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章 概率
10.1随机事件与概率
10.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随机事件的并、交与互斥的含义;会利用简单事件,借助并、交与互斥等事件关系准确的表示出较复杂的随机事件.
2.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随机事件的并、交运算.
3.在了解随机事件关系与运算的过程中,感受类比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重点:事件的包含、互斥、互相对立、并事件、交事件的含义.
难点:能进行随机事件的并、交运算,用简单事件表示复杂事件,能够区分互斥事件、对立事件.
(一)创设情境
从前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个随机试验中可以定义很多随机事件.这些事件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我们希望从简单事件的概率推算出复杂事件的概率,所以需要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教材设计的意图,简单明了的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授课目的,并引导学生把复杂的事件转化为简单的事件,从而引出用集合的运算表示较复杂事件,让学生了解事件关系和运算与集合运算的联系.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二)探究新知
任务1:探究事件的关系.
在掷骰子的试验中,观察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事件,
如:= “点数为”,=1,2,3,4,5,6;
= “点数为奇数”;
思考:1.你能写出事件的样本空间吗?
2.你能用集合表示下列事件吗?
=“点数为1”;=“点数为奇数”.
3.你能发现这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两个事件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小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5分钟.
答:1.样本空间
2.它们分别是和.
3.集合关系:,即.事件关系:如果事件发生,那么事件一定发生.
总结:一般地,若事件发生,则事件一定发生,我们就称事件包含事件 (或事件包含于事件),记作(或).
特别地,如果事件包含事件,事件也包含事件,即且,则称事件与事件相等,记作.
提示:
说一说: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的实例
师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5分钟.
答: .(1)已知某产品是否合格包括长度、直径两个指标,如果 表示“长度不合格”,表示“产品不合格”,则;
(2)掷一个骰子,如果 表示“出现偶数点”, 表示“出现的点数能被 2 整除”则.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通过熟悉的集合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事件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事件的包含关系,多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
任务2:探究事件的运算
探究:
在掷骰子的试验中,观察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事件,
如:=“点数为2” ;=“点数不大于3” ;=“点数为1或2”;
= “点数为2或3”;
1.你能用集合表示上面的事件吗?
2.①集合 ,,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事件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②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事件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师生活动: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5分钟.
答:1.,,
2.①集合关系: ,即. 事件关系事件关系:若事件和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则事件发生.
②集合关系:,即.
事件关系:事件和事件同时发生,相当于事件发生.
总结:一般地,事件与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或者在事件中,或者在事件中,我们称这个事件为事件与事件的并事件 (或和事件),记作(或).
下图中的绿色区域和黄色区域表示这个并事件
总结:一般地,事件与事件同时发生,这样的一个事件中的样本点既在事件中,也在事件中,我们称这样的一个事件为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 (或积事件),记作(或).
下图中的蓝色区域表示这个交事件
设计意图:类比集合的并、交运算,探究事件的和与积运算,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与积事件的含义,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任务3:探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探究:在掷骰子的试验中,观察骰子朝上面的点数,可以定义许多事件,
如:=“点数为3”, =“点数为3”,
=“点数为偶数”;= “点数为奇数”;
1.你能用集合表示上面的事件吗?
2.①集合 ,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事件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②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事件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师生活动: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5分钟.
答:1.
2.①集合关系: ,即.事件关系: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事件与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总结:一般地,如果事件与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即,则称事件与事件互斥 (或互不相容).
下图中可以表示这两个事件互斥
提示:(1)两事件互斥,两事件的交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2)两事件互斥,两事件的和事件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②集合关系: ,即.事件关系: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事件与事件两者只能发生其中之一,而且也必然发生其中之一.
总结:一般地,如果事件和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即,且,那么称事件与事件互为对立.事件的对立事件记为.
下图中可以表示这两个事件对立
提示:(1)两事件对立,两事件的交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2)两事件对立,两事件的和事件一定是必然事件.
注意: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设计意图:在集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含义,并通过对比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到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并会灵活运用.
总结:
事件的关系或运算 含义 符号表示
包含 发生导致发生
并事件(和事件) 与至少一个发生 或
交事件(积事件) 与同时发生 或B
互斥(互不相容) 与不能同时发生
互为对立 与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三)应用举例
例1 如图,由甲、乙两个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每个元件可能正常或失效.设事件 “甲元件正常”, “乙元件正常”.
(1)写出表示两个元件工作状态的样本空间;
(2)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以及它们的对立事件;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事件和事件,并说明它们的含义及关系.
解:(1)用,分别表示甲、乙两个元件的状态,则可以用表示这个并联电路的状态.以1表示元件正常,0表示元件失效,则样本空间为.
(2)根据题意,可得
,,
,.
(3),;表示电路工作正常,表示电路工作不正常;和互为对立事件.
例2 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从袋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设事件 “第一次摸到红球”, “第二次摸到红球”, “两次都摸到红球”, “两次都摸到绿球”, “两个球颜色相同”, “两个球颜色不同”.
(1)用集合的形式分别写出试验的样本空间以及上述各事件;
(2)事件与,与,与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3)事件与事件的并事件与事件有什么关系?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与事件有什么关系?
解:(1)所有的试验结果如图10.1-10所示.用数组表示可能的结果,是第一次摸到的球的标号,是第二次摸到的球的标号,则试验的样本空间

事件 “第一次摸到红球”,即或2,
于是;
事件 “第二次摸到红球”,即或2,
于是.
同理,有,,,
.
(2)因为,所以事件包含事件;
因为,所以事件与事件G互斥;
因为,,所以事件与事件互为对立事件.
(3)因为,所以事件是事件与事件的并事件;
因为,所以事件是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
例3把红、黑、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4个人,每人分得1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 )
.对立事件 不可能事件 .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以上答案都不对
分析:先判断是否可能同时发生,判断是否互斥,再看是否有一个发生,最后确定是否对立.
解: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事件“甲分得红牌”不发生时,事件“乙分得红牌”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故选.
例4 从装有3个黄球和4个蓝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不对立的事件是( )
.恰有一个黄球与恰有一个蓝球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都是黄球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都是蓝球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至少有一个蓝球
解:从装有3个黄球和4个蓝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不同的取球情况共有以下4种:
①3个球全是黄球;②2个黄球和1个蓝球;③1个黄球2个蓝球;④3个球全是蓝球.
对于,恰有一个黄球是情况③,恰有一个蓝球是情况②,
∴恰有一个黄球与恰有一个蓝球是互斥不对立的事件,故正确;
对于,至少有一个黄球是情况①②③,都是黄球是情况①,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都是黄球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错误;
对于,至少有一个黄球是情况①②③,都是蓝球是情况④,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都是蓝球是对立事件,故错误;
对于,至少有一个黄球是情况①②③,至少有一个蓝球是情况②③④,
∴至少有一个黄球与至少有一个蓝球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错误.
故选.
(四)课堂练习
1.如图,甲、乙两个元件串联构成一段电路,设“甲元件故障”,“乙元件故障”,则表示该段电路没有故障的事件为( )
. . . .
解:因甲、乙两个元件串联,线路没有故障,即甲、乙都没有故障.即事件和同时发生,即事件发生.故选:C.
2.甲、乙两个元件构成一并联电路,设E=“甲元件故障”,F=“乙元件故障”,则表示电路故障的事件为( )
. . . D.
解:因为甲、乙两个元件构成一并联电路,
所以只有当甲、乙两个元件都故障时,才造成电路故障,
所以表示电路故障的事件为.故选:B
3.掷一个骰子,下列事件:,,,,.求:
(1), ;
(2),;
(3)记是事件的对立事件,求,,,.
解:(1),,,
,.
(2),,,
,.
(3),,,,.
,,
,,,.
4.一个袋子中有大小和质地相同的4个球,其中有2个红色球(标号为1和2),2个绿色球(标号为3和4),从袋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每次摸出一个球,设事件“第一次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绿球”,“两球颜色相同”,“两球颜色不同”,则( )
A. B. C. D.
解:对于A,因“第一次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红球”,则,A不正确;
对于B,“两次都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绿球”,两个事件没有公共的基本事件,,B不正确;
对于C,“两次都摸到红球”,“两次都摸到绿球”,“两球颜色相同”,
R或G表示摸的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即,C正确;
对于D,“两球颜色相同”,“两球颜色不同”,由对立事件的定义知,D正确.
故选:CD
5.在所有考试中,小明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的成绩都是优秀或良好,随机抽取一次考试的成绩,记录小明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成绩的情况.
写出该试验的样本空间;
用集合表示下列事件:“至少有两科成绩为优秀”;“三科成绩不都相同”
解:分别用表示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则样本点表示为用表示优秀,用表示良好,则.
该试验的样本空间可表示为,用列举法表示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反复巩固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能够灵活运用.
(五)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之前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明确这节课要突破和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