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小练习(3)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内容分析 本课为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及数位位置的深化与总结。数线对自然数的理解提供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数”与“形”结合了起来。通过对数线上连续刻度的理解与掌握会加深对100以内数的理解,如: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相邻数及相邻整十数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课强调数的基本感知、符号表达能力及数位认知,处于教材体系的承上启下位置,教师应高度重视,确保学生扎实掌握,为后续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和组成,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然而,对于数位的认知和数的比较,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数位的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和讲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操作、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数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数的基本感知和符号表达能力,增强对数位的认知和理解,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任务分析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读出和写出1至100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零的正确读写,从而培养对数的基本感知和符号表达能力。2.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由十位和个位组成,并能通过拆分和组合数字来深化对数的构成的认识,提升对数的内部结构的敏感度。3.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描述一个数字在数位表中的位置,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从而增强对数位的认知和理解。4.学生能够利用数线找到与给定数字相对应的点,并能利用数线有规律的数数,以此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加深对数序的理解。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100以内数以及它的组成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100以内数以及它的组成教学资源 数字卡片(0-9)、数位表、小圆片、数学练习册、小贴纸或小奖品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关注点一、游戏导入 1. 老师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让学生大声读出数字,并尝试书写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 2. 强调数的读法规则,如“几十几”的读法,“整十数”的读法等。通过游戏快速激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记忆,锻炼读写能力。二、知识梳理 (一)数的组成练习 1. 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0-9)。 老师给出一个两位数(如“37”),学生需快速用卡片组合出该数字,并说明十位和个位分别是多少。 小组内轮流进行,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2. 数位表应用: 展示数位表,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十位和个位的位置。 老师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在数位表上指出其十位和个位的位置,并说明理由。(二)数的位置识别 数位表游戏: 1. 老师在数位表上随机放置一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该数字在数位表中的位置(十位或个位)。 2. 变换卡片位置,重复游戏,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数的位置识别。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游戏练习数的位置识别,提高数感。三、基础与提升 (一)基础性练习 题1:教材P22第1题“一共有多少个 ”。 (1)独立完成 (2)交流核对 (3)小结:从计数单位个和十的认识,过渡到数位的认识,知道个位是表示几个一的位置,十位是表示几个十的位置还知道了数的读法与写法。 2.题2:教材P22第2题“数一数,涂一涂”。 (1)独立完成 (2)交流核对 3.题3:教材P23第3题“填一填,涂一涂”。 (1)独立完成 (2)交流核对 4.题4:教材P23第4题“在图找找一找,数一数”。 (1)独立完成 (2)交流核对 (3)观察数线,你发现这一组数有什么特点? 个别学生交流汇报 (二)拓展性练习 用3个圆片在位置图可以摆几个数 1. 活动介绍: 老师向学生展示3个彩色珠子,并说明任务:使用这3个珠子,在不重复使用珠子且不考虑珠子顺序的情况下,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 2. 分组讨论与尝试: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3个珠子和一个数位表挂图。 小组内讨论如何摆放珠子以形成不同的数,并记录结果。 3. 分享与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摆出的数字,并解释摆放的理由(即十位和个位的组成)。 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促进课堂互动。 4. 总结规律: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3个珠子摆出数的规律,如当十位珠子为1时,个位珠子可以有几种选择;当十位珠子为2时,个位珠子又会有哪些变化等。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有序思考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三、 全课总结 1.全课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堂评价 最后,你觉得今天谁的表现最棒?你自己呢? 能清楚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客观地自我反思与评价。板书设计 小练习(3) 读作: 三十七 写作: 3 7 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 37=30+7课堂学习单 见附件1课后作业 题号 对应目 标编号 学维度 题目 类型 题目 难度 预计完 成时间识记 理解 运用 综合1 1、2 口述 中等 5分钟课后作业单 见附件2反思与改进附件1:学 习 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拍视频素材附件2:学 习 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算一算、连一连。看图写算式。□○□○□=□ □○□○□=□□○□○□=□在○内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10。想一想、填一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