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整式的乘法8.5乘法公式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构建学生代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化归、换元、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再创造性,是构建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技能的重要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弄错某些项的符号及漏项等问题,学生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困难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的理解.本节课关注学生对公式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引入—形式—理解—应用—深化”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本质和应用.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能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平方差公式2.能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在解题过程中增强符号感和提高推理能力.3.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4.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推导平方差公式,准确应用公式,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抽象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难点:对公式中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情境导入活动一: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小明的父亲在自家院子里圈一块长方形的地,准备种植一种新品种黄瓜,测得它的长为10.3米,宽为9.7米.小明的父亲让他算算这块地的面积,小明脱口而出99.91平方米!他父亲惊讶的问:“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小明自豪的说:“我利用了一个刚学过的数学公式而已.”你知道他用了什么公式吗?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增强趣味性,方便学生理解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一起探究活动二:复习回顾.如何计算多项式乘多项式?设计意图:回顾旧知,通过复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方法,为后边平方差公式的得出做好铺垫.活动三:探索平方差公式在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其结果也很特殊.由多项式的乘法,得.两个二项式相乘,运算结果一般应有四项.如果两个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与相乘,那么运算结果是否也是特殊形式的多项式呢 做一做:计算下面的多项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 (x+1) (x 1)(2)(a+2)(a 2)(3) (2x+1)(2x 1)(4) (a+b)(a b)师生活动:四名学生板演,其他人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在学生正确解答之后继续提出问题:在上面四个式子中,两个因式之间有怎样的特征?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发现.等号前:都是两个数的和乘这两个数的差等号后:都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发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试着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得出:(a+b)(a b)=.师生共同完善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用字母表示为:(a+b)(a b)=.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追加思考,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活动四:深化理解平方差公式思考:你能从几何的角度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解释吗?如图,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1)两个图形(着色部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你结合图形对平方差公式(a+b)(a b)=进行解释.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点评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在计算操作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面积的计算,进一步验证上面的规律,使学生真正经历这一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做一做: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算式 与平方差公式 中a对应的项 与平方差公式 中b对应的项 写成“”的形式 计算结果(m+2)(m-2)(2m+3)(2m-3)(x+2y)(-x+2y)(1+3y)(1-3y)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运算,强调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举例例1 计算:(1) ; (2); (3) .分析:在(1)中,可以把2x看成a,y看成b,即(1)(2x+y)(2x y)=.(a+b) (a b) = .解:(1).(2).(3)方法总结:平方差公式的运用:①看:看是否可以用公式②找:找相同项和相反项③套:套用公式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例题,3名学生板演,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教师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小组加分.设计意图:通过例1,让学生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正确掌握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方法.例2. 计算:(1) (2x+3)(2x 3) (x+2)(x 2) ; (2) 102×98..解:(1) (2x+3)(2x 3) (x+2)(x 2)(2)方法总结:平方差公式中的a与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还可以是具体的数,运用公式做题时关键分清哪个数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个数相当于公式中的b,不能混淆.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之后作答.设计意图:借助此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方差公式中a,b的含义,它们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思考:你知道“情境”中的小明用了什么公式来计算菜地的面积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作答.解:10.3×9.7=(10+0.3)(10 0.3)= =100 0.09=99.91(平方米).设计意图:与情境中的问题呼应,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并学会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1.计算:(1); (2);(3); (4)解:(1);(2);(3);(4).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998×1002; (2)48×52+37×43.解:(1)998×1002=(1000 2)×(1000+2)==1000000-4=999996.(2)48×52+37×43=(50 2)×(50+2)+(40 3)×(40+3)==2500-4+1600-9=4087.3.先化简,再求值.(1) .其中,x=-1.(2) .其中,x=2,y=-1.解:(2)4.(1)用简便方法计算:19×21= ; 29×31= ; 39×41= ; 49×51=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解:(1)(2)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以致用,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说说你的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改正过来.(1).(2) .(3) .解:(1)不正确.应为:.(2)不正确.应为:.(3)不正确.应为:.2.计算:(1); (2) ;(3); (4) .解:(1).(2).(3).(4).3.(1)已知,求的值.(2)已知=3,求的值.解:(1)(2)总结:平方差公式:(a+b)(a b)=;可逆用(a+b)(a b).4.说明:两个相邻偶数的平方差一定是4的倍数.解:——公式的逆用实践作业:你还能用其它图形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请动手试一试吧.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代数学知识方面应用最广泛的公式,也是学生代数运算的基础公式,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其重要性,所以公式的教学要求很高,需要每一名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在学生熟练掌握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后,发现平方差公式,由找规律得出公式的猜想,再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几何面积验证方法,来验证公式猜想的正确性,从而由代数探究及几何论证来得出平方差公式,得出公式后再来实际应用.教学设计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几何意义说明平方差方式的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会一些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并体会到数学证明的灵巧间法与和谐美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活动也是必要的.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并积极地进行交流,使活动有序进行,我始终以平等、欣赏、尊重的态度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