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乘方 教学设计(1)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乘方 教学设计(1)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乘方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在小学平方、立方和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基础上,本课时 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学生通过探索,理解乘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这节课承上启下,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的必备知识.
单元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且知道aa记作,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前几节课,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抽象、归纳等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数学、与人交流的经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意识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幂的运算.
教法学法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准备 提前让他们预习、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大家都见过拉面师傅拉面,一次小明看到拉面师傅拉了6次,一碗面就拉好了,你能列出算式,帮他算算这碗面共有多少根吗? 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乘方.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说出乘方运算、幂、底数、指数等概念. 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二,推进新课、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乘方的定义 做一做: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多次对折,所产生的纸的层数和对折的次数有关系吗? 如果对折n次,那么纸的层数是___2n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 ,记作 ,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三、例题讲解、掌握新知 例1 说出下列乘方的底数、指数且计算: 解: =(-4)×(-4)×(-4)=-64; =(-2)×(-2)×(-2)×(-2)=16; =0×0×0×0 × 0×0×0=0; = 强化练习: 在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在中,地属是 ,指数是 ,结果是 知识点2 乘方的符号法则 计算: 解:=10×10=100; =10×10×10=1000; =10×10×10×10=10000. 想一想: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10的几次方,幂的结果中1后面就有几个0 探究1:由题中的 (1)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这也是辨认底数的方法; (2)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探究2不计算下列各式,你能确定其结果的符号吗?从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四、根据探究,归纳总结: 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3)0的任何次幂等于零; (4)1的任何次幂等于1; (5)-1的偶次幂等于1;-1的奇次幂是-1. 五、作业布置 1.你能迅速判断下列各幂的正负嘛? 中的底数是 2 ,指数是 3 ,幂是 8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中―10叫做什么数 8叫做什么数 (—10)是正数还是负数 计算: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次幂等于零; 1的任何次幂等于1; -1的偶次幂等于1;-1的奇次幂是-1.
作 业 1.你能迅速判断下列各幂的正负嘛? 中的底数是 2 ,指数是 3 ,幂是 8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 中底数是 ,指数是 ,幂是 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中―10叫做什么数 8叫做什么数 (—10)是正数还是负数 计算: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设计我深深的感到,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才有效,才是真实的教学,通过富有创意的实践和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交往的课堂情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入手。从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以及拓展等五个方面来教学。同时教师有些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