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9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 教学设计-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9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 教学设计-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十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
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计算算理。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掌握了 2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具
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简单的分析问题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数
量关系和算理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生动有趣的情境、直观的操作活动比
较感兴趣,而对于纯文字的数学问题可能会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学
具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
帮助。
【核心素养】
1.数感
通过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以及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的感
知和理解,增强数感,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运算的意义。
2.运算能力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
1 / 6
生严谨的计算习惯和思维的准确性。
3.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4.合作交流能力
在小组讨论、合作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果园摘桃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自
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果园,那里的桃子都成熟啦!(展示果园情境
图)瞧,小猴子正在开心地摘桃子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呀?
生 1:我看到小猴子摘下来 20 个桃子。
生 2:我看到树上还剩 16 个桃子。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根据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两位数》
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
要用加法计算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直
观地理解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再从数的组成和拆分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多种方
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件出示
2 / 6
1.分析数量关系
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出了“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这个问题,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学生思考、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 1:我觉得用加法计算,因为原来的桃子就是摘下来的和树上剩下的合起来的。
师:你说得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谁再来说说?
生 2:摘的 20 个加树上还剩的 16 个就是原来有的个数,所以用加法。
师:大家都很聪明!要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摘下来的桃子数量和树上剩下的桃子数
量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 20 + 16 。
2.探究计算方法
师:那 20 + 16 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棒,先摆 2 捆
小棒表示 20,再摆 1 捆和 6 根小棒表示 16,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看看是多少。(学生动
手操作)
师:摆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结果是多少?
生 1:我先摆 2 捆,又摆了 1 捆和 6 根,合在一起是 3 捆和 6 根,就是 36 。
师:很好!那从数的组成角度想一想,20 是 2 个十,16 是 1 个十和 6 个一,2 个十加 1 个
十等于多少呢?
生 2:2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 3 个十。
师:对啦,3 个十再加上 6 个一就是 36 。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 3:我把 16 分成 10 和 6,先算 20 加 10 等于 30,再算 30 加 6 等于 36 。
师:这种方法也很棒!我们可以用拆分的方法来计算。在算式上可以这样表示(板书展示拆分
计算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3 / 6
二、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多样化练习,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巩固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形式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1.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皮球?
10 +32 = 42(个)
2. 一共有多少本书?
25 + 20 = 45(本)
3.这些苹果是卖出 20 个后剩下的,原来有多少苹果?
20 + 36 = 56(个)
三、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
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呀?
4 / 6
生 1: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生 2:还学习了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对!在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时,我们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
算。计算整十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也可以从数的组成或者拆分的方法来思考。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设计意图: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拓展问
题在本节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深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生的探究欲望。】
1.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小组合作情
况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今天回答问题很积极,思路也很清晰,老师为你点赞!”
“小组合作时大家配合得很好,继续保持哦!”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2.拓展延伸
提出拓展问题: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 20 个后,又买了 18 个,现在有 35 个苹果。妈妈
原来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讨论。
五、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亲子互动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跟家长一起分享。
2.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购物游戏”,比如家长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模拟购物场景,
提出“原来有多少钱”“原来有多少商品”等问题并解答,采用整十数加两位数的题进行。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两位数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求原来有多少 用加法计算
例:摘下来 20 个,树上还剩 16 个
算式:20 + 16 = 36(个)
计算方法:
5 / 6
方法一:2 个十加 1 个十等于 3 个十,3 个十加 6 个一就是 36 。
方法二:把 16 分成 10 和 6
20 + 10 = 30
30 + 6 = 36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