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4.1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4.1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3.4.1泌尿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排泄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为后续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奠定基础,是理解人体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初中生物学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章第一节。教材涵盖泌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泌尿系统如何协同工作,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构建人体生理平衡的概念,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打开了一扇窗。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肾脏的内部结构。 难点:肾单位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协同关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人体奥秘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对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一定了解,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观察、理解、判断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猪或者羊的肾脏、数据分析等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泌尿系统各器官结构对其功能的支持,认识泌尿系统对维持生命稳态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实践: 参与观察哺乳动物肾脏形态与结构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学会从实验中获取信息。 态度责任: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单位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哺乳动物肾脏形态与结构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兴趣,通过温故知新回顾旧知识,自然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教学法,如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安排实验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内的气体交换,大家回忆一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又有哪些特点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并进行点评和补充。 思考问题,举手回答,回顾肺泡内和组织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复习旧知识,巩固已学内容,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也会频繁地上厕所排尿。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变成尿液排出体外的呢?这就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泌尿系统密切相关。泌尿系统就像我们身体内的‘污水处理厂’,它对维持我们身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泌尿系统究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来探究一下。” 认真倾听,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泌尿系统的组成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导入新课。
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探究】“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观察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在实验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实验材料和用具,有新鲜的猪肾脏、解剖盘、解剖刀、镊子等。在实验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首先,我们观察肾脏的外形,看看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表面是否光滑?然后,我们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向剖开,观察它的内部结构,注意区分皮质、髓质和肾盂。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观察并记录你们的发现。”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提出问题】肾脏的外形是怎样的 由哪几部分构成 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实验材料和用具,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肾脏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记录观察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形态与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对肾脏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肾脏的功能奠定基础。 引起学生的思考。
肾脏的纵切面结构 【新知探究】结合ppt展示图片。“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对肾脏的形态和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首先我们观察一下肾脏的纵切面图,我们可以观察到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外形像蚕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另外新鲜的肾脏表面光滑,呈红褐色。将肾脏纵切后可以闻到尿液的气味。肾脏的组成包括皮质、髓质、肾盂。 学生说出肾脏的位置,并摸一摸,观察羊的肾脏,识别肾脏的结构,认真听老师讲肾脏的结构 通过观察实物和观察结构模式图,更直观的认识肾脏的结构
肾脏的内部结构 【新知探究】“接着我们一起看一下肾脏的内部结构。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大家看这张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展示示意图),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分别连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人的每个肾脏里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认真听讲,观察图片和PPT,在教材上标记重点内容。 系统传授知识,让学生认识肾脏的结构,基本结构单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形成尿液 【新知探究】“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能够形成尿液。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引导学生思考各器官之间的联系,如尿液在泌尿系统中的流动路径。 【新知探究】“同学们要意识到泌尿系统有着重要作用。肾脏在人体中担负着排出废物、毒物等重要工作,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害。比如化脓性链球菌可引发急性肾炎;皮肤上生疮疖,疮疖内的细菌有可能经血液侵入肾脏引起肾炎。另外女性由于尿道较短,细菌容易经尿道上行感染肾脏,引起肾盂肾炎。很多药物对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某些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对肾脏的危害更大,应遵医嘱正确服用。” 认真听讲,观察示意图,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肾单位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记录关键信息。 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引导关注泌尿系统健康,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泌尿系统的卫生 提问:如何才能避免尿路感染呢? 注意泌尿系统卫生:1. 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 2. 有尿意要及时排尿,尽量不憋尿 3. 保持尿道外口的清洁,预防感染 学生了解尿路感染这种疾病,注意泌尿系统卫生 通过尿路感染疾病激发学生关注泌尿系统卫生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同学们,为了更好地理解肾小体的结构,我们现在来动手制作一个肾小体结构模型。大家可以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塑料管、气球或电线等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制作肾小体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思考一下如何用这些材料来体现肾小球和肾小囊的结构特点。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展示并讲解你们的模型。现在开始制作吧!”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方案,动手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制作完成后,推选代表展示模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模型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肾小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同学们,学习了新知识后,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练习题),这些题目都是围绕我们刚刚学习的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来设计的。大家认真思考,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请几位同学来回答。”展示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涵盖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肾单位的组成等知识点。在学生回答后,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认真阅读题目,思考并作答,回答问题后认真倾听老师的点评和讲解,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重点探究了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大家回忆一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肾脏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肾单位又由哪几部分构成?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重点知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肾单位的组成。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下节课进行分享。 记录作业内容。 引导学生拓展学习,了解泌尿系统相关的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关注健康的意识。
作业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储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脏内部结构:皮质、髓质、肾盂 三、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探究、直观演示、动手实践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肾单位的结构等知识。实验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抽象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时间过长,影响了后续教学进度;在讲解肾单位结构时,虽然运用了示意图,但仍有少数学生理解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更多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