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4课时 13,14减几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13,14减几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第4课时13,14减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 1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 13、14 减几的减法。
3.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 1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 11 减几、12 减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种试题的
多种算法。这节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13 减几、14 减几的多种算法,并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
形成过程。
【核心素养】
学生已经学习“破十减”的方法计算 11 减几和“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 12 减几,在日常生活
中对 13、14 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
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知识的迁移运用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结合问题
情境,经历自主尝试 13 减几的计算过程。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 13、
14 减几的减法。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猜谜语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让两名同学口答 11 减几的算式,答对了算式的蜡烛就会点燃,看哪名同学能把蜡烛都点亮?
12-3= 12-5= 12-9= 12-4=
12-8= 12-6= 12-7= 12-10=
全体学生给回答正确的同学鼓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二) 猜谜语,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出一道谜语
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摇啊摇,冰天雪地也不怕。
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动物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和兔博士一起点亮了蜡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天雪地的北极去看企
鹅吧。
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掌握 13,14 减几的减法。
【设计意图:依据教材和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充分
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经历探索 13、14 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冰山上共有 13 只 企鹅,能看见的有 5 只,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 同学们能根据这个问
题列出算式吗?
生:可以列式 13-5。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生:一共有 13 只 企鹅,求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能看见的有 5 只要减去,所以列算式为 13-5。
师:不错,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来计算。那就请同学们
自己试着算一算 13-5,算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红红:上节课我学会了想加法、算减法。要算 13-5 等于几,我就想,5 加几等于 13 呢? 因
为 5+8=13,所以 13-5=8。
师:红红结合上节课想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算出了 13-5=8,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对我们
来说非常适用。
聪聪:我还有其它的算法,13 减 5,先用 3 减 5 不够减,就从 10 里面减去 5 等于 5,再
用 5 加上这个 3 就等于 8 。
师:说的真好,谁还想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
丫丫:13-5,个位上的 3 减 5 不够减,就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用 10 减 5 等于 5,5 再
加 3 等于 8。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像 11-3,12-4,12-7,13-5 这样的算式,当个位不够减时, 我们
就把这个数分成 10 和几,先从 10 里面减,然后剩下的部分再相加,这种方法就是破十减。
亮亮:我还有不同的算法:先用 13-3=10,本来应该减去 5,刚才减去了 3,还差 2,所以再
用 10-2=8.
师:你的算法也很好,把 5 分成 3 和 2,先算 13-3=10,再算 10-2=8。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 13-5,其中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计算方法都很简便。
13-5=8,那 13-8 等于几,该怎样算呢?请你先观察一下:13-5 和 13-8 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生 1:计算 13-5 时,想 5 加几得 13,计算 13 减 8 时,想 8 加几得 13,根据 5+8=13 可
以同时算出 13-8 和 13-5 的得数。
生 2:通过观察我发现,减去的这两个数相加就等于前面的数。5+8=13,所以 13-5=8, 13-8
就等于 5。
师:这两位同学都讲的非常清楚,根据一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因为
5+8=13,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可以得出 13-5=8, 13-8=5。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想加法算减法 破十法
回顾刚才的学习,我们重点研究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计算方法,今后解决问题时,你喜欢哪
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接下来先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再计算。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 1:每一组要减去的两个数相加相加都等于前面的数。比如第一组 6+8=14,所以
14-6=8,14-8=6。
第二组:因为 9+5=14,所以我能很快算出 14-9=5,14-5=9。
用同样的方法来看第三组算式:因为 7+6=13,所以 13-7=6,13-6=7。
二、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算一算,填一填。
2.
3.登宝塔。
4.
三、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 13、14 减几。谁能说说你是选择哪种方法计算以及是怎样计算?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可以选择“破十减”计算 13、14 减几。
2.也可以选择“想加算减”计算 13、14 减几。
今天就学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采用小组评、师生评的方式,体现新课标“学教评”的
理念,设计一个开放性地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和探讨,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参与 13 减几和
14 减几的算式整理过程,让学生在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参与知识的整理,有利于学生系
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
1.课堂小结: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互相说
一说并计算出来,那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2.各小组进行学习评价,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
五、作业设计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所学的内容;
2. 芳芳买一支钢笔和一块橡皮共用了 9 元,洋洋买同样一支钢笔和一支铅笔共用了 14 元。一
块橡皮和一支铅笔哪个贵?贵多少元?
【板书设计】
13,14 减几的计算
想加法算减法 破十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