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人教版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综合复习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复习课。通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数、读、写100以内各数并掌握了数的组成,知道了100以内各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掌握了有关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本节课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为学生提供自主总结和归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总结提炼的全过程,从中建构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丰富有层次的习题,注重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从1数到100,了解数的组成,能根据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2.进一步巩固数的读写,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规律,并能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出数的大小。3.会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在认数和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推理。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教学难点:在数学活动中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说一说第三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一项一项地进行整理和复习,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单元综合复习。 1.数数、数的组成。 师:说一说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小结:是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师:说一说10个一是几。 师:1个十是十,那么2个十、3个十……呢? 师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 师:你能从1数到99吗?谁来挑战一下呢? 2.数的读写 师:你能写出和读出下列各数吗? 师:通过读数和写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认识100 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填一填。 师:填一填,说一说100和 10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99添1是( ),它里面有( )个十。 数的顺序 师:观察下面百数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只给出一个数字,你会填吗?想一想,填一填。 5.比较大小 师:填一填,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 师: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87 31 25 小结:当两个数相差比较大时,我们用“大得多”或“小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相差不大时,我们用“大一些”或“小一些”来描述。 6.简单的加减法 师:填一填,想一想,怎么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师:填一填,想一想,怎么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生1:数数、数的组成; 生2:数的读写; 生3:认识100; 生4:数的顺序; 生5:比较大小; 生6:简单的加减法。 生: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四十六。 生: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 生:20、30…… 指生数,然后全班一起数。 生1:分别写作27、33、40。 生2:分别读作二十七、三十三、四十。 生1:相同点是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生2:不同点是写数时用数字表示,读数时用汉字表示。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所以在百位上拨1颗珠子,十位和个位不拨珠子,就是100,读作一百。 生1:99添1是100,它里面有10个十。 生2:相同点:都是用 1 和0 来表示。 生3:不同点:10 的“1”在十位上,100的“1”在百位上。 生1:每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数,右面的数比左面的数大1。 生2:每一列中相邻的两个数,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10。 生:88的左边是87,右边是89,上面是78,下面是98。 生1:42>37,23<25。 生2: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1:31 比 25 大一些;25 比 31 小一些。 生2:87 比 25 大得多;87 比 31 大得多。 生3:25 比 87 小得多;31 比 87 小得多。 生1:10+20=30,30-20=10,30-10=20。 生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加减,个位数还是0。 生1:30+2=32,32-2=30,32-30=2。 生2:几十加几就等于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就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就等于几。 本单元的知识点非常多,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重新唤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记忆。 学生通过观察读数和写数,总结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百数表的规律。环节二 综合练习 1.填一填。 (1)4个十是( ),90里面有( )个十。 (2)7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 )个一组成的。 (3)一个两位数,右边数起的第一位是2,右边数起的第二位是9,这个数是( ),再添上( )个一就是100。 2.算一算。 30 + 40 = 50 + 8 = 75- 70 = 40 + 30 = 8 + 50 = 75 - 5 = 3.连一连。 4.根据百数表,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5. 学生答案反馈: 1.(1)4个十是( 40 ),90里面有( 9 )个十。 (2)76是由( 7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 76 )个一组成的。 (3)一个两位数,右边数起的第一位是2,右边数起的第二位是9,这个数是( 92 ),再添上( 8 )个一就是100。 2. 30 + 40 = 70 50 + 8 =58 75- 70 =5 40 + 30 =70 8 + 50 =58 75 - 5 =70 3. 4. 5. 一组综合性很强的练习题,囊括了数的组成,数的顺序,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点,全面综合地考察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环节三 拓展练习 里最大能填几? 2.两名学生玩扔沙包游戏,他们各得了多少分? 3.爸爸今年38岁,妈妈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多,姑姑比爸爸小得多,爷爷比爸爸大得多,伯伯比爸爸大一些。猜一猜,他们可能各是多少岁,在年龄下面写上称呼。 学生答案反馈: 1. 得了52分;得了43分。 3. 拓展练习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生1: 我能从1数到100,知道数的组成。 生2:我知道读数和写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3:我知道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生4:我知道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合理表达两个数量的多少。 生5:我会进行有关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环节五 综合实践 把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画在一张手抄报上,到校后小组内展示。 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巩固本课所学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0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