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青岛版新版一下《主题活动—有趣的拼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青岛版新版一下《主题活动—有趣的拼摆》(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是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2.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1.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2.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
3.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拼组图案、七巧板拼组。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平面图形时,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不难。
二、单元目标拟定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利用所学平面图形,拼组图案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3.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进行拼组图案。
(二)教学难点: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借助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拼组图案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的光对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1.在学习平面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在编排上通过“描一描”的方式“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不仅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还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2.学习平面图形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所以教材在编排上,设计拼组图案、有趣的拼摆,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3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玩转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 认识的平面图形 1
拼组图案 1
有趣的拼摆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认识的平面图形 目标: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任务一: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拼组图案 目标: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任务一:拼组图案。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平面图形拼组图案。
有趣的拼摆 目标: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任务一:有趣的拼摆。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趣的拼摆》教学设计
课题 有趣的拼摆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有趣的拼摆》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的主题活动,本节内容是通过对七巧板的拼摆来熟悉已认识的平面图形,以及认识新的图形一平行四边形,并在拼摆的过程中感受平面图形组合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学习内容分析:能用七巧板拼摆、创造各种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师:这些图案像什么?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七巧板并亲身感受七巧板带给我们的乐趣。 学生观察图片生:小狗、小马、小羊 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 任务一:有趣的拼摆。课件出示七巧板。师:你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故事吗?师:在拼摆小故事前,我们先要制定好方案规划好要拼摆的故事。课件展示:方案规划师:我们拼摆一个什么故事呢?师: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接下来我们就研究一下怎样拼摆“小猫钓鱼”的故事呢?师讲解: 师:你还能拼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吗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拼摆的故事。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的数量进行介绍。师:七巧板太神奇了,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师讲解:古人为方便宴请宾客,先后发明了“燕几”“蝶几”“七巧桌”,这些桌子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进行分合,后来演化出“七巧板”游戏。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太优秀了,通过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课件出示:自我评价
生:能学生读一读方案规划。学生根据书中看看内容,确定好自己的拼摆故事。学生尝试说说自己拼摆的故事。生: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这么多故事,真有意思!生:拼图前,观察物体的形状很重要。生:拼图前,观察物体的形状很重要。生:七巧板的作用这么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有智慧!学生自我评价。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基础题:1.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1)七巧板中的三角形都一样大。 (  )(2)七巧板是由七种图形组成的。 (  )(3)七巧板中一样大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2.填一填。(1)左边的图形像( ),是由( )拼成的。( )图形是三角形,2号图形是( )形,3号图形是( )。(2)( )号图形和( )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题:3.下列图形中,是由七巧板拼成的在 里画“ √ ”,不是由七巧板拼成的在 里画“×”。
拓展题 4.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有趣的拼摆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下面的图形是由七巧板中的哪块拼成的呢 写出序号。 2.圈出下列拼图中,不是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3.看图填一填。(1)七巧板中的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2)⑤是(   )形。(3)①和(  )一样大,(  )和(   )也一样大。(4)(  )和(  )能拼出⑤。
【综合实践类作业】4.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