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一下《期中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下《期中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
一年级下册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安排的整理复习课。在本节课上,我们将集中复习和巩固先前学习的内容,主要对前一阶段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整理,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方位词的使用、20以内的减法、分类、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复习,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活动作为学过知识的提示,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并针对一个单元比较重要的内容提出可供思考的问题。
1. 经历对前半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 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方位词描述周围空间物体的摆放位置,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发展运算能力。
难点:能发现并用数学语言描述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掌握分类计数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单元导图
师:同学们,数学前第三单元的学习结束,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这一阶段学习的知识内容,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学习了用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这些方位词描述周围空间或物体的摆放位置。
生2:学习了20以内的减法。
生3: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
生4:还学习了分类的知识,我能分类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
师: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四部分知识内容,大家跟着提纲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
师出示知识导图,带领学生厘清复习要点。
知识梳理
活动一:复习方位词
出示复习题1:猜一猜,说的是什么物品?
置物架的最上面一层是( ),最下面一层的最右面是( )。
师:观察图片,用学习过的方位词描述物品的摆放位置。
生:置物架一共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摆放的是电视机,中间一层摆放了一些书,最下面一层左边摆放了花,右边摆放了地球仪。
师依次出示“猜一猜”:它在电视的下面,在地球仪的左边,它是什么?
生1:可能是书、花、地球仪。
生2:它还在地球仪的左边,是花。
师:在描述置物架上的物品时,我们用到了方位词上、下、左、右,我们还学习了哪些方位词?
举例说一说,可以说一说你在教室的位置或教室里的物品摆放位置。
生1:我们还学习了表示方向的词,东、南、西、北。我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手指北,
右手指南。
生2:还学习了表示位置关系的词,前,后。教室的前面是黑板,后面是墙报。
活动二:复习分类
出示复习题2:给算式分类。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有加法、有减法。
生2:有一些算式得数是9,还有一些算式得数是10。
生3:算式背景颜色不同。
师:这些算式可以分几类?请你选择合适的标准,给这些算式分分类。
学生独自完成分类活动。师引导交流。
师:你是怎么分类的?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1:我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一类得数是9的,7 + 2 = 9,8 + 1 = 9,11-2 =9,12-3 = 9;
另一类得数是10的,8 + 2 =10,7 + 3 =10,15-5=10,13-3=10,6 + 4 =10。
师:这是把算式得数相同的放在一组的。
生2:我也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加法算式为一组,7 + 2 = 9,8 + 1 = 9,8 + 2 =10,7 + 3 =10,
6 + 4 =10;减法算式为一组,15-5=10,13-3=10,11-2 =9,12-3 = 9。
师:这是按运算形式分类的。
生3:我把相同颜色的算式放在一组,这些算式分成三组,紫色一组,粉色一组,绿色的分一组。
师:这是按算式背景颜色分类的。
师:对比一下各种标准下的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后的结果不同。
活动三:复习20以内的减法
出示复习题3。
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公交车上原来有11人,到了车站后,有2个人下了车,3个人上车。
师:说一说,车上现在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生1:2人下车,3人上车,上车的人数多,所以现在公交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多。
生2: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多,所以现在公交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多。
师:公交车上还有多少人?怎么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1:公交车上原来有11人,到站后,下去了2人,3人上车,有人下车车上人数减少,有人
上车,车上人数会增加。列算式11-2=9(人),9+3=12(人)。答:公交车上还有12人。
生2:可以列综合算式:11-2+3=12(人)
师:这是加减混合的算式,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生:计算11-2+3=?,先算11-2=9,再算9+3=12。
师:加减混合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
活动四:复习10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
出示复习题4:比一比,算一算。
45+30= 45-30=
45+ 3= 45- 3=
45+ 9= 45- 9=
师:先观察这些算式,再算一算,然后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师引导交流。
师:对比每一组算式的特点,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生1:45+30=,45+ 3=,45+ 9= 这一组都是加法,加法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45。45+30=75,
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40+30=70,再算70+5=75;45+ 3=48,这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算5+3=8,再算40+8=48;45+9=54,这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5+9=14,再算40+14=54。
师:回顾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相加满了10,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也要加1。
生2:45-30=,45-3=,45-9= 这一组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45。45-30=15,这是两位数
减整十数,先算40-30=10,再算10+5=15;45-3=42,这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加法,先算5-3=2,再算40+2=42;45-9=36,这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加法,先算15-9=6,再算30+6=36。
师:回顾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十位上的数退1后也要减1。
综合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1. 把下面每行中不同类的那个圈出来。
生:第一行足球和其它不是同类的,其它的都是动物;第二行萝卜不是同类的,其它的都是水果。
2. 先算一算,然后说一说哪些算式里的7和2可以直接计算,请说明理由。
57+2= 57+20= 57-2= 57-20=
75+2= 75+20= 75-2= 75-20=
生1:57+2=59 57+20=77 57-2=55 57-20=37
75+2=77 75+20=95 75-2=73 75-20=55
生2:57+2=,57-2=,这两个算式的7和2都在个位上,75+20=,75-20=,这两个算式的7和2都在十位上,在相同数位上的7和2可以直接计算。
3. 小红和小明一起折了24只纸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小明折了8只,小红折了几只?
师:读懂题意,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求“小红折了几只”,从他们一共折的纸船数中去掉小明折的纸船数,剩下的就是小红折的纸船数。列减法算式24-8=16(只)。
答:小红折了16只。
4.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乘客16人,到站后下去9人,又上来7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生:16-9+7=14(人)
答:现在公共汽车上有乘客14人。
拓展练习
1.想一想: 里填几。
分析:根据第一个算式,可以先算出 ,再算出 。
生:17-8=9,15-9=6, 是9, 里填15。
2.在21~50这30个数中,3出现了多少次
分析:我们可以把这30个数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21~30,第二部分31~40,第三部分41~50。
生:在21~50这30个数中,3一共出现的次数2+10+1=13(次)。
3.李叔叔把一根15米长的木料切割成每段3米的短木料,可以切割成几段?每切割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生:3+3+3+3+3=15(米)5+5+5+5=20(分钟)
答:可以切割成5段,一共需要20分钟。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怎么用方位词描述周围空间物体的摆放位置?
怎么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怎么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怎么应用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把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画在一张手抄报上,到校后小组内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