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欢乐购物街2. 买卖我做主【教材分析】“购物”是小学数学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内容,衔接在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单位及换算关系之后。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将人民币的换算知识运用到实际计算中。这不仅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加减法在购物场景中的具体应用,为日后解决更复杂的生活数学问题,如折扣计算、理财规划等奠定基础。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熟悉的购物环境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对人民币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但对于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购物计算中,仍存在一定挑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在面对实际购物场景中的价格计算时,可能会因缺乏生活经验而出现理解偏差。比如,在处理涉及元与角混合的价格计算,以及找零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学中需借助大量真实或模拟购物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分析】在购物活动中,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商品的价格、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初步培养数据分析素养,学会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做出合理的购物决策。【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2.学会在实践中正确使用人民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教学重点】知道买卖商品怎样付钱和找钱。【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你喜欢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吗?2.在开展“跳蚤市场”活动前我们要做那些准备呢?二、探究与发现1.购物准备。师:同学们,想要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作为买家和卖家,你要进行哪些准备?师: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要做好一场活动,我们需要找场地、设计活动流程、做好宣传、安排参与人员以及明确活动规则等,从这些方面出发,你有什么想法呢?生1:要制定价格,比如我想卖玩具汽车,卖多少钱合适?生2:为了方便,要设置一个零钱兑换处。生3:我认为我们需要完善一定的规则,比如标价的规范,不能恶意出高价。比如我想卖玩具汽车,我标价12元。生4:为了吸引买家,可以做招牌宣传我的摊位。生5:买家和卖家都需要准备人民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大家想想要买什么,做好计划,理性消费,避免冲动消费。2.欢乐购物。(1)设计购物清单。买入记录单物品 价格 付款 找零卖出记录单物品 价格 付款 找零拿好购物记录单,开始你的购物之旅吧。(每人最少买2件物品、卖2件物品。)(2)分组开展购物,可以两个人一组,一个人先当买家,另一个人先当卖家,再交换……3.幸福分享。师:数学用于生活,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大家说一说买了什么又卖了什么,活动过程中又是如何进行付钱、找钱的呢?生1:《小百科》3元2角一本,我买了这本书付了3张1元和2个1角,正好不用找零。生2:我卖了一个8元的布娃娃,买家付了我10元,我找他2元。生3:我用13元正好买了下面四本书中的两本,你知道我买了哪两本书吗?生4:6+7=13(元),你买了一本《画刊》和一本《连环画》。生5:5+8=13(元),你买了一本《数学天地》和一本《卡通世界》。三、巩固与应用1.用15元钱正好可以买上面哪两本杂志?2.你知道菲菲可能买了什么吗?算一算。3.(1)16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2)哪两种玩具正好相差1元?四、总结与评价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课堂评价。回顾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从听课情况、发言情况、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学板书】欢乐购物街2. 买卖我做主【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在购物中的简单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处理复杂的单位换算和多步骤计算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针对这些问题增加专项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同时,可以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促销活动中的价格计算,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