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引出《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老师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然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本单元尽管只有一个例题,但在编排上仍能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进入第二学段的学习,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较强,同时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运用能力还不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思维方式还处在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因此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假设法”的理解掌握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运用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历史激趣,揭示课题师:今天我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大约1500年前的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你们想了解吗?(出示情境图)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道数学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师:你们能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师:联系生活常识,题中还隐藏了什么已知条件?师:已知条件都找到了,大家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学生尝试解答。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师:解答出来了吗?师: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解答,也猜不出来。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猜出答案呢?师:是啊,数字大了就很难猜出来,那我们把数字改小些试试看。2.探究解法。(1)出示教科书P104例1。师:从题目中你们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要求鸡和兔各有几只,咱们不妨猜一猜,好吗?(2)探究列表法。师:可能的情况有很多种,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符合题意呢?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鸡和兔一共有8只,再看鸡的脚和兔的脚加起来是否等于26只脚。②师:鸡和兔一共有8只,有很多种情况,我们可以用表格一一列举出来。(出示)③展示交流。④小结:同学们真不错!像这样利用表格按顺序列出所有的情况,进而找到问题答案的方法叫做列表法。这是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板书:列表法)(3)探究假设法。①师:我们刚才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数据变大后,列举出的情况太多了,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提示:把鸡或兔的只数假设成0只,计算起来会更简单。)②师:如果从最特殊的情况出发,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一共有多少只脚?提示学生画图表示。师:为什么会多出10只脚呢?引导学生发现:每只鸡再加2只脚变成兔,10只脚需要把5只鸡变成5只兔。最后剩下的3只就是鸡。(教师动态演示)③出示学习单,同桌合作完成第2题。师:刚才边画图边思考的过程能否用算式表示出来呢?两人一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应指导。(4)假设法的简单应用。师:我们刚才用假设全是鸡的方法求得了答案,那么能否假设全是兔来解决呢?(5)教师小结。师:刚才通过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的情况,发现规律,得出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假设法。这也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三、知识运用,巩固提高1.解决“鸡兔同笼”数学趣题。(1)师: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现在能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了吗?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题呢?为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展示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2.感悟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在解决与动物有关的问题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不,四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公园里划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科书P106“练习二十四”第2题。(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准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2)学生上台展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师:同学们,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难题,却被我们四年级的同学解决了,真是不简单,我为你们感到自豪。让我们为自己今天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 学生小组内讨论,再指名汇报。鸡和兔共有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数太大了,小一些就可以试出来或者猜出来。学生进行猜想并回答。学生试着填写教科书P104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做法。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画出8个圆代表鸡,然后画出相应的脚。每只鸡2只脚,一共有16只脚,实际比假设还多出10只脚。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1: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预设2: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的计算量较大,有局限性,比较麻烦,用假设法比较好。
教学评价设计
1.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6条腿,鸡有( )只,兔有( )只。2.育英中学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晴天每天行20km,雨天每天行8km,9天共行了156km。这期间晴天有( )天,雨天有( )天。 星级评价:☆☆☆☆☆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列表法假设法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8×2=16(只) 8×4=32(只)26-16=10(只) 32-26=6(只)4-2=2(只) 4-2=2(只)兔:10÷2=5(只) 鸡:6÷2=3(只)鸡:8-5=3(只) 兔:8-3=5(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