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第4课时13,14减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 1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2.能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 13、14 减几的减法。3.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 13、14 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有 11 减几、12 减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种试题的多种算法。这节课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13 减几、14 减几的多种算法,并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核心素养】学生已经学习“破十减”的方法计算 11 减几和“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 12 减几,在日常生活中对 13、14 减几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知识的迁移运用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 13 减几的计算过程。能用“破十减”或“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计算 13、14 减几的减法。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掌握口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猜谜语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让两名同学口答 11 减几的算式,答对了算式的蜡烛就会点燃,看哪名同学能把蜡烛都点亮?12-3= 12-5= 12-9= 12-4=12-8= 12-6= 12-7= 12-10=全体学生给回答正确的同学鼓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二) 猜谜语,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出一道谜语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摇啊摇,冰天雪地也不怕。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动物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和兔博士一起点亮了蜡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天雪地的北极去看企鹅吧。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掌握 13,14 减几的减法。【设计意图:依据教材和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原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经历探索 13、14 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冰山上共有 13 只 企鹅,能看见的有 5 只,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 同学们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吗?生:可以列式 13-5。师:为什么用减法呢?生:一共有 13 只 企鹅,求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能看见的有 5 只要减去,所以列算式为 13-5。师:不错,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来计算。那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13-5,算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红红:上节课我学会了想加法、算减法。要算 13-5 等于几,我就想,5 加几等于 13 呢? 因为 5+8=13,所以 13-5=8。师:红红结合上节课想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算出了 13-5=8,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对我们来说非常适用。聪聪:我还有其它的算法,13 减 5,先用 3 减 5 不够减,就从 10 里面减去 5 等于 5,再用 5 加上这个 3 就等于 8 。师:说的真好,谁还想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丫丫:13-5,个位上的 3 减 5 不够减,就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用 10 减 5 等于 5,5 再加 3 等于 8。师: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像 11-3,12-4,12-7,13-5 这样的算式,当个位不够减时, 我们就把这个数分成 10 和几,先从 10 里面减,然后剩下的部分再相加,这种方法就是破十减。亮亮:我还有不同的算法:先用 13-3=10,本来应该减去 5,刚才减去了 3,还差 2,所以再用 10-2=8.师:你的算法也很好,把 5 分成 3 和 2,先算 13-3=10,再算 10-2=8。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 13-5,其中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计算方法都很简便。13-5=8,那 13-8 等于几,该怎样算呢?请你先观察一下:13-5 和 13-8 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生 1:计算 13-5 时,想 5 加几得 13,计算 13 减 8 时,想 8 加几得 13,根据 5+8=13 可以同时算出 13-8 和 13-5 的得数。生 2:通过观察我发现,减去的这两个数相加就等于前面的数。5+8=13,所以 13-5=8, 13-8就等于 5。师:这两位同学都讲的非常清楚,根据一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因为5+8=13,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可以得出 13-5=8, 13-8=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想加法算减法 破十法回顾刚才的学习,我们重点研究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计算方法,今后解决问题时,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接下来先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再计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生 1:每一组要减去的两个数相加相加都等于前面的数。比如第一组 6+8=14,所以14-6=8,14-8=6。第二组:因为 9+5=14,所以我能很快算出 14-9=5,14-5=9。用同样的方法来看第三组算式:因为 7+6=13,所以 13-7=6,13-6=7。二、随堂练习【设计意图: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1.算一算,填一填。2.3.登宝塔。4.三、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 13、14 减几。谁能说说你是选择哪种方法计算以及是怎样计算?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可以选择“破十减”计算 13、14 减几。2.也可以选择“想加算减”计算 13、14 减几。今天就学到这里,小朋友再见!四、总结评价—拓“延伸”【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采用小组评、师生评的方式,体现新课标“学教评”的理念,设计一个开放性地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和探讨,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参与 13 减几和14 减几的算式整理过程,让学生在新学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参与知识的整理,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水平。】1.课堂小结:大家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互相说一说并计算出来,那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2.各小组进行学习评价,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五、作业设计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所学的内容;2. 芳芳买一支钢笔和一块橡皮共用了 9 元,洋洋买同样一支钢笔和一支铅笔共用了 14 元。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哪个贵?贵多少元?【板书设计】13,14 减几的计算想加法算减法 破十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