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挖红薯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挖红薯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挖红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及体会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喜欢的“挖红薯 ”的生活情境,运用操作、画图等多种方法解决“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 ”的问题,丰富学生对等号意义及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以解决“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 ”的问题为主线, 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问题 1 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的红薯多。问题 2 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为了实现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让学生发现妹妹再挖 2 个,就和哥哥挖的红薯的数量一样多,可以得到3+2 和 5 的数量是相等的,“= ”是左右两边数量相等的数学表达。问题 3 在解决问题 2 的基础上,以“你能看懂吗 ”的方式呈现了奇思思考的过程,体会等量关系的传递性,为学生感受数学运算背后的原理积累经验,同时体会用数学算式表达实际问题的一般性和简洁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小学生的入学适应期,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他们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是学习数学内容的基础,他们喜欢的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体会了加法、减法及“=”的意义,能借助操作或画图,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初步感悟数量相等(一样多)和不等(较少、较多)关系,掌握了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建立了加法模型与减法模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哥哥和妹妹一起挖红薯”的生活情境,体会“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可以怎样解决,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直观地建立对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理解。“相等”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表达数量关系之间或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具体是用“=”连接起来。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号,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等号表示相等关系,帮助学生把对等号的认识从代表“结果”发展到表示“两边数量一样多”,感悟数的两个基本关系以及大小关系的传递性,为后续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代数基本事实做好铺垫。本节课以解决“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的问题为主线,设计了层层递进的3个活动。
【教学目标】
1. 结合挖红薯的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多样化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的含义,初步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多角度解决问题,并有根据地思考并能解释验证自己的想法,初步发展推理意识。
3.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画示意图多种方式理解等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量相等 ”了解等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到了,地里的红薯成熟啦。播放哥哥和妹妹一起去挖红薯的视频。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挖了多少个。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比一比,谁挖的红薯多(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哥哥挖了 5 个红薯,妹妹挖了 3 个红薯)
师:哥哥和妹妹谁挖的 多?
学生完成活动一:用圆片代替红薯摆一摆,比一比。
师追问:为什么哥哥挖的红薯多呢 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预设:用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知道了哥哥挖的红薯多。
师:多几个呢?
预设:多2个,用5-3=2个。
小结:我们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知道了哥哥挖的红薯多,比妹妹多2个。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2.妹妹想和哥哥的红薯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师:妹妹想和哥哥挖的红薯一样多,一样多什么意思呢?
预设:一样多的意思就是哥哥的红薯数量等于妹妹的红薯数量。
师:妹妹想和哥哥的 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活动二:
1.摆一摆或画一画使妹妹的红薯数量和哥哥的红薯数量一样多。
2.并列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活动二。找3名学生在上台展示。
全班交流。
方法一:添加。妹妹再挖2个红薯就和哥哥的一样多,3+2=5。3表示妹妹原来有3个红薯,加2表示妹妹再挖2个红薯,就等于哥哥的5个红薯。
方法二:去掉。哥哥拿走2个就和妹妹一样多,5-2=3。5表示哥哥原来有5个红薯,减2表示去掉2个红薯,就等于妹妹的3个红薯。
方法三:重新分配。哥哥分给妹妹 1 个,哥哥剩余数量5-1=4,妹妹的数量3+1=4,4=4,他们的数量相等。
这道算式如果学生写不出来可由教师引出来,5-1=3+1。谁能看懂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5表示本来哥哥的红薯数量,减1表示减少一个分给妹妹,3表示原本妹妹的红薯数量,加1表示哥哥分给妹妹一个,等号左边表示后来哥哥的红薯数量,等号右边表示后来妹妹的红薯数量,用等号连起来表示两个数量相等。
小结:等号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结果,还能表示相等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减去掉和重新分配的方法让数量变得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摆一摆,动手画一画,写算式等不同的方法,理解“=”所表示的相等关系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妹妹再折几个就和哥哥的一样多?
“相等 ”密码箱
智慧老人有一个神奇的密码箱,只要用一个等号两边相等的式子,就能打开密码箱。
(1)淘气想要打开这个密码箱,他写了一个式子,□里应该填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3=□+2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打开密码箱。。
7=( )+4 4+5=( )+4 6+1=( )+2
思考题: 说一说,填一填。
拓展延伸:
1.填一填。
(1)1+9 = 2+( )= 3+( )= ( )+( )
(2)9 - 3 = 8 -( )=( )-( )
2.淘气有10颗糖果,给了笑笑2颗后,两人同样多,笑笑原来有多少颗糖果?画一画,写一写。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等号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结果,还能表示相等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去掉和重新分配的方法让数量变得相等。
五、作业
哥哥有4颗糖,妹妹有8颗糖,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的糖果数量一样多?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课堂能让学生通过学具猜一猜,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如何让哥哥和妹妹的红薯数量变得相等的过程。
不足:1.在比较红薯数量多少时有些浪费时间,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应该让学生说了即可,把时间放在重难点内容上。
2.在体会等号的意义时,体会不是很深刻,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等号可以表示两个相等的量。
3.课堂讲解时要更有激情,注意语气的高低起伏。
4.拓展如何重新分配时应该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