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平面内两条直线
4.3 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经历观察、测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的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性质的探索及对性质的理解.
难点:能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了8个角(简称三线八角).
可以指出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
预设:同位角:∠1和∠5,∠3和∠7,∠2和∠6,∠4和∠8;
内错角:∠3和∠6,∠4和∠5;同旁内角:∠3和∠5,∠4和∠6.
思考:若AB∥CD,这8个角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的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探究】
如图,已知AB∥CD.
(1) 图中有几对同位角?
(2) 比较其中一对同位角的大小,由此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预设: (1)4对;(2)∠END=72°,∠EMB=72°.
猜想: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证明猜想:
如图,设 AB//CD,直线EF 与 直线AB,CD 分别相交于 M,N 两点.则∠EMB和∠END是一对同位角,分别记为∠α和∠β.
移动后,点M的对应点是点N,
射线ME的像是射线NE,
直线AB的像是直线CD,
射线MB的像是射线ND,
∠α的像是∠β. 根据平移的知识得,∠α =∠β
【思考】
若AB与CD不平行,则∠α与∠β还会相等吗
预设:不相等,如图:
因为 ∠β+∠M=∠α,所以 ∠α ≠∠β.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归纳.
归纳: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几何语言:
因为 AB∥CD(已知)
所以 ∠1=∠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同位角并测量比较大小,从而猜想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并验证猜想.
【思考】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如图,已知AB∥CD,那么∠1与∠2相等吗
证明:因为 AB∥CD,
所以∠1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2 =∠4 (对顶角相等),
所以∠1 =∠2 (等量代换).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归纳.
归纳:
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几何语言:
因为 AB∥CD(已知)
所以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设计意图:由同位角相等,推理出内错角相等,从而获得平行线的性质2.
【议一议】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如图,已知AB∥CD,那么∠1与∠3 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证明:因为 AB∥CD,
所以∠1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3 +∠4 = 180°,
所以∠1 +∠3 = 180° (等量代换).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归纳.
归纳: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语言:
因为 AB∥CD(已知)
所以 ∠1+∠3 =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设计意图:由同位角相等,推理出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获得平行线的性质3.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1 如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AB∥CD,∠1 =100°,试求∠3的度数.
解:因为 AB∥CD,
所以∠1 =∠2 = 100°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2 +∠3 = 180°,
所以∠3 = 180° -∠2 = 180° - 100° = 80°.
【做一做】
在例 1 中,分别用平行线的性质 2 和性质 3 求出∠3 的度数.
性质2:
因为 AB∥CD,
所以∠1 =∠4 = 10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3 +∠4 = 180°,
所以∠3 = 180° -∠4 = 180° - 100° = 80°.
性质3:
因为 AB∥CD,
所以∠5 =180°-∠1 = 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因为∠3 =∠5 (对顶角相等)
所以∠3 = 80°(等量代换).
例2 如图,AD∥BC,∠B = ∠D,试问∠A 与∠C 相等吗?为什么?
解 :因为 AD∥BC,
所以∠A +∠B = 180°
∠D +∠C = 180°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又因为∠B =∠D (已知),
所以∠A =∠C.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尝试性解答,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规范地写出解答过程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在于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环节四 巩固新知
【随堂练习】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填空:
(1)如图,因为AB∥CD,所以∠1=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因为AB∥CD,所以∠D=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如图,AB∥CD∥EF, BC∥ED, ∠B = 70°,求∠C,∠D 和 ∠E 的度数.
解: 因为AB∥CD, ∠B = 70°,
所以 ∠C =∠B = 7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因为 BC∥ED,
所以 ∠C + ∠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 ∠D =180°- 70°=110°
因为 CD∥EF,
所以 ∠E =∠D = 11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AB∥CD,∠1 = 105°. 求∠2,∠3,∠4 的度数.
解 :因为 AB∥CD, ∠1 = 105°,
所以∠2 =∠1 = 105°(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所以∠3 =180°-∠1=75°(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4 =∠1 = 105°(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4. 如图,已知AB∥CD,AP 平分∠BAC,CP 平分∠ACD,∠1+∠2=90°吗?
解:因为 AB∥CD,
所以∠BAC+ ∠ACD =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因为AP平分∠BAC,CP平分∠ACD,
所以∠1 =∠BAC,∠2 =∠ACD,
所以∠1+ ∠2 =∠BAC +∠ACD=×180°=90°.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