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两位数加减》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两位数加减》单元是数与代数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两位数加减法。2.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1.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小节。第1小节,两位数加两位数,包括不进位加法和竖式、进位加法、判断和的十位上是几;第2小节,两位数减两位数,包括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三)学生认知情况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口算20以内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二、单元目标拟定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采用多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体会算法多样化。4.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1.借助操作活动理解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2.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2022版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第一学段能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可见,运算能力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之重。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教材在建构思想和内容编排上,有以下两个特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难度增加了,为了减低难度,教材安排了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经历计算的过程,理解算理。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4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两位数加减 不进位加法和竖式 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1估计和的十位上是几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不进位加法和竖式 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估计和的十位上是几 目标:能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判断和的十位上是几,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任务一:估计和的十位上是几。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判断和的十位上是几,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 目标:能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任务一: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两位数减两位数(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教学设计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教材分析 《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是新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乘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会用竖式计算验证估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数感、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学习内容分析:能运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积极参与判断和交流的活动,能根据数与计算方法直观判断运算结果,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初步形成逻辑表达与交流的习惯。重点 掌握估算差的十位上是几的方法。难点 遇到个位上不够减的情况时,要先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 35 - 26 = 70 - 27 = 2.先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再口算。45 - 8 = 75 - 4 =师: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的关键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关键看个位是否够减。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说一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讲授新课 任务一: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课件展示:师:从题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师:要求一辆大巴车比一辆中巴车多多少个座位,其实就是求什么?师: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小结:师:在不计算的情况下,你能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吗?师:差的十位上是3,我们用竖式计算能来验证一下吧。教师随机抽学生上台展示竖式计算。师:通过验证,差的十位上是3是正确的,想一想你是如何估算差的十位上数是几的?跟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关键看个位是否够减。如果够减,差的十位上的数就是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差。如果不够减,差的十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差减1。课件出示:(2)大巴车上坐满了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其中有18名外国运动员。车上有多少名中国运动员?师:从题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师:你是如何列式解决车上有多少名中国运动员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师:你能把上面两道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生:大巴车有61个座位。小巴车25个座位。生:61比25多几?用减法。生:61-25=生:个位上1减5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十位被借1后还剩下5,5-2=3,所以差的十位上是3。学生列竖式验证。学生边展示边汇报。学生尝试说一说。生:大巴车上有61人,外国运动员有18名,司机有1名。生:先求除了外国运动员外,司机和中国运动员有多少名,再减去司机,求出中国运动员有多少名。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课堂练习 基础题:1. 70 - 37 = 49 - 25 = 86 - 68 =2.丫丫比亮亮少多少张纪念邮票?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讨论。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题:3.快递员王叔叔今天一共要送95件快递,已经送了49件,还有多少件快递没有送?拓展题 4.大熊猫回家。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板书 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如何估算差的十位上数是几的?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关键看个位是否够减。如果够减,差的十位上的数就是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差。如果不够减,差的十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两个数之差减1。 利用简洁的文字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96 - 72 = 85 - 69 = 60 - 28 = 应该填几?3.水果后面藏着几?【综合实践类作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冀教版新版一下4.2.3《两位数减两位数(估计差的十位上是几)》(教案).doc 冀教版新版一下《两位数加减》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