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3 解决问题(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连续两问的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计算来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2.明确两问中第一问的结果与第二问的关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养成连贯思考的习惯。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题目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补充问题并解答。篮球兴趣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____________预设:求女生有多少人?预设:16 - 9 =72.舞蹈兴趣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多9人。____________预设:求女生有多少人?预设:16 + 9 =253.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志愿活动吗?说一说你们参加了哪些志愿活动,一共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小红和妈妈参加志愿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3))二、探究与发现1.出示例3。2.阅读理解(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已知:① 妈妈参加了14次志愿活动;②小红比妈妈少参加5次;问题:①小红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②妈妈和小红一共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2)仔细观察,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3.分析解答(1)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该怎样列式?(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小红参加次数:14-5=9(次)一共参加次数:14+9=23(次)4.分析解答(1)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关系?生1:知道了小红参加的次数,才能求两人参加的总次数。生2:求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算出小红参加活动的次数。三、巩固与应用1.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4题。2.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5题。3.补充条件,完成问题。二(1)班有27幅画,二(2)班有36幅画。__________已经贴了41幅,还没贴的有多少幅 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幅画 ②二(2)班比二(1)班多多少幅画 ③二(1)班比二(2)少多少幅画 4.选择合适的信息和问题,搭配出一道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四、总结与评价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课堂评价。回顾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从听课情况、发言情况、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学板书】解决问题已知条件:妈妈参加了14次志愿活动,小红比妈妈少参加5次。要求问题:(1)小红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2)妈妈和小红一共参加了多少次志愿活动?列式解答:小红参加次数:14-5=9(次)一共参加次数:14+9=23(次)【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依据两个已知条件解决相关联的两个问题,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