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运用加法或减法解答相关应用题。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计算“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经历观察、操作、分析等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搜集、处理信息,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理解并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并掌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准确判断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从而正确选择计算方法。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足够数量的小棒、圆片等学具,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操作;准备相关练习题的纸质资料,以便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时使用。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用于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方式讲授法: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概念、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直观演示法:运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谁能来说一说?(请几位同学回答)对,用多的数减去和另一个数相同的部分,也就是: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与它相关的新知识 ——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3 个苹果,那小红有几个苹果呢?大家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二)探究新知教学例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阅读理解: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校里的问题。在一年级卫生评比中,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多得了 3 面小红旗。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这里已知的条件是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出:已知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多 3 面)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分析解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用小棒代表小红旗,先摆出一班的 12 面小红旗(让学生动手摆)。那三班比一班多 3 面,我们在摆三班的小棒时,要怎么摆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先摆出和一班同样多的 12 根小棒,再另外摆出 3 根小棒)。现在大家看看,三班的小棒可以分成几部分呀?(学生观察回答:两部分,与一班同样多的 12 面,比一班多得的 3 面)。那要求三班有多少面小红旗,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学生回答:加法)对,列式就是 12 + 3 = 15(面)。回顾反思:我们这样做对不对呢?怎么检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用三班的 15 面减去一班的 12 面,看看是不是多 3 面)。15 - 12 = 3 (面),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那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用加法解决呢?(请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因为是已知两部分数量,求总数,所以要用加法解决)。最后,我们要口答:三班得了 15 面小红旗。教学例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阅读理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问题。还是在一年级卫生评比中,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四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 面。同学们,这次已知条件又是什么呢?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已知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四班比一班少 4 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四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分析解答:同样,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先摆出一班的 12 面小红旗(学生动手摆)。因为四班比一班少 4 面,那我们在摆四班的小棒时,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一班的 12 根小棒里拿走 4 根)。现在大家观察,一班的小红旗可以分成两部分,是哪两部分呢?(学生回答:与四班同样多的面数,四班比一班少得的 4 面)。那要求四班有多少面小红旗,就是从一班的 12 面里去掉少的 4 面,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学生回答:减法)对,列式为 12 - 4 = 8(面)。回顾反思:我们来检验一下做对了没有。用一班的 12 面减去四班的 8 面,看看是不是少 4 面。12 - 8 = 4 (面),说明我们算对啦。那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用减法解决呢?(请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因为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数量,求另一部分数量,所以要用减法解决)。最后口答:四班得了 8 面小红旗。(三)课堂练习猜猜我是多少:老师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通过这几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呀?(引导学生总结: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鸭子有多少只:农场里也有数学问题。大家先想一想,这里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引导学生分析:鸭子的数量是大数,公鸡的数量是小数,17 只是相差数)。那怎么列式计算呢?(学生回答:28 + 17 = 45(只))。最后口答:鸭子有 45 只。小明投进 38 个球,小亮比小明多投进 18 个球,小亮投进了多少个球:同学们,这道题谁会做?先分析一下,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学生回答:小亮投进球的数量是大数,小明投进球的数量是小数,18 个是相差数)。那怎么列式?(38 + 18 = 56(个))。口答:小亮投进 56 个球。王叔叔的水果店进了很多水果,其中苹果有 45 箱,梨比苹果多 17 箱,橘子比苹果少 8 箱。梨有多少箱?橘子呢:这道题有点复杂啦,同学们仔细思考。先看求梨的数量,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学生回答:梨的箱数是大数,苹果的箱数是小数,17 箱是相差数)。那求梨的箱数列式为?(45 + 17 = 62(箱))。再看求橘子的数量,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相差数?(学生回答:苹果的箱数是大数,橘子的箱数是小数,8 箱是相差数)。求橘子的箱数列式为?(45 - 8 = 37(箱))。最后口答:梨有 62 箱,橘子有 37 箱。拓展提升积 35 个赞可以领一份礼品,菲菲已经积了多少个赞呢?已知菲菲再积 8 个赞就够了。同学们想一想,这里 35 个赞是什么?8 个赞是什么?要求的菲菲已积的赞数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35 个赞是总数,8 个赞是相差数,菲菲已积的赞数是小数)。那怎么列式计算呢?(学生回答:35 - 8 = 27(个))。口答:菲菲已经积了 27 个赞。(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研究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谁能来说一说,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引导学生回答:先比较谁多谁少,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非常棒!数量关系就是: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小数 = 大数 - 相差数。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轻松解决。(六)课后作业完成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仔细观察生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并且试着解决它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