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1)1.通过具体操作,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解不等式组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2.能够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一、新课导入[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能根据上图对话片段估计出这头大象的体重范围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2.若设大象的体重为x吨,请用不等式的知识分别表示上面两位同学所谈话的内容:x≥3① x<5②二、新知探究(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合作探究]问题 某工程队用每小时可抽30t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200t而不足1500t,求将污水抽完所用时间的范围.解:设用xh将污水抽完,则x同时满足不等式30x>1200,① 30x<1500.②类比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类似于方程组,把这两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归纳总结]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针对练习]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1)× (2)√ (3)× (4)√(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思考 怎样确定上面的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呢?类似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组中的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由不等式①,解得x>40.由不等式②,解得x<50.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从图容易看出,x取值的范围为40<x<50.这就是说,将污水抽完所用时间多于40h而少于50h.[归纳总结]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备注:利用数轴可以找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找到不等式组的解集.[典型例题]例1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1) (2)(3) (4)解:(1)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7;(2)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5;(3)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2.(4)原不等式组无解.[归纳总结](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典型例题]例2 解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得 x>2.解不等式②,得 x>4.如图,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可知所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D )A.x≥1 B.x≤1C.x<3 D.1≤x<32.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2,把这个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是( D )3.解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得x>.解不等式②,得x<6.把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6.五、布置作业本节课在探究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上,着重讲解结合数轴观察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感受“形”在解题上的直观和便捷.第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2)1.掌握解不等式组的步骤,能熟练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重点)2.会根据条件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重点、难点)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怎么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1)数轴法:在数轴上表示出各解集,找出公共部分.(2)口诀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二、新知探究(一)无解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典型例题]例1 解不等式组: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如图,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容易看出,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因此,这个不等式组无解.[针对训练]解不等式:解:解不等式①,得x<-6.解不等式②,得x>2.把①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所以不等式组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典型例题]例2 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的非负整数解.解:解不等式5x-17<8(x-1),得x>-3,解不等式x-5≤,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2,∴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方法总结]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解集得出待定的整数解.[针对训练]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B )A.-1 B.0 C.1 D.22.求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解:解不等式3-4x≥-1,得x≤1,解不等式x-1≥-2(x+2),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是-1、0、1.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训练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 )A.x<-1 B.x>1C.x<-1或x>1 D.无解2.不等式组1<3x-7<8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 7 .3.解不等式组:无解4.解不等式组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由①,得x≥-1.由②,得x<3.如图,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可知所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2.五、布置作业在上一节解不等式组的基础上,利用数轴解无解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且会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