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分类(一)②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分类(一)②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类(一)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按照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
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经
历完整的分类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
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分类的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结
果。
【教学难点】
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理解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变化。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分类意识,如整理书包、摆放物品等,但对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他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弱。
在教学中,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
类知识。
【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从具体的物体分类中抽象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逻辑推理: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建立数学模型。
直观想象:借助直观的物体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类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以分一分为切入点,点起学生对上节课整理物品知识的回忆。同时从学生熟悉的
超市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分类
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一)分一分
食品 学习用品 衣物
全体学生给回答正确的同学鼓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二)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超市货架摆放物品的图片,有整齐摆放的水果区、文具区、生活用品区
等。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超市吗?看看这些货架上的物品,它们是怎么摆放的呀?为什
么要这样摆放呢?
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水果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这样找东西方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并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使分类结果更加直观清晰,渗透统计思想。】
1.出示情境图:下面的花可以分成几类?哪种花最多?
师:观察上图,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小组讨论说一说,然后回答。
生:我按不同的花把它们分成四类。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按颜色来分,也分成四类。
师:分得很好(课件出示分类图)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思考,不用数,你能比较出不同花的多少吗?(继续启发引导)
(1)用不同颜色的方格表示四种花的数量。
小组讨论,并且画一画,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画方格
师叫学生上台展示如何画方格表示
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哪种颜色的花最多?
生: 最多
教师提问:哪种颜色的花最少?
生: 最少
(2)把各种花的数量填在表中。
小组讨论,并且数一数,把合适的数字填到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填
师叫学生上台进行填写
教师出示课件
师总结:同学们真棒,很快就把数字填上去啦!这种方法是不是方便又高效?
生:非常容易数出来,更容易统计各类数字。
活动二进一步总结分类方法。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更直观高效呢?
生 1:用方格子很直观,不用数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生:用表格能直接看出各种花的数量,更方便。
师:是的,不管是方格子还是表格,都能表示出各种花的数量,也便于比较每种花的多少。
2.学以致用,进一步探究
出示学具:教师拿出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如红色三角形、蓝色圆形、黄色正方形等。
教师引导:我们把卡片按形状分好后,怎么能清楚地知道每一类有多少个呢?这时候我们可以
用统计表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统计表,表头分别是形状、数量)
填写表格: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按形状分类后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观察表格: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二、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习题巩固学生对分类方法和用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的掌握;生活应用练
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先把树叶分类,再涂一涂。
(2)把各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表中。
2.
(1)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最少吗?
(2)把各种水果的数量填在下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3.
①按水果种类分。
②按卡片形状分。
三、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分类标准的多样性以及用统计表表示分
类结果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
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运用分类的知识,把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拓展环节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自主探究能力。】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展示一些复杂的分类场景,如垃圾分类、图书馆书籍分类等,让学生思考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鼓励学生课后去了解更多关于分类的知识和应用。
五、作业设计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所学的内容;
2.和家长一起整理家里的衣柜,把衣服按季节、颜色或款式等进行分类,并拍照记录整理过程。
【板书设计】
分类(一)②
1.用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等方法可以对各种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统计。
2.用方格子和表格都可以看出各种物品数量的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