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冀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6.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
本节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利用消元思想熟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实际问题出发,利用代入消元法引入加减消元法,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方程、函数奠定了重要基础.而用加减消元法解决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方程组的基础,这将为后面解决较难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同时也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在解二元一次方程中的延伸,这一过程渗透消元思想和化归思想.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基本概念,具备了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基本能力,会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能通过分析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学生也具备了活动经验基础.通过观察、验证、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代入法的消元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1.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逐步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消元方式,体会消元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3.通过加减消元法,使学生更一步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把“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了解数学研究中把“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情景导入
问题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消元,将二元变为一元
问题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
答:变、代、求、解
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回代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
第五步:检验(口算或在草稿纸上进行笔算),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教师以复习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面的实际问题的出现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超市有两种饮料,分别是苹果汁和橙汁,在售卖时以组的形式售卖.5组苹果汁的瓶数和3组橙汁的瓶数共有16瓶.2组苹果汁的瓶数比3组橙汁的瓶数少2瓶.一组苹果汁和一组橙汁各多少瓶?
请尝试使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程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
答:设一组苹果汁有x瓶,一组橙汁有y瓶.
根据题意得,
由①得,
将③代入②得,
解得y=2,
把y=2代入③,得x=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答:一组苹果汁有2瓶,一组橙汁有2瓶.
一起探究
问题3:
(1)观察上述方程组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
(2)能否用学过的知识消去y
(3)将方程①和②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会消去一个未知数吗?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加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2分钟.
规则:1.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 +2分;2.正确回答 +2分
答:(1)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2)方法一:由①得③,
将③代入②得.
方法二:由①得3y=16-5x④,
将④代入②得2x-(16-5x)=-2.
(3)可以.①+②,得,即7x=14.
利用等式的性质,①式的左边+②式的左边=①式的右边+②式的右边.
做一做:尝试使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组.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2分钟.
答:
②-①,得,
即2x=10,得x=5,
把x=5代入③,得y=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追问: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求出x吗?
答:能. ①-②,得,即-2x=-10,x=5.
归纳: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采用将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
相加或相减的方法“消元”较简便.
主要步骤:第一步:加减,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元;
第二步: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
第三步:写解,写出原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巩固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讲解加减法做铺垫.
问题4:如何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直接加减是否可以?为什么?
(2)能否将方程进行变形,使得两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
(3)变形后是否可以加减的方法消元解方程组吗?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2分钟.
规则:1.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 +2分;2.正确回答 +2分
答:(1)不可以.两个未知数的系数不互为相反数,也不相等,无法直接相加或相减消去未知量.
(2)
将②×2,变形为4x+6y=8,变形后y的系数相同
将②×,变形为,变形后x的系数相同
(3)解:②×2,得4x+6y=8③,
①-③,得(5x+6y)-(4x+6y)=7-8,得x=-1,
把x=-1代入②,得-2+3y=4,y=2.
所以,原方程组得解为.
归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或进行适当变形后再相加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问题5:(1)上面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如何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请归纳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
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5分钟.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待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可选代表总结,教师补充.
规则:1.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 +2分;2.正确回答 +2分;3.补充质疑 +2分.
答:(1)
(2) 第一步:变形,将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为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第二步:加减,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元;
第三步: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
第四步:写解,写出原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归纳结论,更加深刻的理解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应用举例
例1 用加减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2)
答:(1)
①-②,得y=2,
把y=2代入①,得3x+4=7,得x=1,
所以,原方程组得解为.
(2) ,
,得,
将代入,得,
方程组的解为.
例2 用加减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2)
答:(1)
①×2,得4a+2b = 6,③
③-②,得3a=-6,解得a=-2.
把a=-2代入①式,得2×(-2)+b=3,
解得b= 7.
因此原方程组的解是
追问:如果先消去a应如何解?会与上述结果一致吗?
②×2,得2a+4b = 24,③
③-①,得3b=21,解得b=7.
把b=7代入②式,得a+2×7=12,解得a=-2.
因此原方程组的解是
(2) ,
,得,
将代入,得,
方程组的解为.
例3 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与互为相反数,


得,,
把代入得,,
解得,

故选D.
设计意图:在对如何使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渐进的两个例题,进一步进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巩固练习.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课堂练习
1. 观察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最适合采用加减消元法求解的是( )
A. B. C. D.
答:用代入消元法比较好,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加法消元比较好,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用代入消元法比较好,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代入消元法比较好,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总结:当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适合使用加减消元解方程组.
2.用加减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1),
①+②,得,,
①-②,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2)
①×2,得,③
②-③,得,.
将代入①,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3)
①+②,得,.
将代入①,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4)
①×2,得,③
②+③,得,,
将代入①,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3. 若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满足,则整数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
得:,
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满足,

解得:,
的最小整数值为,
故选C.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答: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或进行适当变形后再相加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新知,加深印象.
课堂检测
1. 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适合用哪种方法消元( )
A. 代入法 B. 加减法
C. 代入法、加减法都可以 D. 以上都不对
答:
,得,消去了未知数,即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适合用加减法消元,故选B.
2.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列方法中无法消元的是( )
A. B. C. D.
答:A.可以消去,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B.可以消去,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C.可以消去,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无法消元,故此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加减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 (2)
答:(1),
得:,即,
把代入得:,
则方程组的解为.
(2) ,
得:,
解得:,
把代入得:,
则方程组的解为.
4. 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
得:,即,
将代入得:,即,
将,代入得:,
解得:.
故选B.
5. 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把代入方程组得:,
①+②得,3a=4,即,
把代入①,得,
解得:,
所以,
故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恰当地应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作业:请你根据生活实例,编一道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并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
本节课教学的是用消元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整节课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代入消元法延伸至加减消元法.同学们从探究活动中体会消元法,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把方程组的问题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加减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基本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活动,积累探索经验,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提问,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