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大得多,大一些》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大得多,大一些》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4)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西南师大版
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大得多,大一些》
《大得多,大一些》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和直观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大得多”“大一些”等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概念,让学生能根据数的大小差异,用怡当的语言进行表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对数的感知更加细腻和精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描述中,更加敏锐地感知数的大小差异,提升数学直觉和数学洞察力。通过用数学语言表达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理解“大得多”“大一些”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具体情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掌握估计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计意识。
重点:理解“大得多、大一些”的含义,并能准确运用其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选择“大得多”“大一些”来描述数的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请你比较大小,在○里填“>”或“<”。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数的大小比较吧。
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大得多,大一些”描述数量的大小关系
观察下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红球比黄球多
生2:蓝球比黄球多
师:红球和蓝球都比黄球多,怎样描述更准确呢?
在图中标出黄球、蓝球、红球的数量,然后比一比这几个数之间的距离。
生1:22离20近,22比20大一些。
生2:48离20远,48比20大得多。
师:22比20呢?你能像刚才一样用词与描述吗?
生:20离22近,20比22小一些。
师:20比48呢?
生:20比48小得多。
活动二:猜数游戏
师:猜数游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数据比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探索“大得多,大一些”的含义,加深对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教材习题】
1.连一连。
3.说一说,填一填。
(1)人数多于40人的班有( )。
(2)人数少于40人的班有( )。
(3)根据4个班的人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各说一句话。
(4)把4个班的人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在下面的□里。
3.读一读,填一填。
我今年7岁,姐姐10岁。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5岁。爷爷和奶奶身体都很健康,爷爷今年满70岁,奶奶今年66岁了。
(1)( )最小,( )最大。( )和( )年龄接近。
(2)( )比( )大得多。( )比( )小一些。
4..动物乐园。(连线)
5.小军有58本图画书。
小明可能有多少本图画书?(画“√”)小亮可能有多少本图画书?(画“○”)。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大得多”“大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大得多,小得多表示相差很大
大一些,小一些表示相差不大
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尝试用“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的词语来形容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给与表扬和肯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