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08平面向量小题全面梳理与精细分类(讲义)(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08平面向量小题全面梳理与精细分类(讲义)(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8 平面向量小题全面梳理与精细分类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知识梳理·方法技巧 4
04 真题研析·精准预测 5
05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7
题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7
题型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8
题型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9
题型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夹角 11
题型五:等和线问题 12
题型六:极化恒等式 13
题型七:矩形大法 15
题型八: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 16
题型九:等差线、等商线问题 18
题型十:奔驰定理与向量四心 20
题型十一: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22
题型十二:平行四边形大法 23
重难点突破:向量对角线定理 2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和夹角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它们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被考察。这类题目经常以平面图形作为背景,来测试学生对数量积、夹角以及向量垂直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这些内容还容易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以及不等式等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作为解题的工具或手段。近年来,高考中主要围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模的最大或最小值问题,以及向量的夹角等问题进行考察。这些问题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点紧密相关,难度适中。
考点要求 目标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理解定理,掌握应用 2022年I卷第3题,5分 2025年高考中,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预计将继续成为重点考察内容,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平面图形等其他知识点相结合。考察内容将涵盖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特别是利用数量积来计算向量的夹角、模以及判断向量的垂直关系等问题。这些题目的难度可能会涵盖基础题、中档题乃至难题,并且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夹角 理解概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 I I卷第3题,5分2023年北京卷第3题,4分 2023年甲卷第4题,5分 2023年 I卷第3题,5分 2023年 I I卷第13题,5分
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 掌握范围求解,最值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2024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2023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2022年北京卷第10题,4分 2022年浙江卷第17题,4分 2022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1、平面向量的应用考向主要是平面几何问题,往往涉及角和距离,转化成平面向量的夹角、模的问题,总的思路有:
(1)坐标法:把几何图形放在适当的坐标系中,则有关点与向量就可以用坐标表示,这样就能进行相应的代数运算和向量运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2)基向量法:适当选取一组基底,沟通向量之间的联系,利用向量间的关系构造关于未知量的方程进行求解.
2、平面向量中有关范围最值问题的求解通常有两种思路:
①“形化”,即利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的最值或范围问题,然后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直接进行判断;
②“数化”,即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把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最值与值域、不等式的解集、方程有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1.(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设 ,是向量,则“”是“或”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24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其中为实数,则 ;设是线段上的动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的最小值为 .
3.(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A. B. C. D.1
4.(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则( )
A. B. C.0 D.1
5.(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正方形的边长是2,是的中点,则( )
A. B.3 C. D.5
6.(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已知向量,则( )
A. B. C. D.
7.(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A. B. C. D.
8.(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已知的半径为1,直线PA与相切于点A,直线PB与交于B,C两点,D为BC的中点,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9.(2023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在中,,,记,用表示 ;若,则的最大值为 .
10.(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则 .
题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典例1-1】如图,在中,,是的中点,若,则( )
A. B. C. D.
【典例1-2】(2024·河南商丘·三模)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且均为靠近的四等分点,CD与AE交于点,若,则( )
A. B. C. D.
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
2、用基底表示某个向量的基本方法:(1)观察各向量的位置;(2)寻找相应的三角形或多边形;(3)运用法则找关系;(4)化简结果.
【变式1-1】(2024·广东·模拟预测)已知等边的边长为1,点分别为的中点,若,则( )
A. B.
C. D.
【变式1-2】(2024·新疆·模拟预测)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在边上,,相交于点,则( )
A. B.
C. D.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满足,点为的中点,则( )

A. B. C. D.
题型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典例2-1】在中,、分别在边、上,且,,在边上(不包含端点).若,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典例2-2】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1、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已知,若,则三点共线;反之亦然.
2、两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1)若向量,,则的充要条件是;(2)若,则.
【变式2-1】如图,已知点是的重心,过点作直线分别与,两边交于,两点,设,,则的最小值为( )
A. B.4 C. D.3
【变式2-2】如图所示,中,点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若,则的最小值( )
A.1 B.3 C.5 D.8
1.已知是所在平面内一点,若均为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1 D.
题型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典例3-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为上一点,且,,则 .
【典例3-2】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1、向量的数量积:设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为,则叫做与的数量积,记作.
2、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等于的长度与在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3、设向量,,则,由此得到:
(1)若,则或.
(2)设,则A,B两点间的距离
(3)设两个非零向量,且,,则
(4)若都是非零向量,是与的夹角,则
【变式3-1】如图,在中,,,为上一点,且满足,若,,则的值为 .
【变式3-2】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O为的中点,且,.若,则 .
1.已知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的中点,连接并延长到点F.使得,则 .
题型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夹角
【典例4-1】(2024·黑龙江佳木斯·模拟预测)已知向量,满足,,,则 .
【典例4-2】(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中,,,P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则当取最大值时, .
(1)向量的夹角要求向量“共起点”,其范围为.
(2)求非零向量的夹角一般利用公式先求出夹角的余弦值,然后求夹角.也可以构造三角形,将所求夹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求解,更为直观形象.
【变式4-1】(2024·高三·重庆·期末)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 .
【变式4-2】已知平面内两个向量,,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1.平面向量满足,,若,则 .
题型五:等和线问题
【典例5-1】已知在中,点P满足,动点M在的三边及内部运动,设,则的取值范围为 .(用区间表示)
【典例5-2】如图,已知是圆上不同的三点,与交于点(点与点不重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等和线
平面内一组基底及任一向量,,若点在直线上或者在平行于的直线上,则(定值),反之也成立,我们把直线以及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称为等和线.
①当等和线恰为直线时,;
②当等和线在点和直线之间时,;
③当直线在点和等和线之间时,;
④当等和线过点时,;
⑤若两等和线关于点对称,则定值互为相反数;
【变式5-1】已知点为扇形的弧上任意一点,且,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5-2】如图所示, ,圆与分别相切于点, ,点是圆及其内部任意一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1.已知为内一点,且,点在内(不含边界),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六:极化恒等式
【典例6-1】(2024·江西·模拟预测)已知圆C的半径为2,点A满足,E,F分别是C上两个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6,24] B.[4,22] C.[6,22] D.[4,24]
【典例6-2】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圆的圆心为该正六边形的中心,圆的半径为2,圆的直径,点在正六边形的边上运动,则的最小值为( )
A.5 B.6 C.7 D.8
极化恒等式
(1)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证明:不妨设 ,则,


①②两式相加得:
(2)极化恒等式:
上面两式相减,得:————极化恒等式
①平行四边形模式:
几何意义: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表示为以这组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和对角线”与“差对角线”平方差的.
②三角形模式:(M为BD的中点)
【变式6-1】已知圆的半径为2,弦长,为圆上一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
【变式6-2】在中,,,,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最大值为 .
1.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为圆的内接正三角形,则的最小值为 .
2.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正方形边长为1,则的值为 .若在线段上有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题型七:矩形大法
【典例7-1】已知圆与,定点,A、B分别在圆和圆上,满足,则线段AB的取值范围是 .
【典例7-2】在平面内,已知,,,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矩形所在平面内任一点到其对角线端点距离的平方和相等已知点O是矩形ABCD与所在平面内任一点,证明:.
【变式7-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圆,点,M、N为圆O上两个不同的点,且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变式7-2】(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向量,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已知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大值为 .
题型八: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
【典例8-1】若,,则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典例8-2】(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点在边上,则的最小值为 .
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常用方法:
(1)定义法
第一步:利用向量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等式关系
第二步:运用基木不等式求其最值问题
第三步:得出结论
(2)坐标法
第一步 : 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坐标
第二步: 将平面向量的运算坐标化
第三步: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思想、基本不等式的思想、三角函数思想等求解
(3)基底法
第一步:利用其底转化向量
第二步:根据向量运算律化简目标
第三步: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思想、基本不等式的思想、三角函数思想等得出结论
(4)几何意义法
第一步: 先确定向量所表达的点的轨迹
第二步: 根据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列式
第三步:解得结果
【变式8-1】(2024·高三·上海·期中)在平面上,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向量,其中.则的最大值为 .
【变式8-2】设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1.已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2.已知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
题型九:等差线、等商线问题
【典例9-1】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若,则 ,的最小值为 .
【典例9-2】(多选题)给定两个单位向量,且,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则的可能取值为( )
A. B. C.2 D.0
1、如图设,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反向延长到,使,当P位于直线BE上时,一定有,若且,则有.
2、如图所示,令,若,根据等和线定理可得,所以直线OC就是一条等商线.
【变式9-1】(多选题)在中,点满足,当点在线段上(不含点)移动时,记,则( )
A. B.
C.的最小值为 D.的最小值为
【变式9-2】(2023·山西·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在中,点满足,点在线段(不含端点,)上移动,若,则 .
1.(多选题)已知中,是边的中点,动点满足,则( )
A.的值可以等于2
B.的值可以等于2
C.的值可以等于
D.的值可以等于3
题型十:奔驰定理与向量四心
【典例10-1】“奔驰定理”因其几何表示酷似奔驰的标志得来,是平面向量中一个非常优美的结论.奔驰定理与三角形四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有着神秘的关联.它的具体内容是:已知是内一点,的面积分别为,且.以下命题错误的是( )
A.若,则为的重心
B.若为的内心,则
C.若,为的外心,则
D.若为的垂心,,则
【典例10-2】平面向量中有一个非常优美的结论:已知O为内的一点,,,的面积分别为,,,则.因其几何表示酷似奔驰的标志,所以称为“奔驰定理”.已知O为的内心,三个角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则( )
A. B. C. D.
1、重心定理:①在△ABC中,若G为重心,则.
②. ③
④三角形的重心分中线两段线段长度比为2:1,且分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奔驰定理:若,则;
3、垂心定理: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故点O是的垂心,
则一定有.
,即,以此类推即可证明.
4、外心向量定理:
(1),;;
(2),,;
(3),,
5、内心定理
①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②;

【变式10-1】在平面上有及内一点O满足关系式:即称为经典的“奔驰定理”,若的三边为a,b,c,现有则O为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变式10-2】设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 是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 ,则点 是 的( )
A.重心 B.外心 C.内心 D.垂心
1.在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a,b,c,,为其外心.若外接圆半径为,且,则的值为( )
A.1 B. C.2 D.
2.已知的外心为,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则( )
A. B.50 C.25 D.
题型十一: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典例11-1】(2024·高三·上海·期中)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为圆,且圆心在两定点所确定的直线上,结合以上知识,请尝试解决如下问题:已知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
【典例11-2】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且)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B,设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当且时,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时点的轨迹是线段AB的中垂线).
【变式11-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变式11-2】(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
题型十二:平行四边形大法
【典例12-1】如图,C,D在半径为1的上,线段是的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典例12-2】半径为的两圆和圆外切于点,点是圆上一点,点是圆上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1、中线长定理
2、为空间中任意一点,由中线长定理得:
两式相减:
【变式12-1】如图,圆是半径为1的圆,,设,为圆上的任意2个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设圆,圆的半径分别为1,2,且两圆外切于点,点,分别是圆,圆上的两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重难点突破:向量对角线定理
【典例13-1】已知平行四边形,,,,与交于点,若记,,,则( )
B. C. D.
【典例13-2】如图,在圆中,若弦,弦,则的值是( )
B. C. D.
【变式13-1】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等于( )
A. B. C. D.
【变式13-2】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其中,过向点处的切线作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在中,,,,若点满足,则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8 平面向量小题全面梳理与精细分类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
03 知识梳理·方法技巧 4
04 真题研析·精准预测 5
05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13
题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13
题型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16
题型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0
题型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夹角 23
题型五:等和线问题 26
题型六:极化恒等式 31
题型七:矩形大法 36
题型八: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 41
题型九:等差线、等商线问题 46
题型十:奔驰定理与向量四心 51
题型十一: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57
题型十二:平行四边形大法 62
重难点突破:向量对角线定理 68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和夹角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它们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被考察。这类题目经常以平面图形作为背景,来测试学生对数量积、夹角以及向量垂直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这些内容还容易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以及不等式等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作为解题的工具或手段。近年来,高考中主要围绕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模的最大或最小值问题,以及向量的夹角等问题进行考察。这些问题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点紧密相关,难度适中。
考点要求 目标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理解定理,掌握应用 2022年I卷第3题,5分 2025年高考中,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预计将继续成为重点考察内容,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与平面图形等其他知识点相结合。考察内容将涵盖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特别是利用数量积来计算向量的夹角、模以及判断向量的垂直关系等问题。这些题目的难度可能会涵盖基础题、中档题乃至难题,并且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夹角 理解概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 I I卷第3题,5分2023年北京卷第3题,4分 2023年甲卷第4题,5分 2023年 I卷第3题,5分 2023年 I I卷第13题,5分
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 掌握范围求解,最值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2024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2023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2022年北京卷第10题,4分 2022年浙江卷第17题,4分 2022年天津卷第14题,5分
1、平面向量的应用考向主要是平面几何问题,往往涉及角和距离,转化成平面向量的夹角、模的问题,总的思路有:
(1)坐标法:把几何图形放在适当的坐标系中,则有关点与向量就可以用坐标表示,这样就能进行相应的代数运算和向量运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2)基向量法:适当选取一组基底,沟通向量之间的联系,利用向量间的关系构造关于未知量的方程进行求解.
2、平面向量中有关范围最值问题的求解通常有两种思路:
①“形化”,即利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的最值或范围问题,然后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直接进行判断;
②“数化”,即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把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最值与值域、不等式的解集、方程有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
1.(2024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设 ,是向量,则“”是“或”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因为,可得,即,
可知等价于,
若或,可得,即,可知必要性成立;
若,即,无法得出或,
例如,满足,但且,可知充分性不成立;
综上所述,“”是“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2.(2024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若,其中为实数,则 ;设是线段上的动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法一:因为,即,则,
可得,所以;
由题意可知:,
因为为线段上的动点,设,
则,
又因为为中点,则,
可得

又因为,可知:当时,取到最小值;
解法二:以B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可得,
因为,则,所以;
因为点在线段上,设,
且为中点,则,
可得,
则,
且,所以当时,取到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3.(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A. B. C. D.1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即,
又因为,
所以,
从而.
故选:B.
4.(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则( )
A. B. C.0 D.1
【答案】B
【解析】向量满足,
所以.
故选:B
5.(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文)真题)正方形的边长是2,是的中点,则( )
A. B.3 C. D.5
【答案】B
【解析】方法一:以为基底向量,可知,
则,
所以;
方法二: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可得,
所以;
方法三:由题意可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故选:B.
6.(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已知向量,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
则,,
所以.
故选:B.
7.(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真题)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所以,
即,即,所以.
如图,设,
由题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边上的高,
所以,
,
.
故选:D.
8.(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数学(理)真题)已知的半径为1,直线PA与相切于点A,直线PB与交于B,C两点,D为BC的中点,若,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则由题意可知:,
由勾股定理可得
当点位于直线异侧时或PB为直径时,设,
则:
,则
当时,有最大值.
当点位于直线同侧时,设,
则:

,则
当时,有最大值.
综上可得,的最大值为.
故选:A.
9.(2023年天津高考数学真题)在中,,,记,用表示 ;若,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空1:因为为的中点,则,可得,
两式相加,可得到,
即,则;
空2:因为,则,可得,
得到,
即,即.
于是.
记,
则,
在中,根据余弦定理:,
于是,
由和基本不等式,,
故,当且仅当取得等号,
则时,有最大值.
故答案为:;.
10.(202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已知向量,满足,,则 .
【答案】
【解析】法一:因为,即,
则,整理得,
又因为,即,
则,所以.
法二:设,则,
由题意可得:,则,
整理得:,即.
故答案为:.
题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典例1-1】如图,在中,,是的中点,若,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所以,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所以,
又,所以,,即.
故选:D.
【典例1-2】(2024·河南商丘·三模)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且均为靠近的四等分点,CD与AE交于点,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连接DE,
由题意可知,,所以,则,
所以,所以,
则,
故.
又,所以,则.
故选:A
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
2、用基底表示某个向量的基本方法:(1)观察各向量的位置;(2)寻找相应的三角形或多边形;(3)运用法则找关系;(4)化简结果.
【变式1-1】(2024·广东·模拟预测)已知等边的边长为1,点分别为的中点,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中,取为基底,
因为点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
所以.
故选:A.
【变式1-2】(2024·新疆·模拟预测)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在边上,,相交于点,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得:,

设,
则,
又三点共线,所以,
解得,
所以,
故选:A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满足,点为的中点,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
因为点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
故选:B.
题型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
【典例2-1】在中,、分别在边、上,且,,在边上(不包含端点).若,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在边上(不包含端点),不妨设,其中,
即,
所以,,
又因为,则,,其中、均为正数,
且有,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当时,等号成立,
故则的最小值是.
故选:A.
【典例2-2】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且,
即,由是两个不共线向量,
所以,故.
故选:C.
1、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已知,若,则三点共线;反之亦然.
2、两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1)若向量,,则的充要条件是;(2)若,则.
【变式2-1】如图,已知点是的重心,过点作直线分别与,两边交于,两点,设,,则的最小值为( )
A. B.4 C. D.3
【答案】C
【解析】
如图,延长交于点,因点是的重心,
则,①
因三点共线,则,使,
因,,代入得,,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消去即得,,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时,取得最小值,为.
故选:C.
【变式2-2】如图所示,中,点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若,则的最小值( )
A.1 B.3 C.5 D.8
【答案】D
【解析】因为点是线段的中点,则,
则,
因为三点共线,所以,
则,
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D
1.已知是所在平面内一点,若均为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1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点是的重心,
所以.
因为,所以,
综上,.
因为,所以三点共线,则,即.
因为均为正数,所以,则,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题型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典例3-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为上一点,且,,则 .
【答案】1
【解析】
如图,连接,在平行四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
则三点共线,且为的中点,所以.
过点作于点,设,
由,,
得,则.
由分别为的中点,
则,,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1.
【典例3-2】已知向量,满足,且,则 .
【答案】/0.25
【解析】由得,
两式相减得,
所以,则.
故答案为:.
1、向量的数量积:设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为,则叫做与的数量积,记作.
2、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等于的长度与在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3、设向量,,则,由此得到:
(1)若,则或.
(2)设,则A,B两点间的距离
(3)设两个非零向量,且,,则
(4)若都是非零向量,是与的夹角,则
【变式3-1】如图,在中,,,为上一点,且满足,若,,则的值为 .
【答案】1
【解析】由,可得,
又,,三点共线,
则有,
由于,所以,即,
又,
且,,,

.
故答案为:1.
【变式3-2】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O为的中点,且,.若,则 .
【答案】9
【解析】如图,在中,D为的中点,下面证明结论:.
因为D为的中点,
所以,所以①
又,所以②
①-②得,所以
因为在平面四边形中,O为的中点,且,.
所以,解得,
.
故答案为:
1.已知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的中点,连接并延长到点F.使得,则 .
【答案】2
【解析】如图:
以为基底,则,.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2
题型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夹角
【典例4-1】(2024·黑龙江佳木斯·模拟预测)已知向量,满足,,,则 .
【答案】6
【解析】由 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6
【典例4-2】(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中,,,P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则当取最大值时, .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以为坐标原点,以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
设,圆O方程为,
则,,
所以.
因为,当时,,
此时,且,,
所以,,则.
故答案为:.
(1)向量的夹角要求向量“共起点”,其范围为.
(2)求非零向量的夹角一般利用公式先求出夹角的余弦值,然后求夹角.也可以构造三角形,将所求夹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求解,更为直观形象.
【变式4-1】(2024·高三·重庆·期末)已知非零向量满足:,且,则 .
【答案】
【解析】.

,解得,
故.
故答案为:.
【变式4-2】已知平面内两个向量,,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由题意,,.
当,反向时,有,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平面向量满足,,若,则 .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
由题设有,故,
而,故,
故答案为:
题型五:等和线问题
【典例5-1】已知在中,点P满足,动点M在的三边及内部运动,设,则的取值范围为 .(用区间表示)
【答案】
【解析】
因为,所以,
整理得,所以P为的重心,
取AC的中点D,则.
因为,所以,
所以当点M在线段BP上时,取得最小值1,
当点M与C重合时,取得最大值2,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典例5-2】如图,已知是圆上不同的三点,与交于点(点与点不重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因为与交于点,所以三点共线,
所以与共线,设,则,
因为,所以,
可得=+,因为三点共线,所以,可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等和线
平面内一组基底及任一向量,,若点在直线上或者在平行于的直线上,则(定值),反之也成立,我们把直线以及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称为等和线.
①当等和线恰为直线时,;
②当等和线在点和直线之间时,;
③当直线在点和等和线之间时,;
④当等和线过点时,;
⑤若两等和线关于点对称,则定值互为相反数;
【变式5-1】已知点为扇形的弧上任意一点,且,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方法一:设圆的半径为1,由已知可设为轴的正半轴,为坐标原点,过O点作x轴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其中,其中,
由,
即,整理得,
解得,
则,
所以.
方法二:设,如图,当位于点或点时,三点共线,所以;
当点运动到的中点时,,所以
故答案为:
【变式5-2】如图所示, ,圆与分别相切于点, ,点是圆及其内部任意一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连接,则,,
因为,所以,
因为点是圆及其内部任意一点,
所以,且当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值,
当取得最大值时,以为对角线,以为邻边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则和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
所以,
所以的最大值为,
同理可求得的最小值为,
所以,
故答案为:
1.已知为内一点,且,点在内(不含边界),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设,即,
可得,
因为,
即,
整理可得,且不共线,
则,解得,
即,,
又因为点在内(不含边界),设,且,
可得,
则,
可得,可得,
且,可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题型六:极化恒等式
【典例6-1】(2024·江西·模拟预测)已知圆C的半径为2,点A满足,E,F分别是C上两个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6,24] B.[4,22] C.[6,22] D.[4,24]
【答案】C
【解析】取EF的中点M,连接CM,则,

又,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向量与共线同向时,取得最大值22;向量与共线反向时,取得最小值6,
故选:C.
【典例6-2】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圆的圆心为该正六边形的中心,圆的半径为2,圆的直径,点在正六边形的边上运动,则的最小值为( )
A.5 B.6 C.7 D.8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由正六边形的几何性质可知,,,,,,均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当点位于正六边形的顶点时,取最大值4,
当点为正六边形各边的中点时,取最小值,即,
所以.
所以,
即的最小值为8.
故选:D
极化恒等式
(1)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证明:不妨设 ,则,


①②两式相加得:
(2)极化恒等式:
上面两式相减,得:————极化恒等式
①平行四边形模式:
几何意义: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表示为以这组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和对角线”与“差对角线”平方差的.
②三角形模式:(M为BD的中点)
【变式6-1】已知圆的半径为2,弦长,为圆上一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6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因为为中点,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最大值为;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6.
【变式6-2】在中,,,,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且,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3
【解析】
如图,取中点,连接,


两式相减得

要使有最大值,则最小,
当时,,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3.
1.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为圆的内接正三角形,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5
【解析】取的中点N,连接,取其中点D,如图所示,
当正沿圆周运动时,点D在以M圆心,以为半径的小圆上运动.
由外接圆半径为1,
则,
从而.所以的最小值是,
又,,
所以,即,
所以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5.
2.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正方形边长为1,则的值为 .若在线段上有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6
【解析】由已知得正方形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不妨设为,
所以,,
则;

显然,当为的中点时,,
所以
故答案为:6;.
题型七:矩形大法
【典例7-1】已知圆与,定点,A、B分别在圆和圆上,满足,则线段AB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以为邻边作矩形,则
由得
,即,
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


【典例7-2】在平面内,已知,,,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所以四边形是矩形,
从而,因为,所以,即
矩形所在平面内任一点到其对角线端点距离的平方和相等已知点O是矩形ABCD与所在平面内任一点,证明:.
【变式7-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圆,点,M、N为圆O上两个不同的点,且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解法1:如图,因为,所以,故四边形为矩形,
设的中点为S,连接,则,
所以,
又为直角三角形,所以,故①,
设,则由①可得,
整理得:,
从而点S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显然点P在该圆内部,所以,
因为,所以 ;
解法2:如图,因为,所以,
故四边形为矩形,由矩形性质,,
所以,从而,
故Q点的轨迹是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显然点P在该圆内,所以.
故答案为: .
【变式7-2】(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向量,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
故可设,,,
则,,
因为,所以,
整理得到,即,
故的最大值为,
故选:B.
1.已知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求出向量、的夹角为,设,,,根据可求得点的轨迹方程,由的几何意义结合圆的几何性质可求得的最大值.设向量、的夹角为,,,
,,
设,,,
则,,
由可得,
整理得,即,其中点,,
所以,点在圆上,
,则,
则的几何意义为点到定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由圆的几何性质可得.
故答案为:.
题型八: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
【典例8-1】若,,则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答案】 6
【解析】,
,当且仅当时取到等号,
此时,即当时,的最大值为.
又,
且,
,当且仅当与反向时取等号.
此时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典例8-2】(2024·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点在边上,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法一:
由,,得,
所以,,则,
设,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
解法二:
由,得,
所以, ,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则,所以,
所以,,
则,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
解法三:
由,得,
所以,,,
如图,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因为点在边上,所以设,
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
故答案为:.
平面向量范围与最值问题常用方法:
(1)定义法
第一步:利用向量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等式关系
第二步:运用基木不等式求其最值问题
第三步:得出结论
(2)坐标法
第一步 : 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相应点的坐标
第二步: 将平面向量的运算坐标化
第三步: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思想、基本不等式的思想、三角函数思想等求解
(3)基底法
第一步:利用其底转化向量
第二步:根据向量运算律化简目标
第三步: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思想、基本不等式的思想、三角函数思想等得出结论
(4)几何意义法
第一步: 先确定向量所表达的点的轨迹
第二步: 根据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列式
第三步:解得结果
【变式8-1】(2024·高三·上海·期中)在平面上,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向量,其中.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解析】由题意,,,,,
则,
因为,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即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变式8-2】设向量满足,与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答案】4
【解析】如图所示,
设 因为,
所以,因为,
所以,因为 ,
所以,
所以四点共圆,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知,
即过四点的圆的直径为4,
所以的最大值等于直径4.
故答案为:4.
1.已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答案】
【解析】设,,,


且,设,
其中,,
则,
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即,时取得最小值4,
所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故答案为:
2.已知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设,,,
则则,
故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中心,长轴长的椭圆,
故短半轴:,
则.
故答案为:
题型九:等差线、等商线问题
【典例9-1】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若,则 ,的最小值为 .
【答案】 2
【解析】因为在中,,
所以,
即.
因为点在线段上移动(不含端点),所以设.
所以,对比可得.
代入,得;
代入可得,根据二次函数性质知当时,.
故答案为:
【典例9-2】(多选题)给定两个单位向量,且,点在以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则的可能取值为( )
A. B. C.2 D.0
【答案】BCD
【解析】因为给定两个单位向量,且,所以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坐标系,
因为,所以有,
,所以 ,
设,
因为,
所以有,

因为,所以,因此 ,即,
故选:BCD
1、如图设,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反向延长到,使,当P位于直线BE上时,一定有,若且,则有.
2、如图所示,令,若,根据等和线定理可得,所以直线OC就是一条等商线.
【变式9-1】(多选题)在中,点满足,当点在线段上(不含点)移动时,记,则( )
A. B.
C.的最小值为 D.的最小值为
【答案】BC
【解析】是中点,则,又点在线段上,即三点共线,设,故,.故B对A错.
,当且仅当时,即,故C对.
在上单调递减,当取最小值,故D错.
故答案为:BC
【变式9-2】(2023·山西·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在中,点满足,点在线段(不含端点,)上移动,若,则 .
【答案】3
【解析】如图,由题意得存在实数,使得.
又,
所以,
又∵,且不共线,
故由平面向量的分解的唯一性得
所以.
故答案为:3.
1.(多选题)已知中,是边的中点,动点满足,则( )
A.的值可以等于2
B.的值可以等于2
C.的值可以等于
D.的值可以等于3
【答案】AD
【解析】因为,所以,,
,则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如图也是该圆上的点.
分别以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圆方程是,
,,
,即,
所以,

可设,,
所以,
时,,A正确;
同理,B错误;

易知,所以,C错;

易知,所以,,,D正确;
故选:AD.
题型十:奔驰定理与向量四心
【典例10-1】“奔驰定理”因其几何表示酷似奔驰的标志得来,是平面向量中一个非常优美的结论.奔驰定理与三角形四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有着神秘的关联.它的具体内容是:已知是内一点,的面积分别为,且.以下命题错误的是( )
A.若,则为的重心
B.若为的内心,则
C.若,为的外心,则
D.若为的垂心,,则
【答案】C
【解析】对于A:取的中点D,连接,
由,则,
所以,
所以A,M,D三点共线,且,
设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同理可得,,所以为的重心,故A正确;
对于B:由为的内心,则可设内切圆半径为,
则有,
所以,
即,故B正确;
对于C:由为的外心,则可设的外接圆半径为,
又,
则有,
所以,


所以,故C错误;
对于D:如图,延长交于点D,延长交于点F,延长交于点E,
由为的垂心,,则,
又,则,,
设,则,
所以,即,
所以,所以,故D正确.
故选:C.
【典例10-2】平面向量中有一个非常优美的结论:已知O为内的一点,,,的面积分别为,,,则.因其几何表示酷似奔驰的标志,所以称为“奔驰定理”.已知O为的内心,三个角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
所以,
因为O为的内心,设,由题意,
则,
同理可得
所以根据“奔驰定理”有,
所以,
即,
所以,

故选:A.
1、重心定理:①在△ABC中,若G为重心,则.
②. ③
④三角形的重心分中线两段线段长度比为2:1,且分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2、奔驰定理:若,则;
3、垂心定理: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故点O是的垂心,
则一定有.
,即,以此类推即可证明.
4、外心向量定理:
(1),;;
(2),,;
(3),,
5、内心定理
①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②;

【变式10-1】在平面上有及内一点O满足关系式:即称为经典的“奔驰定理”,若的三边为a,b,c,现有则O为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B
【解析】记点O到AB、BC、CA的距离分别为,,,,因为,则,即,又因为,所以,所以点P是△ABC的内心.
故选:B
【变式10-2】设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 是 所在平面上的一点, ,则点 是 的( )
A.重心 B.外心 C.内心 D.垂心
【答案】C
【解析】因为 ,
所以 , ,
即 , ,
所以 ,

所以,,
又,
所以 , ,
所以 在 的平分线上, 在 的平分线上,
所以点 是 的内心.
故选:C.
1.在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a,b,c,,为其外心.若外接圆半径为,且,则的值为( )
A.1 B. C.2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


,,
,.
故选:B.
2.已知的外心为,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则( )
A. B.50 C.25 D.
【答案】B
【解析】由已知,令,所以是等腰三角形.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解得(负值已舍去),
所以.
设的外接圆半径为,
因为,
所以,所以.
由为等腰三角形知,
所以,即.
所以.
故选:B.
题型十一:阿波罗尼斯圆问题
【典例11-1】(2024·高三·上海·期中)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为圆,且圆心在两定点所确定的直线上,结合以上知识,请尝试解决如下问题:已知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则.
其中,则.
设满足,
故,
整理得到.
故.
当三点共线时,即BE与单位圆相切,在时,有最小值为;
又,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又注意到当时,,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则,当,即在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典例11-2】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且)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设点,由可得,整理可得,
化为标准方程可得,
因为为的中点,
所以,

记圆心为,当点为线段与圆的交点时,
取最小值,此时,,
所以,.
故答案为:.
在平面上给定两点A,B,设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当且时,点的轨迹是个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时点的轨迹是线段AB的中垂线).
【变式11-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设,,,,,
则,故C在以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如图,取点,则,,且,
因此,,故,
又,
由于,
当E,M,C三点共线且点C在线段上时,等号取到,
因此.
故选:C.
【变式11-2】(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
则,故点在以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如图:取点,则,且,
因此,所以,故,
由于,当三点共线且点在线段上时,等号取到,
因此,
故选:D
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为单位圆,、、在上,,,
在的延长线上,,为中点,为中点,在的延长线上,,
设,,为上一点,,
则,
△,

同理,

故选:A.
题型十二:平行四边形大法
【典例12-1】如图,C,D在半径为1的上,线段是的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以点O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点,,
则,,
则,
其中,
所以的最大值为: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
最小值为,
则当时,取得最小值,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典例12-2】半径为的两圆和圆外切于点,点是圆上一点,点是圆上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
【解析】设点关于点的对称点为,则点在圆上,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当且仅当、同向且、反向时,,
当时,则,所以,,
所以,,所以,,
因为,则,
故当且四边形为菱形时,,
因此,.
故答案为:.
1、中线长定理
2、为空间中任意一点,由中线长定理得:
两式相减:
【变式12-1】如图,圆是半径为1的圆,,设,为圆上的任意2个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连接,,设是线段的中点,连接,则有.
设为和的夹角.



(当即时取等)
因为,所以当时,有最小值.

(当即时取等)
当时,有最大值为3,
即有最大值3,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设圆,圆的半径分别为1,2,且两圆外切于点,点,分别是圆,圆上的两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连接分别与两圆交于,又两圆外切于点,
三点共线,连,延长交圆与,连,
分别为圆,圆的直径,

又,,
设为中点,连,
先固定,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当在同向投影最大值时为与平行的圆切线的切点,
记为图中的点,此时在投影

当且仅当,等号成立,
同理当在投影最小(在反向上)时,
为与平行的圆切线的切点,
记为图中的点,此时在投影,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数量积取值范围是.
故选:C.
重难点突破:向量对角线定理
【典例13-1】已知平行四边形,,,,与交于点,若记,,,则( )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对角线向量定理得,
所以,
而,
所以,选择C.
【典例13-2】如图,在圆中,若弦,弦,则的值是( )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由对角向量定理得
所以选D.
【变式13-1】在四边形ABCD中,,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由对角线向量定理得
=,所以选A.
【变式13-2】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其中,过向点处的切线作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连接,则

∴=,
依题意可证∽,则,即,
∵,
∴,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
∴的最大值为1
故选:B
1.在中,,,,若点满足,则 .
【答案】.
【解析】如下图所示,则可知,
∴,故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