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0.1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根尖结构模式图,说出根尖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结构特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分析土壤溶液浓度和根细胞液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植物根吸水的原因。(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通过分析植物的需水量和灌溉方式,培养节约用水的观念。(生命观念、态度责任)
4.通过调查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盐,了解几种主要无机盐的种类及其作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土壤溶液浓度和细胞液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植物吸水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植株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状况,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无机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植物的营养器官 【介绍】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说明了水和无机盐对作物生产至关重要。 理解水和无机盐对作物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提问“植物为什么需要水”?给学生灌输水和无机盐对于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对于植物的营养器官所输送的营养物质有大概的了解。
【提问】植物为什么需要水? 思考问题。
【展示】植物细胞、植株和吊兰的图片。 观察植物细胞、植株和吊兰的图片。
【总结】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并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 理解水对于植物体而言的重要意义。
【展示】大豆植株示意图。 叶、茎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观察大豆植株示意图。回顾旧知 通过展示植物根部的图片,加强学生对植物的根和根毛所处的位置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植物体的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功能观。
【提出问题】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思考问题。
环节二 新知探究:根部吸收水的结构特点 【展示】植物根部的图片。 观察植物根部的图片。
【介绍】植物根和根毛所处的位置。 了解植物根尖所处的位置及根毛的形态。
【总结】根尖是根的顶端至着生根毛部分的一段。
【展示】根尖结构模式图。 回忆根尖包括的四个区域 通过展示根尖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回忆根尖的结构,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正迁移,总结归纳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最强。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功能观。
【提出问题】根尖吸水的主要区域是哪个部分 思考根尖吸水的主要区域是哪里?
【介绍】根尖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吸水较少。 分析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总结成熟区吸水更多的理由。
【展示】成熟区根毛的细胞和其他细胞的对比图。
【总结】成熟区根毛的细胞扩大了吸收面积,是根尖吸水的主要区域。
环节三 新知探究:根部吸收水的外界环境 【介绍】土壤溶液浓度是影响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理解根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 让学生一次理解根细胞吸水的原因和细胞溶液浓度的定义,接着以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模式图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怎样的状态。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介绍】土壤溶液浓度是指单位土壤溶液中所含被溶解物质的量叫做该溶液的浓度。 理解土壤溶液浓度的内涵。
【展示】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的模式图。 观察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的模式图。
【提出问题】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思考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液之间的关系。
【总结】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理解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展示】糖拌西红柿和海带干的图片。 观察糖拌西红柿和海带干的图片。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后,以几个实际生产当中的例子提问学生植物所处的状态属于细胞失水还是吸水,并在学生了解植物所处的状态后,提问学生肥料是否越多越好,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很容易分析得到植物添加的肥料不宜过多,会引起“烧苗”的现象。
【提出问题】联系生活,下列属于植物的失水现象还是吸水现象? 思考糖拌西红柿和海带干属于失水还是吸水?
【总结】糖拌西红柿是失水现象,海带干是吸水现象。 将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
【展示】水稻正常生长和“烧苗”的图片。 观察水稻正常生长和“烧苗”的图片。
【提出问题】植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如果施肥过多,会对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思考施肥过多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介绍】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会导致根细胞吸水困难,甚至水分外流。植物呈枯萎状态,这就是“烧苗”现象。 理解“烧苗”的原因。
【展示】四种农作物日平均需水量图。 观察四种农作物日平均需水量图。 教师以两组表格,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水量也不同,以次培养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提出问题】同植物需水量一样吗? 思考问题。
【总结】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 理解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
【展示】一种水稻不同发育期的需水总量比较。 观察表格。
【提出问题】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一样吗? 思考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量是否相同。
【总结】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了解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介绍】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水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灌溉。 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示】喷灌和滴灌的图片。 观察喷灌和滴灌的图片。
【总结】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水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灌溉,既满足需求,又节约用水。 了解不同灌溉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条件。
环节四 新知探究: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盐 【展示】植株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图片。 观察植株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图片。 以不同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所表现出的状态为例,介绍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几种常用的无机盐及作用。让学生直观了解到适量添加无机盐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介绍】除了水,植物还需要各种无机盐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无机盐。
【介绍】多种无机盐主要通过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
【展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盐的调查分工和无机盐的种类及其主要作用调查记录表。 分析表格。
【介绍】小组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相互交流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并说明原因。 小组合作,分享调查结果并分析原因。
【展示】植物缺乏氮元素常常导致叶片黄化和叶片恢复正常的图片。 观察图片。
【介绍】氮肥主要是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理解氮肥的作用。
【总结】植物缺乏氮元素常常导致叶片黄化,添加适量的氮肥可以使叶片恢复正常。
【展示】番茄幼苗适量添加磷肥和硕果累累的图片。 观察图片。
【介绍】磷肥主要是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理解磷肥的作用。
【总结】番茄幼苗适量添加磷肥可以使得硕果累累。
【展示】甘蔗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钾肥和茎秆健壮的图片。 观察图片。
【介绍】钾肥主要是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有机物的形成和运输,使茎秆健壮。 理解钾肥的作用。
【总结】甘蔗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钾肥 可以使得茎秆健壮。
【展示】几种需要量较大的无机盐的作用的表格。 分析表格。
【总结】几种需要量较大的无机盐的作用。 复习氮磷钾肥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展示】植物叶片正常、缺少氮、磷和钾颜色变化的图片。 观察图片。 以植物缺乏不同种无机盐的颜色变化为例,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生产中,植物缺乏某些无机盐会有较为直观的外部表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介绍】植物缺乏无机盐颜色变化。 观察植物缺乏无机盐的颜色变化。
【总结】口诀:氮黄红磷褐钾 识记口诀。
【介绍】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 观察概念图。
【展示】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元素的概念图。
【总结】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无机盐和需求量较少的无机盐。 归纳总结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较大和较小的无机盐。
环节五 拓展延伸:叶面施肥 【展示】叶面施肥的图片。 观察叶面施肥的图片。 通过介绍叶面施肥,帮助学生了解到植物添加各种无机盐的方式不止有颗粒肥,还有其的施放方式,同样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提出问题】植物生长的哪些阶段需要叶面施肥? 思考问题。
【介绍】叶面施肥就是将肥料溶液直接喷洒在植物叶片表面,使植物通过叶片获得营养物质的方法。 了解叶面施肥的具体措施。
环节六 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习题。 教师总结、点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