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整式的乘法8.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1课时 幂的乘方本节课《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幂的乘方运算与积的乘方运算. 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 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出“式”的运算法则.此外,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方程、函数等数学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其实就是以上知识的结合.同时,学生也具备了活动经验基础,充分利用学习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观察、验证、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到转化的作用,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的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原有知识也得到扩充和发展,使得学生学习层次和深度得到不断能提高.1.掌握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述该性质.2.能熟练的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经历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式通性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4.通过类比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重点:掌握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难点:能熟练的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幂的乘方法则的探究过程.情景导入问题1:(1)什么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什么?(2)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答:(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如:2×2×2=n个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n是正整数)设计意图:教师以复习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面的实际问题的出现做好铺垫埋下伏笔.问题2: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用B表示.一般用 KB(千字节)、MB(兆字节)或 GB(吉字节)作为存储容量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GB=MB,1MB=KB,1KB=B.1GB=KB,那么1GB= B?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答:.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入,增强趣味性,方便学生理解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一起探究问题3:(1)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表示为 ;(2)根据同底数幂乘方的性质, .(3)根据前两个问题,能得到什么结论?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2分钟.规则:1.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 +2分;2.正确回答 +2分;3.补充质疑 +2分答:(1)(2)(3)问题4:根据前面得出的规则进行填空.(1) 表示3个相乘,.(2) 表示4个相乘,.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问题.答:(1)6;(2)12.追问:观察上面各式中幂指数之间的关系,猜想:若m,n是正整数,则 .答:.归纳:事实上,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对于正整数m,n,有n个n个m(m,n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问题5: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区别是什么?又有什么联系?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每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讨论时间2分钟.规则:1.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 +2分;2.正确回答 +2分答:区别:(1)幂的乘方是几个相同的幂的积,其结果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同底数幂相乘,其结果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联系:(1)幂的乘方可以转化为同底数幂相乘,如;(2)当指数相同的两个同底数幂相乘时,可以转化为幂的乘方,如.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运用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归纳结论,更加深刻的理解幂的乘方.应用举例例1 计算:(1);(2) ;(3) .答:(1) .(2) .(3) .例2 计算:(1);(2).答:(1) .(2) .注意:先算乘方,再算乘法.例3 计算:(1);(2) ;(3).答:(1) ;(2) ;(3) .设计意图:在对幂的乘方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渐进的三个例题,加深对幂的乘方的理解和运用,正确掌握并使用幂的乘方的法则.课堂练习1. 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改正过来.(1);(2);(3);(4)(m,n是正整数).答:(1)不正确,应为;(2)不正确,应为;(3)不正确,应为;(4)正确.2. 计算:(1);(2);(3);(4);(5);(6).答:(1);(2);(3);(4);(5);(6).3. 我们知道. 还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请说出你这样表示的依据.答:,依据是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4. (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3)若为正整数,且,求的值.答:(1) ,,.故答案为.归纳:公式(m,n是正整数)可以逆用,即(2)故答案为.(3)原式.因为,所以原式.归纳:公式(m,n是正整数)可以逆用,即.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答: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新知,加深印象.课堂检测1. 计算:;;;.答:原式.原式.原式.原式.2. 计算:..答:..原式.3. 式子与的正确判断是( )A. 当为偶数时,这两个式子互为相反数 B. 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C. 当为奇数时,它们互为相反数 D. 为偶数时它们相等答:令,则,∴当为奇数时,它们相等.令,则,∴当为偶数时它们互为相反数.故选A.4. 已知,,则( )A. B. C. D.答:,,.故选D.5.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C. D.答:;.,则.故选A.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恰当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实践作业:某工厂要做一个半径为103厘米的球形储液器,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是球的半径,取3),这种储液器的容积是多少?本节课教学的是幂的乘方.在整节课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自己探究出幂的乘方运算法则,既得到了新的知识,也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理清了知识脉络.让学生经历探索活动,积累探索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提问,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