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第三单元《开会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第三单元《开会啦》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
《开会啦》
《开会啦》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开会啦”这一情境,让学生理解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的含义,熟练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数量关系,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2. 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进一步巩固 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发展运算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理解“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的含义,掌握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难点:体会加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要开一个小小的会议,大家看(展示教材主题图),你能看图讲一讲会议室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学生自主观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展开想象,讲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的故事讲得太好了,接下来我们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有11个小朋友准备开会。
生2:我发现已经有7把椅子了。
生3:我发现每人1把椅子,椅子的数量不够?
生4:提出问题:每人1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解决的问题。
探究新知
活动一:画一画,数一数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探究还缺几把椅子呢?我们一起画一画,数一数。
小组任务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小朋友和椅子,画在练习本上。
同桌之间讲一讲自己的画法和结论。
班级分享,交流想法。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小组交流。
汇报分享:
生1:我画了11个小人表示小朋友的数量,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接着画了7把椅子,发现还缺4把椅子。
师:非常棒,这位同学提到了“一一对应”,意思就是1个小朋友对应1把椅子,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缺了几把椅子。这种方法画起来很复杂,小朋友们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生2:我用○表示小朋友的数量,用△表示椅子的数量,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比△多4,所以缺4把椅子。
师:太棒了,我们的小朋友都能用符号表示出对应的关系。那我们如何列式计算这道题目呢?
活动二:想一想,列算式
师:怎样用算式来表示缺几把椅子呢?看看大家画的图,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任务要求: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算式表示的意义;
班级分享,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小组的写出的算式?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利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想7把椅子再添上几把就够11人坐了。列式为:7+( )=11,从而计算出还缺4把椅子,这里我们添上“( )”就更清楚地表示出缺的椅子的数量。
生2:我们利用减法解决这个问题,列式为11-7=4,11个小朋友需要11把椅子,现在已经有7把椅子,从11把椅子中去掉7把,剩下的就是缺少的椅子数,所以用11减去7得到缺少的椅子数。
活动三: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大家列出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算式中都用到了7,4和11。
生2:我发现用7+(4)=11和11-7=4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总结:解决“还差(缺)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即大数减小数;也可以用加法计算,即小数+(几)=大数。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教材习题】
1.每人1把,还差几把?
2.每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几个苹果?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算一算。
4.填一填。
【拓展演练】
笑笑和 11个小朋友去看电影,每人需要1张电影票,已经买了7张电影票,还差几张?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图比较?
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可以列怎样列式计算?
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