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
6.4 实践与探索
本节课《实践与探索》是华师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的知识之后,作为本章最后一个小结,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会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解决问题.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并尊重与理解他人见解的意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但在解决不同问题时学生对解题使用方法还不能准确判断.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学生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本章基础问题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多练,多思考,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逐步形成结合具体的事例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
4.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并尊重与理解他人见解的意识.
重点: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问题.
难点: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回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说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其中什么是关键?
师生活动:采用教师问学生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进行复习,为本节课作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解决几何问题
问题1:要用20张白卡纸做长方体的包装盒,准备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侧面,另一部分做底面,已知每张白卡纸可以做2个侧面,或者3个底面.如果1个侧面和2个底面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如何分才能使做成的侧面和底面正好配套?
师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试解上面的问题,然后与你的同伴讨论、交流,探索解题进行方法.
追问:
1.本题有哪些已知量?
(1)共有白卡纸20张;
(2)一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盒底盖3个;
(3)1个盒身与2个盒底盖配成一套.
2.求什么?
用几张白卡纸做盒身?几张白卡纸做盒底盖?
3.若设用x张白卡纸做盒身,y张白卡纸做盒底盖,那么可做盒身多少个?盒底盖多少个?(2x个盒身,3y个盒底盖)
4.找出2个等量关系.
(1)用做盒身的白卡纸张数+用做盒底盖的白卡纸张数=20;
(2)由已知(3)可知盒底盖的个数应该是盒身的2倍,才能使盒身与盒底盖正好配套.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由于解为分数,所以如果不允许剪开,则只能做成16个包装盒,无法全部利用;如果允许剪开,则分法很多,例如可以将一张白卡纸一分为二,用8张半做盒身,11张半做盒底盖,可以做成盒身17个,盒底盖34个,正好配套成17个包装盒,较充分地利用了材料.
问题2: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大的长方形.小红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咳,怎么中间还留有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2 mm的小正方形!
你能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1.观察小明的拼图你能发现小长方形的长x mm与宽y mm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得)
2.再观察小红的拼图,你能写出表示小长方形的长x mm与宽y mm之间的另一个关系式吗?
(显然有)
这样就得到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8个小矩形的面积和();
大正方形的面积();
()()
因此小红拼出的大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恰好是边长为2 mm的小正方形.
师生活动:在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只要学生的方法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大胆创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并找出等量关系.
应用新知
活动二: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1:某商场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后,甲种商品加价50%、乙种商品加价40%作为标价,适逢元旦,商场举办促销活动,甲种商品打八折销售,乙种商品打八五折销售,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各1件,共付款538元,已知商场共盈利88元,求甲、乙两种商品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解:设甲种商品的进价为x元,乙种商品的进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
解得
答:甲种商品的进价为250元,乙种商品的进价为200元.
例2: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宽为48厘米的大长方形,每块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解: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厘米,宽是y厘米.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小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宽是12厘米.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
1.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居民生活用水按三档分段计价. 第一段: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A ,水价为2.91元/;第二段:每户每月用水超过A 但不超过B ,超过部分水价按3.71元/计算;第三段:每户每月用水超过B ,超过部分水价按6.11元/计算.
已知小红家上月用水20 ,并没有超过B ,缴纳水费59.80元.问:该市规定的用水标准A 是多少?小红家按第二段超量部分计费的用水量是多少?
解:,
所以小红家上月用水量超过A ,
设该市规定的用水标准A是x ,小红家按第二段超量部分计费的用水量是y .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设该市规定的用水标准A是18 ,小红家按第二段超量部分计费的用水量是2 .
2.某山区盛产一种野果,极具市场前景,一家经销公司一次收购23 t.经市场预测,若直接销售,则每吨可获利500元;若经过粗加工并包装,则每吨可获利2500元;若制成罐头出售,则每吨可获利4000元.该公司每天可粗加工并包装4 t或制罐头1.5 t.同一天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且全部原料必须不超过7天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究了三种方案:
(1)全部进行粗加工并包装;
(2)尽可能多地制作罐头,余下的直接销售;
(3)部分制作罐头,其余进行粗加工并包装,且正好7天完成。
请你探究一下,为公司做决策.
(1)全部进行粗加工并包装,
可获利(元).
(2)尽可能多地制作罐头,余下的直接销售,可获利
(元).
(3)设制作罐头x天,进行粗加工并包装y天.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此时获利(元).
因为,
所以公司应选择方案(3):安排2天制作罐头,5天进行粗加工并包装获利最大.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作答.
分析:转换后利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限时训练】
1.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减少1 cm,宽增加3 cm,可得到一个正方形,其面积比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大21 .求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分析:本题要求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可利用题中的条件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来解决,由于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少1 cm,宽增加3 cm,就可得到一个正方形,据此有相等关系“原长方形的长原长方形的宽”,而所得的正方形比原来的长方形面积大21 .据此又可以得相等关系“所得正方形的面积-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原来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10 cm,6 cm.
2.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4,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比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12 cm,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的2倍还大6 cm,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设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5x cm和4x cm,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3y cm和2y cm,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因为,0
答: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620 ,150 .
3.某纸品厂为了制作甲、乙两种长方形无盖小盒(图1),利用边角料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硬纸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图2).现用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和150张正方形硬纸片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做甲、 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
【教学说明】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几何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解:设可做甲种小盒x个,可做乙种小盒y个.根据题意可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可做甲种小盒30个可做乙种小盒60个.
归纳总结
师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怎样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实践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方案设计吧!
本节课通过师生交流,对学生的解法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和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的感受,从中体会到什么时候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时候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比较方便.再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如何从几何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