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买文具 教学设计课题 买文具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第一课时内容《买文具》。本节课通过小棒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原理,同时为后期学习“破十法”和“连减法”打下基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经历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道理,能借助摆一摆准确地计算 20以内退位减法。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动手摆小棒理解退位减法的数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重点 初步理解“破十法”和“连减法”在退位减法中的运用。难点 能正确计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一、情景导入。1.师:现在文具店的种类非常丰富多彩,大家都喜欢去哪里买文具呢?觉得谁家的文具品类最优质?师: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袋鼠妈妈的文具店,都有哪些文具呢。板书课题:买文具。 学生自行说说生活中都喜欢买的文具。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课堂,既贴近了生活,又可以快速地进入到课题中去。讲授新课 一、学习任务一:减数是7的退位减法(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师:袋鼠妈妈的文具店还剩下几支铅笔?①直接数数师:可以用小棍摆一摆,一根根地减,11、10···6、5,还剩下5支铅笔。②拆大数减小数师:可以先把12分成10和2,用10先与7相减,得数与2相加,就得出结果。③拆小数连续减 师:也可以先把7拆成5和2,12先减去2再减5,得出结果。 ④想加法得减法 师:还可以想7加上5等于12,那么12-7就等于5了。 学生1:我看到袋鼠妈妈有12支铅笔和15本练习册。学生2:小灰兔要买9本练习本,小黄兔要买7支铅笔。学生跟着数数学生跟随老师摆放小棒,并写出算式:10-7=3;3+2=5。学生摆放小棒并写出算式:12-2=10;10-5=5。学生列出算式:7+(5)=12;12-7=5。 通过动手实践,学会列出并解答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为后续学习“破十法”和“连减法”打下基础。讲授新课 二、学习任务二: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1)还剩几本练习本?①直接数数 师:大家想一想怎么直接数出得数。 ②拆大数减小数 师:15可以拆成几和几?③拆小数连续减 师:9可以拆成几和几?④想加法算减法师:9加几等于15? 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摆放小棒,得出还有6本练习本。学生通过摆放小棒后回答:15可以拆成10和5,先用10与9相减,得数再和5相加。并列出算式:10-9=1;1+5=6.学生通过摆放小棒后回答:9可以拆成5和4,15先减去5再减去4,得出结果。并列出算式:15-5=10;10-4=6。学生回答: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列出算式:9+(6)=15;15-9=6。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推导过程。课堂练习 1.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15-5= 16-8=2.画一画,算一算12-4= 15-7=3.9+5=□ □-□=□ □-□=□ 4.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个)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对语言有效应用。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 指名说一说。生1:我学会了利用小棒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生2: 我知道了计算减法前可以先想关联的加法算式。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板书 买文具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1.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2.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3.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4.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在“学业要求”中指出:1.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教学提示”中指出:1.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具有密切的联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关注二者的联系。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基础,通过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2.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20以内数与加法》本单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数数、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强化数感培养;同时注重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运用数数、想加算减、破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发展思维能力。此外,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购物、捉迷藏等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重动手操作与趣味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生认知情况一年级下册学生在学习20以内减法时,已具备10以内减法的基础,能够借助实物操作(如小棒、计数器)或数数法进行计算,但对退位减法的理解较为困难。学生容易依赖“数手指”等直观方法,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尤其在处理退位时容易出现错误。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但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混淆。教学中需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通过操作活动和情境设计,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原理,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二、单元目标拟定1. 能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破十法”“平十法”等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能够运用20以内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比较多少等,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探索,学生能够运用数数法、想加算减、破十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发展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通过操作活动(如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算法探索,学生能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明确退位的含义,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能够将减法运算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解决如比较多少等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应用意识。(二)教学难点1.能灵活运用不同的算法计算减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数的运算教学应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教材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分配物品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2.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通过画图等辅助手段增强对问题的理解,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 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互动式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应用和反复练习,形成深刻理解。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1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与解决问题 20以内数与减法 买文具 1捉迷藏 1凑数游戏 1开会啦 1跳伞表演 1美丽的田园 1做个减法表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3.1《买文具》 目标: 经历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道理,能借助摆一摆准确地计算 20以内退位减法。 任务一:问题导入:最爱的文具是什么。引入新课。 → 任务二:减数是7的退位减法。 → 任务三: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 1.能大胆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 2. 利用摆放小棒,学会减数是7的退位减法算法。 3. 利用摆放小棒,学会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算法,并将算法利用到其他减数的算式中。3.2《捉迷藏》 目标: 借助计数器进一步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的原理,认识“破十法”和“平十法”。 任务一:情景导入找出小动物,导入新课 → 任务二: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 任务三:探究多种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1.能在图中认出小动物的种类,以及数出正确动物数量。 2.在计数器的辅助下,学会利用“破十法”和“平十法”解决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问题。 3.能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退位减法问题。3.3《凑数游戏》 目标: 在游戏过程中,学会灵活使用加减法算法,计算十几减几的减法算式。 任务一:练习导入,引入新课→ 任务二:利用多种方法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问题 → 任务三:探索规律→ 1.能正确完成教师给出的练习题。 2.学会通过拆分数字,利用不同方法解决退位减法问题。 3.能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3.4《开会啦》 目标: 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数量关系,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任务一:情景导入,会议物品准备,引入新课→ 任务二:用减法解决问题(1)→ 1.能在讨论后说出布置会议时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2.能通过画图理清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问题。3.5《跳伞表演》 目标: 体会“比较两个数的多少”的数量关系,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任务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 任务二:用减法解决问题(2) → 任务三:完成试一试→ 1.能认真观看视频。 2.能通过画图理清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问题。 3.能正确解答试一试中的问题,并发现算式之间的规律。3.6《美丽的田园》 目标: 从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运用20以内加减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任务一:播放视频美丽的田园,引入新课 → 任务二:收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1.能欣赏美,提高审美观。 2.能够通过给予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反推问题和提出问题。3.7《做个减法表》 目标: 通过制作减法表,学生能发现减法规律,理解减法意义,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培养归纳思维。 任务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 任务二:制作一个减法表 → 1.能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 2.完成整张减法表的制作,并能说出减法表中的规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新版一年级下册3.1《买文具》(教案).doc 北师大版新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