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十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计算算理。【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掌握了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简单的分析问题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算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生动有趣的情境、直观的操作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文字的数学问题可能会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学具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核心素养】1.数感通过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以及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理解,增强数感,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运算的意义。2.运算能力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1 / 6生严谨的计算习惯和思维的准确性。3.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4.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合作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果园摘桃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果园,那里的桃子都成熟啦!(展示果园情境图)瞧,小猴子正在开心地摘桃子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呀?生 1:我看到小猴子摘下来 20 个桃子。生 2:我看到树上还剩 16 个桃子。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生: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直观地理解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再从数的组成和拆分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课件出示2 / 61.分析数量关系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出了“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这个问题,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学生思考、交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生 1:我觉得用加法计算,因为原来的桃子就是摘下来的和树上剩下的合起来的。师:你说得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谁再来说说?生 2:摘的 20 个加树上还剩的 16 个就是原来有的个数,所以用加法。师:大家都很聪明!要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摘下来的桃子数量和树上剩下的桃子数量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 20 + 16 。2.探究计算方法师:那 20 + 16 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棒,先摆 2 捆小棒表示 20,再摆 1 捆和 6 根小棒表示 16,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看看是多少。(学生动手操作)师:摆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结果是多少?生 1:我先摆 2 捆,又摆了 1 捆和 6 根,合在一起是 3 捆和 6 根,就是 36 。师:很好!那从数的组成角度想一想,20 是 2 个十,16 是 1 个十和 6 个一,2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多少呢?生 2:2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 3 个十。师:对啦,3 个十再加上 6 个一就是 36 。还有其他想法吗?生 3:我把 16 分成 10 和 6,先算 20 加 10 等于 30,再算 30 加 6 等于 36 。师:这种方法也很棒!我们可以用拆分的方法来计算。在算式上可以这样表示(板书展示拆分计算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吗?生:明白了!3 / 6二、随堂练习【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多样化练习,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巩固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形式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1.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皮球?10 +32 = 42(个)2. 一共有多少本书?25 + 20 = 45(本)3.这些苹果是卖出 20 个后剩下的,原来有多少苹果?20 + 36 = 56(个)三、课堂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呀?4 / 6生 1: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生 2:还学习了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师:大家说得都很对!在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时,我们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计算整十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也可以从数的组成或者拆分的方法来思考。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四、总结评价—拓“延伸”【设计意图: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拓展问题在本节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深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1.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情况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今天回答问题很积极,思路也很清晰,老师为你点赞!”“小组合作时大家配合得很好,继续保持哦!”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2.拓展延伸提出拓展问题: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 20 个后,又买了 18 个,现在有 35 个苹果。妈妈原来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讨论。五、作业设计【设计意图: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亲子互动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跟家长一起分享。2.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购物游戏”,比如家长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模拟购物场景,提出“原来有多少钱”“原来有多少商品”等问题并解答,采用整十数加两位数的题进行。【板书设计】整十数加两位数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求原来有多少 用加法计算例:摘下来 20 个,树上还剩 16 个算式:20 + 16 = 36(个)计算方法:5 / 6方法一:2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 3 个十,3 个十加 6 个一就是 36 。方法二:把 16 分成 10 和 620 + 10 = 3030 + 6 = 36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