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足迹行天下》——第11课 网络资源任我搜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网络资源任务搜》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 活动2:访问因特网 第五课《网络资源任我搜》。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操作浏览网站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来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建立学生对网络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搜索的兴趣和意识。【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尤其是当下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线上学习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因此,对该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难,以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会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已经比较频繁和多样化。3、学生差异分析学生差异不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有难度,注意以理解为主,不用深究概念。【设计思想】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人工智能正在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学生可以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设计活动,如预测在不同距离条件下,应该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出行;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多组数据,建构多维度数据集,初步运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对假期出行的交通工具、天气进行预测,贴近学生生活,并能迁移到其他更多相似的场景应用中。在感受祖国美好河山、历史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以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学目标】1、信息意识恰当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正确有效地获取信息。2、计算思维(1)提高信息筛选和提练能力;(2)能够熟练运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解决各个小问题,实现整体有效地解决“出行行程”问题;(3)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组织与分析数据,用可视化方式(纸张图表)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支撑“行程建议”的观点。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管理个人学习资源。(2)树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意识,感受应用信息科技表达观点、分享传播的优势。4、信息社会责任(1)能合理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形成一定的信息鉴别和评价能力;(2)知道上网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1)关于搜索技巧的强化与巩固; (2)明确信息获取的流程。2、教学难点(1)关于搜索的技巧; (2)关于如何找到正确的资源,以及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教学资源一个能连接上Internet的多媒体机房、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软件、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到目标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5分钟)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同学们想要去哪里旅行? 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出行想去哪里?为什么? 如果要出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发表自己的想法,产生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二、教师演示,如何进行视频搜索(5分钟) 学生观看教师操作,总结搜索步骤,发现利用有效地“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够更快地获取想要的信息。 恰当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正确有效地获取信息。三、搜索“地图”我能行(5分钟) 利用“百度地图”找一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用了哪些“关键词”,哪些词不能很好的帮助你搜索,为什么? 通过模仿教师操作,并根据总结的搜索步骤,通过地图查询自己的家住在哪里。 对“关键词”的有效性进行对比,总结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提高信息筛选和提练能力四、小组合作(15) 完成出行行程确定(地点、宣传视频、路程、天气),并给出出行建议。 教师向学生提供《出行行程建议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善表格,并给出出行建议。 学生以小组展开活动,分别对地点、宣传视频、路程、天气等情况进行搜索,根据结果,小组讨论给出出行意见,完成表格。 能够熟练运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解决各个小问题,实现整体有效地解决“出行行程”问题五、小组汇报,点评(8分钟)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组织小组间交流,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同时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小组汇报,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相互提出问题或给予意见 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组织与分析数据,用可视化方式(纸张图表)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支撑“行程建议”的观点。六、本单元总结(2分钟) 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小小足迹行天下》 ——第11课 网络资源任我搜 确定“关键词” 地点 宣传视频 选择“搜索工具” 天气 甄别“信息准确性” 路程【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说明了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主题性探究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