行卫生评比。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
2.阅读理解。
(1)从题目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预设:已知两个班分别得了几面小红旗。
预设:要求的问题是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
(2)同学们说得都对,那谁能画图解答?
3.分析解答。
(1)学生讨论,教师点名。画图:
生:看图就知道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小红旗。
生:去掉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得的面数。
列式:12-9=3(面)
(2)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3)小结:要求出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只要把一班小红旗的面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9面,另一部分是3面。去掉与二班相同的9面,剩下的就是多得的。所以当遇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要用减法计算。
4.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1)一班小红旗的面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9面,另一部分是3面。
(2)画图就能清楚地看出两个班小红旗面数之间的关系。
师:二班比一班少得了几面小红旗?
生:看图就能知道一班比二班多得的面数等于二班比一班少得的面数。
生:还是用12-9=3(面)。
5.你能归纳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吗?
(1)阅读理解:读题,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解答:找到相关联的信息画图分析解决问题。
(3)回顾反思:算一算,检验解题结果。
三、巩固与应用
1.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2题。
3.小明和小亮看同一本书,小明再看18页就看完了,小亮还有8页没有看,( )看的页数多?多( )页。
4.
(1)佳佳和浩浩一共擦了多少张课桌?
(2)浩浩比佳佳多擦了多少张课桌?
四、总结与评价
1.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回顾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从听课情况、发言情况、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1)
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 12-9=3(面)
二班比一班少得了几面小红旗? 12-9=3(面)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圆片、小棒等方式,直观地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