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青岛版新版一下3.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青岛版新版一下3.1《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是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2.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2.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
3.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拼组图案、七巧板拼组。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平面图形时,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不难。
二、单元目标拟定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利用所学平面图形,拼组图案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3.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组图案。
(二)教学难点: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借助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拼组图案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的光对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1.在学习平面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编排上通过“描一描”的方式“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不仅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还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2.学习平面图形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所以教材在编排上,设计拼组图案、有趣的拼摆,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3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 认识的平面图形 1
拼组图案 1
有趣的拼摆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认识的平面图形 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任务一: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拼组图案 目标: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任务一:拼组图案。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平面图形拼组图案。
有趣的拼摆 目标: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任务一:有趣的拼摆。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它不能独立存在,考虑到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教科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学习内容分析: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能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你认识下面立体图形吗?2.猜一猜,下面各是什么立体图形。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独自猜一猜。生:球生:正方体生:圆柱生:长方体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任务一:认识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摸一摸:你喜欢的物体的面,有什么感觉?描一描: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描出来?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师:摸一摸这些立体图形的面,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除了圆柱有个弯弯的面,其他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师:谁来说说你描了什么立体图形的哪个面?它叫什么名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用长方体的下面描出了一个正方形。用长方体的侧面描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三棱柱的下面描出了一个三角形、有三棱柱的下面描出一个长方形。 用圆柱的下面描出了一个圆。师: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方方正正的,有4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三角形:只有三条边,都是尖尖的。圆:边是弯曲的,没有尖尖的角 组内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基础题:1.下面这些物体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观察你周围的物体,说说它们的面各是什么形状的。2.把积木放在盒子里的相应位置。用线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3.用哪个物体可以描出右边的图形?把它圈出来。
拓展题 4.按规律接着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认识平面图形 利用简洁的文字等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 连一连。2.把形状相同的图形涂上同样的颜色,再数一数,填一填。3.把每一行中形状不一样的图形圈起来。
【综合实践类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