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场景 第4课时 班里的图书角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快乐学习场景 第4课时 班里的图书角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班里的图书角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渗透。同时,学生对于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上下、前后等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上下这一方位。教材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上下这一方位的掌握,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朗读歌谣:
班上有个图书角,各种图书真不少。
小小年纪读书好,修身养性是目标。
慢慢翻来细细找,看完以后要放好。
班级图书角是我们闲暇时的好去处,有助于我们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维护图书角的整洁,好好爱护里面的图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整理图书角吧!
(板书:上下)
【设计意图: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上下”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建立起扎实的上下位置概念。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前、后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前后
师:同学们,把你们班图书角的图书介绍给大家。
生:(观察图片)我们班的图书角有许多课外读物。
生:我们班的图书角…?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
二、深入理解前后
1. 初步认识上下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课本的图,书架上的图书有几类 各摆在什么位置
生:书架上有四类图书,分别是…。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
2. 深入理解上下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看一看课本第XX页的图,看看图中有哪些东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
生:数学读物在最上面下面是语文读物科普读物…
师:非常好!那么,如果在不同参照物下,上下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生:(思考并回答)会改变。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会随着参照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令摆一摆文具盒和课本,看看它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
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摆一摆文具盒和课本)我的文具盒在上面,课本在下面。
师:非常好!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的桌面,上面有什么东西?下面又有什么东西?并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
生:(观察并描述)我的桌面上面有书、笔、尺子等学习用品,下面有桌子腿。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书、笔、尺子等学习用品在桌面上面,桌子腿在桌面下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上下位置关系。那么,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参照物下面观察位置关系,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思考并回答)如果我们以桌子为参照物,桌子腿就在桌子下面;如果我们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腿就在地面上面。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说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位置关系的不同。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题,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XX页的第1题和第2题,并试着做一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从学生身边找数学问题,通过指出周围存在的上下关系加以体验,既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具有相对性,这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地球仪的位置。
2.
(1)小鸟在柳树的( )面,青草在柳树的( )面。
(2)风筝在桌子的( )面,水果在桌子的( )面,小猫在桌子的( )面。
(3)小男孩在小女孩的( )面,小狗在小女孩的( )面。
3. 猜猜我住在哪里?
4.拼一拼。
要求:把1号放在中间,9号在1号的左边,7号在1号的右边,5号在1号的上面,8号在1号的下面,5号的左边是6号,5号的右边是4号,8号的左边是3号,8号的右边是2号。
学习任务二: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话。
柜中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师:如何理解题意?
师:柜子有三层,里面摆放着物品,要求用上下、左右描述柜中物品的位置。
师:你知道柜中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完成课件12中的表格。
师生订正。
师:你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出示表格(课件13)完成表格,然后订正。
强调,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师:你能用左右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课件14)然后师生订正错误的地方。强调,当某个物体的左边或右边有多个物体时,都要说出来,不要遗漏。。
2.实际操作,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讲述中进一步体会上下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能力。】
四、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大树在太阳的( )面,太阳在大树的( )面。
(2)小兔在太阳的( )面,太阳在小兔的( )面。
2、看一看,填一填。
1. 在的( )面。
2. 在 的( )边。
3. 在 的( )边。
4. 在 的( )面。
5.( )在 的上面。
6. 的左边是( )。
7. 的上面是( ),下面是( )。
8. 在( )的下面,在( )的上面。
9. 的右边有( )和( )。
10. 的上边有( )和( )。
3.猜猜看。
玲玲、彤彤、宁宁家的阳台上都摆着花。玲玲家在彤彤家的楼下,彤彤家在宁宁家的楼下。玲玲家在第( )层。彤彤家在第( )层。宁宁家在第( )层。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上下位置关系,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情境,我们知道了如何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我们还通过操作题的形式,加深了对长方体三个顶点相对于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和应用上下位置关系。
【作业设计】
1、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教室中的“上下”。
2、找找生活中的上下,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