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第三单元 20以内数与减法《买文具》《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中的内容,主要通过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小动物买文具的情境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材通过多种方法展示了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如摆一摆、分一分等,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思维发展,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1. 借助买文具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借助小棒探索并掌握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经历探索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加减法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3. 运用所学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重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难点:引导学生在多种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看这是哪里呀?(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图)生:文具店。师:同学们能不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看图讲故事呢?学生自主观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展开想象,讲故事。探究新知活动一: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刚才的故事讲得太好了,那从图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生1:袋鼠妈妈有12支铅笔,15本练习本。生2:小灰兔要买9本练习本,小黄兔要买7支铅笔。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还剩几只铅笔?生2:还剩几本练习本?师:同学们太棒了,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何列式呢?学生自主观察,独立列式,交流展示。生1:我们知道了袋鼠妈妈一共有12支铅笔,小黄兔买走了7支铅笔,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2-7。生2:袋鼠妈妈一共有15本练习本,小灰兔要买9本,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5-9。师:非常棒。已知整体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用减法计算。活动二:利用小棒,探究算法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袋鼠妈妈算一算还剩几支铅笔吧。请大家拿出小棒,试着摆一摆,看看怎么算出12-7的结果。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小棒。任务要求:①利用小棒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尝试不同的方法;②同桌交流,验证结果,交流你的计算方法;③全班交流,分享不同的算法。交流分享:师: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摆的?生1:我是用小棒代替铅笔,一根一根地减,先拿走了7根,还剩下5根,所以12-7=5。师:这种方法叫做数数法。生2:我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师:这种方法叫做“破十法”。先把大数分出10,用10减小数,再把剩下的合起来。生3:我把7分成2和5,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师:这种方法叫做“平十法”。这里分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大数的个位,个位是几,就要先分出几,得到10,再减剩下的。生4:我想到了7+5=12,所以12-7=5。师:我们也可以想加法算减法,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活动三:自主计算,总结算法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解决第二个问题:还剩几本练习本?出示活动要求。①利用小棒,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②同桌交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完整的讲述出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用小棒代替练习本,一根一根地减,拿走了9根,还剩下6根,所以15-9=6。生2:我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生3:我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5=10, 再算10-4=6, 所以15-9=6。生4: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加法表里面9+6=15,所以15-9=6。师:大家看,我们一道减法算式我们就运用了多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1.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2.画一画,算一算。3.4.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拓展演练】5. 想一想,算一算。体育课上,老师组织14名同学排成一排做游戏。笑笑的左面有5个人,笑笑的右面有多少人?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减法计算?在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哪些方法?减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课后实践综合实践:当一次小老师,借助小棒,给爸爸妈妈讲讲12-7=?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