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2节 DNA的结构DNA是肺炎链球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RNA是TMV的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更多实验证据更多实验证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转化因子是什么温故知新结构 功能在确信DNA是遗传物质之后,人们更迫切的想知道: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答案就隐藏在DNA的结构中新知导入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作中关村的标志。——不朽的 双螺旋DNA雅典奥运会(2004年)开幕式经典场景20世纪30-40年代:化学和遗传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 DNA的化学元素组成: C、H、O、N、P 。2. DNA是由 4种脱氧核苷酸 连接成的长链,且具备稳定的直径(2nm)回顾: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1′2′3′4′5′脱氧核苷酸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3. 4种脱氧核苷酸含有4种碱基: A、G、C、T 。ATC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考:这些脱氧核苷酸是如何连接成DNA长链的呢?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_连接的。磷酸二酯键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AACA思考: DNA是由几条链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呢?1. 主要建立者:1953年 沃森和克里克晚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结构模型前的最后一次合影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克里克:物理学家,对X射线晶体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原理。沃森: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1951年11月,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M.Wilkins)和同事富兰克林(R.E.Franklin)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M.WilkinsR.E.Franklin“X”形意味着DNA分子是呈螺旋的,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2.建立过程: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是螺旋结构双螺旋?三螺旋?搭建的多种模型都被否定沃森和克里克推测出DNA分子呈螺旋形的。他们先后建构了多种不同双螺旋、三螺旋模型。2.建立过程: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碱基组成 碱基比例 A G C T A/T G/C (A+G)/(T+C) (A+T)/(G+C)人 30.9 19.9 19.8 29.4 1.05 1.01 1.03 1.52鸡 28.8 20.5 21.5 29.2 0.99 0.95 0.97 1.38海胆 32.8 17.7 17.3 32.1 1.02 1.02 1.02 1.85酵母菌 31.3 18.7 17.1 32.9 0.95 1.09 1.00 1.79大肠杆菌 24.7 26 25.7 23.6 1.05 1.01 1.03 0.93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查哥夫法则: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胞嘧啶(C)的量。2.建立过程:1952年,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01富兰克林发现,将DNA晶体翻180度获得的X射线衍射图仍然是一样的。沃森与克里克认为:DNA两条链是反向排列的。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①A-T与G-C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②能够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③模型与X射线衍射照片比较,模型与基于照片推算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相符。沃森和克里克尝构建了将碱基安排在双螺旋的内部,脱氧核糖—磷酸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的模型。2.建立过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发表,引起极大的轰动。1962,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威尔金斯克里克沃森2.建立过程:平面结构:CTTGACAGDNA双螺旋结构:讨论: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那些启示?③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①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②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碰撞中获得的;思考 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例1..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结构模型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电子显微镜图像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DNA分子中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B课堂检测二DNA的结构GAGGCCCTATCCTGGAG二. DNA的结构特点①:DNA是由两条链组成,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1. DNA的结构特点:链数方向结构反向平行两条脱氧核苷酸链5'3'3'5'OCH2OHH磷酸碱基3′2′HH1′4′5′HH游离的磷酸基团,称作5′-端一个羟基(—OH),称作3′-端一条:5’→3’; 另一条:3’→5’双螺旋结构5'3'5'3'磷酸二酯键GAGGCCCTATCCTGGAG外侧内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特点②: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5'-磷酸二酯键CTTGACAG碱基对配对规律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配对氢键特点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ATGC1. DNA的结构特点: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即含G、C碱基对比例越大,结构越稳定。知识拓展:氢键单链中相邻碱基:互补链中相邻碱基:数量关系①每个DNA的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②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结合力越强。——G和C的含量越多,DNA的结构就越稳定。③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位置关系通过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连接通过氢键相连总结:DNA双螺旋结构5'3'5'3'GAAACCGAGTTTCGGTC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总结:DNA双螺旋结构氢键ATATTAGGGCCATC碱基对五种元素:C、H、O、N、P四种碱基:A、T、C、G三种物质:两条长链: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氢键关系:A=T G≡C2.DNA的结构特性:①稳定性①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TTGACAG二. DNA的结构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TTGACAG②特异性2.DNA的结构特性:二. DNA的结构人的遗传信息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DNA中。两个随机个体具有相同DNA序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应用DNA指纹技术时,首先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再经过一系列步骤,最后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科学 技术 社会碱基对的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CTTGACAG③多样性问题4: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碱基配对方式有4种:A—T、T—A、G—C、C—G。请同学们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44000种类数目A与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DNA的结构特性:二. DNA的结构123456789101.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用文字填出1—10的名称。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氢键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5612345678109GTCA课堂检测一个DNA片段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X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X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双链DNA分子中,相邻碱基通过碱基相连。根据图中左边链的序列:5’-TGCAGTC-3‘,写出互补链的序列。3’-ACGTCAG-5’课堂检测(1)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电子显微照片。( )(2)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 )(3)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均与2个脱氧核糖连接。( )(4)DNA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部是碱基。 ( )(5)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 )(6)DNA中的氢键数目和碱基数目一定相等。( )×××√√×P53[例1]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代表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A. 可能代表A、T、C、U四种含氮碱基B.两个○可用别针(代表共价键)连接,以形成DNA的侧链C.别针(代表共价键)应连接在一个核苷酸的 和另一个核苷酸的○上D.如果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别位于链的两侧,则两个模型方向相同P54[例2] 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一个含2 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000种D.人体内控制β 珠蛋白合成的基因由1 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 700种D解析 每种DNA(基因)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因此β 珠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一定的。P54三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如图DNA分子中一条链为1链,另一条链为2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54(1)分析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数量关系A1=________、T1=________、G1=________、C1=________。(3)拓展数量关系①A1+A2=________;G1+G2=________。即:双链中A=____,G=____,A+G=_______=______=________=1/2(A+G+T+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2A2C2G2T1+T2C1+C2TCT+CA+CT+G规律一: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一半。例1: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A和G不互补,A+G=T+C=50%则A=50%-23%=27%(2)A1+T1=________;G1+C1=_________。A2+T2G2+C2A1+T1/G1+C1 = A2+T2/G2+C2=A1+T1+A2+T2/G1+C1+G2+C2同理:A+TA+T+G+C==(G1+C1)%(G2 +C2)%==A1+T1A1+T1+G1+C1A2+T2A2+T2+G2+C2规律二: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简记为“补则等”。例2: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0.4 0.4互为倒数A1+G1T1 +C1T2 +C2A2 +G2=A1+C1T1 +G1T2 +G2A2 +C2=若1链:(A1+G1) / (T1+C1)=b,则2链:(A2+G2) / (T2+C2)=1/b;若1链:(A1+T1) / (G1+C1)=a,则2链:(A2+T2) / (G2+C2)=a;A1+T1=________;G1+C1=_________。A2+T2G2+C2规律三: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简记为“不补则倒”。在双链中为常数1.双链中:A1+G1+A2+G2 / T1+C1+T2+C2= 1例3: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与互补链互为倒数:2.5在双链中为常数:1规律五:某种碱基在双链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它在每一条单链中所占比例和的一半。(5)三. 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例3]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A∶T∶G∶C=1∶2∶3∶4B.该DNA分子共有腺嘌呤60个C.该DNA分子共有鸟嘌呤160个D.其中一条链中(A+T)/(G+C)=3/7,另一条链中(A+T)/(G+C)=7/3BP54[例4] 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为( )A.26% B.24%C.14% D.11%AP54解答DNA分子中有关碱基计算题目的“三步曲”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