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第一单元 不超过100的数与加减法《估一估,数一数》《估一估,数一数》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学生需要会数100以内数,才能进一步拓展到对更大数量的估计和数数。同时,前期对物体分类、排序等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估数和数数过程中对物体进行整理和观察。本课教材通过让学生尝试估计纽扣的数量,引导学生探索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估算意识。学生估计数量后再进行数数活动验证估计的结果,并巩固数数的过程,包括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的顺序和数量的变化。教材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先从简单的、数量较少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估数和数数,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接着增加物体的数量和估数、数数的难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是后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比较等知识的重要基础。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经历估计数量多少和用不同方法数的过程。2.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会根据部分的数量估计整体的数量。3.积极参加估数和数数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形成数感和估算意识。重点:能用多种方法数100以内的数。难点:能较准确的估计物体的数量。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师:你能从八十八数到一百吗?学生一起数一数。生: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师:同学们上节课掌握的特别好,数的很准确。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扣子图片),猜一猜,这里有多少个扣子?学生自由回答。师:大家的答案都不同,那谁猜的比较接近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估一估、数一数,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探究新知活动一:估计较小的数。课件出示教材情境,提出学习活动要求:抓一把扣子,先估计有多少个,再实际数一数。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然后和同伴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生1:我先数出10个扣子,再看一看一把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我估计有23个。生2:我根据生活经验来估计,一把花生米大约25粒,扣子和花生米差不多大小,我估计有25个。师: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那你们刚才数的结果和你估计的结果接近吗?学生根据自己数的结果说一说。师:为什么同学们抓的一把数量有多有少?生:因为手的大小不一样,抓的松紧可能也不同。师:同学们刚才的两种方法都估计的很接近准确数量,你们都很棒,下面可以根据自己第一次估计的经验,再抓一把纽扣,估一估,数一数。学生自主活动,再次体验。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提出估数和数数的学习要求,探究估数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活动二:估计更多的数。再次提出学习活动要求:抓两把扣子,先估计有多少个,再实际数一数。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然后和同伴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生1:我两把扣子大约有6个10,所以大约有60个扣子。生2:我根据一把来估计两把,一把扣子大约25个,所以两把扣子大约有50个。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再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看谁数的有对又快。生1:我2个2个的数:二、四、六、八......生2:我5个5个的数:五、十、十五......生2:我10个10个的数:十、十五、二十......师:还有其他数的方法吗?生:还可以1个1个的数;3个3个的数。师:是的,我们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1个1个的数;也可以多个多个的数。设计意图:通过估计两把扣子的数量,再次巩固估数的方法,并探究数数的方法,发展数感。效果评价:在师生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给与点评和指导。活动三:梳理估数和数数的方法。师:结合刚才估计扣子数量的过程,说一说估计的方法。生1:借助部分估整体,根据10个的数量估计扣子中有几个十。生2:借助已有经验来估计,根据一把扣子的数量估计两把扣子的数量。师:结合刚才数扣子数量的过程,说一说数数的方法。生:可以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师小结:同学们将估数和数数的方法梳理的很清楚,你们都特别棒。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总结估数和数数的方法,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效果评价: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1.同桌数数接龙。(1)2个2个的数:从2数到50。(2)5个5个的数:从5数到70。(3)10个10个的数:从10数到100。2.数一数答:有53粒3.先估计一下,在用自己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一份有10只,大约有9个这样的一份,估计有90只。4.下面这首诗中一共有多少个汉字?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一共40个。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估计数量?如何数100以内的数?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后实践综合实践:回家抓一把黄豆,先估一估,再数一数,和爸爸妈妈分享你的实践过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给与表扬和肯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