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课时 经济生活与行程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利用方程去反映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方法的优越性.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和检验结果”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问题的数学模型.
4.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难点:发现问题中隐含的未知数,寻找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组.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复习回顾
【回顾】
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分析: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认真审题,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明确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元: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
3.列方程组: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并答: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然后作答.
设计意图:回顾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接下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探究】
如图,丝路纺织厂与 A,B两地由公路、铁路相连.这家纺织厂从A地购进一批长绒棉运回工厂,制成纺织面料运往B地.已知长绒棉的进价为3.08万元/t,纺织面料的出厂价为4.25万元/t,公路运价为0.5元/(t·km),铁路运价为0.2元/(t·km),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5200元,铁路运费16640元,那么这批纺织面料的销售额比原料费(原料费只计长绒棉的价格)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分析:
分析: 销售额与产品数量有关,原料费与原料数量有关,设购买xt长绒棉,制成yt纺织面料.根据题中数量关系填写表.
x t 长绒棉 y t 纺织面料 合计
公路运费/元
铁路运费/元
价值/元
预设:
题目所求的是销售额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为此需先解出x与y.
由上表,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销售额:4.25×320=1360(万元)=13600000元
原料费:3.08×400=1232(万元)=12320000元
运输费:5200+16640=21840元
销售额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
13600000 (12320000+21840)=1258160元.
教师活动:先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归纳:从以上探究可以看出,方程组是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问题的重要工具,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后,应进一步考虑它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得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 体育文化用品商店购进篮球和排球共20个,进价和售价如下表,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润260元.
(1) 购进篮球和排球各多少个?
(2) 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几个篮球的利润相等?
篮球 排球
进价(元/个) 80 50
售价(元/个) 95 60
分析:
(1)设购进篮球x个,购进排球y个.
等量关系:①篮球数+排球数=20
②篮球利润+排球利润=260
(2)等量关系:6个排球的利润=m个篮球的利润
解:(1) 设购进篮球x个,购进排球y个.
依题意,得
解此方程组,得
答:购进篮球12个,排球8个.
(2) 设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m个篮球的利润相等.
根据题意得:6(60-50) = (95-80) m
解得:m=4
答:销售6个排球的利润与销售4个篮球的利润相等.
例2 甲运输公司决定分别运给A市苹果10吨,B市苹果8吨,但现在仅有12吨苹果,还需从乙运输公司调用6吨. 经协商,从甲运输公司运1吨苹果到A、B两市的运费分别为50元和30元,从乙运输公司运1吨苹果到A、B两市的运费分别为80元和40元,要求总运费为840元,则应该如何进行调运?
分析:
解:设甲运输公司往A市运x吨,往B市运y吨.
根据题意,得
化简得
答:甲往A市运8吨,往B市运4吨;乙往A市运2吨,往B市运4吨.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打折前,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用了1080元.买5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用了840元.打折后,买500件A商品和500件B商品用了9600元,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
解:设A、B商品单价分别为x元、y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
不打折花费:(16+4)×500 = 10000(元)
打折少花:10000-9600 = 400(元)
答:比不打折少花400元.
2.七年级的地质兴趣小组到一座山顶进行田野调查.上山之前,20名成员各买了一张缆车票,共花费1180 元.缆车票价如右表所示,他们购买了往返票和单程票各多少张
解:设购买往返票x张,购买单程票y张.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得
答:他们购买了8张往返票,12张单程票.
3.甲地到乙地由一段上坡路与一段平路组成,一位自行车越野赛运动员在两地之间进行骑行训练,如果他保持上坡的速度为30km/h,平路的速度为40 km/h,下坡的速度为50 km/h,那么他从甲地骑到乙地需54 min,从乙地骑到甲地需 42 min.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千米
解:设甲地到乙地上坡路的路程为x千米,平路的路程为y千米.
可列方程组
解得
x+y=15+16=31(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1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