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2 加减消元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3.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重点难点】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问题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问题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 问题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二、新知探究探究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1:方程组除了用代入法求解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追问1:这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 追问2:用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吗 追问3: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求出x吗 问题2:若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如何消元 如:解方程组分析:这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 (相等或相反),把这个方程组的左边与左边 ,右边与右边 . 问题3:当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不具备上述特点时,如:例1 教材P96例5例2 解方程组:(1).(2).要点归纳:1.当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时,用减法.某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3.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步骤跟踪训练:P96练习三、检测反馈1.方程组的解是( )A. B.C. D.2.某校七年(4)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元) 1 2 3 4人数 6 7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A. B.C. D.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由②-①消去未知数y,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是( )A.2x=9 B.2x=3C.-2x=-9 D.4x=34.已知a,b满足方程组则3a+b的值为( )A.8 B.4C.-4 D.-85.解方程组:(1)(2)(3)(4)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A.(1)(2)用代入法,(3)(4)用加减法B.(1)(3)用代入法,(2)(4)用加减法C.(2)(3)用代入法,(1)(4)用加减法D.(2)(4)用代入法,(1)(3)用加减法6.关于x,y的方程组,则x+y的值为 . 7.方程的解是 . 8.解下列方程组.(1);(2).四、本课小结对照学习目标,谈一谈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教材第99页第3(1)(2)题六、板书设计10.2.2 加减消元法(第1课时) 复习导入 例1 例2 ……… ……… ……… ……… ……… ……… 解法归纳 ……… ……… ……… ……… ……… ……… ………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的思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与代入法相同,仍是“消元”化归思想,通过代入法、加减法这些手段,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消元”化归这一转化思想得以实现.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化归意识的点拨与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一开始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先让学生用代入法求解,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之后,通过两个例题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同时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加减消元法的应用,并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个别同学在运算上比较容易出错,运用的灵活性掌握得不太好,解答起来速度较慢,我想只要多加练习,一定会又快又准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