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场景 第3课时 我的教室(2)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快乐学习场景 第3课时 我的教室(2)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我的教室(2)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前后”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
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对于“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室里,他们的座位有前有后;做课间操时,他们在队列中的位置也有前后,等等。但如果问: “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学生往往只说挨着自己座位的前后同学,忽略了他与同列的每个同学都有前后关系。这种现象说明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是一年级学生要突破的一一个难点。
【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前后》是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左右、前后、上下,这些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我没有依据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播放一个小故事。(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我讲一讲你看到的故事?
指名学生叙述故事。
师:通过看故事,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全班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师小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做好一件事情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到底。
师:在比赛前后,乌龟与兔子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变化?
生:赛跑开始,小兔子跑在小乌龟的前面,或者说小乌龟跑在小兔子的后面。
生:到终点时,小乌龟跑在小兔子的前面,或者说小兔子跑在小乌龟的后面。
师:前、后也是一对表示位置关系的词语,能够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位置:前后》(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教学,教师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前后”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前、后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前后
师:同学们,请你们把书翻到第XX页,看看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生:(观察图片)小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小猴子在乌龟的后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小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小猴子在乌龟的后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前后位置关系。
二、深入理解前后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看一看第XX页的图,看看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并试着用前后描述一下。
生:(观察图片)小汽车在公共汽车的前面,公共汽车在自行车的前面。自行车在货车的前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小汽车在公共汽车的前面,公共汽车在自行车的前面,自行车在货车的前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前后位置关系。那么,如果在不同参照物下,前后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生:(思考并回答)会改变。比如在小汽车为参照物时,公共汽车在自行车的前面;而在公共汽车为参照物时,自行车在小汽车的前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前后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会随着参照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请同学们站成一排,按照老师的指令找一找自己的位置。
生:(按照老师的指令站成一排)
师:非常好!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同学?并试着用前后左右描述一下。
生:(观察并描述)我的前面是XXX同学,我的后面是XXX同学,我的左边是XXX同学,我的右边是XXX同学。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描述找到了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同学。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题,请同学们翻到第XX页,看一看第1题和第2题,并试着做一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从学生身边找数学问题,通过指出座位前后的同学加以体验,既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具有相对性,这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随堂练习
1. 填空题:
(1) 小明站在小红的前面,那么小红站在小明的________面。
(2) 小刚的后面是小红,那么小红在小刚的________面。
(3) 小华的前面是小红,那么小红在小华的________面。
(4) 小李的后面是小明,那么小明在小李的________面。
2. 判断题:
(1) 小明在小红的后面,所以小红在小明的后面。( )
(2) 小刚在小红的前面,所以小红在小刚的前面。( )
(3) 小华在小红的后面,所以小红在小华的前面。( )
(4) 小李在小红的前面,所以小红在小李的前面。( )
3. 操作题:请同学们用铅笔和橡皮摆出一个正方形,并说一说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相对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
学习任务二: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
提问:你们是如何来学校的。根据实际学生回答情况,引入公交汽车的图片课件。
交流坐公共汽车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良好的乘车习惯,互相礼让,不抢座位,不大声喧哗等。
2.认识前、后。
师:公共汽车里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生:司机叔叔坐在最前面,警察叔叔坐在最后面。
师:如何判断前后?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车头在前,车尾在后。
师:阿姨坐在老爷爷的哪一面?老爷爷坐在阿姨的哪一面?
生:阿姨坐在老爷爷的前面。
生:老爷爷坐在阿姨的后面?
师:前后是相对的。
3.体会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师: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出示经常叔叔和小偷的课件。
师:警察叔叔在小偷的哪一面?小偷在警察叔叔的哪一面?
生:警察叔叔在小偷的后面,小偷在警察叔叔的前面
师:在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说成“谁在谁的前(或后)面”或“谁的前(或后)面是谁”。
师:如何描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出示课件)
师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加强练习,要学生明确,要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要先选好参照物。以参照物为标准确定所要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前面,还是在参照物的后面。明确,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位置一般也会不同。
4.实际操作,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讲述中进一步体会前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能力。】
四、随堂练习
(1)小组排队说一说前后位置关系。
(2)指名回答所在座位前面和后面都是谁。
1.猜一猜。
我在9的后面,但在11的前面。 是( )
我在15的后面。 是( )
我在20的前面。 是( )
2.
(1)一共有( )个数字。
(2)6的前面是( ),4的后面是( )。
(3)8的前面有( )个数字,它的后面有( )个数字。
3. 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爬山比赛?你能根据它们的前后顺序排出名次吗?
4.身边的数学。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前后的位置关系,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情境,我们知道了如何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我们还通过操作题的形式,加深了对正方形四个顶点相对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和应用前后的位置关系。
【作业设计】
1、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教室中的“前后”。
2、找找生活中的前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