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课《Panda 翻跟头》教学设计课题 Panda 翻跟头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上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在调试程序时主动发现运动参数规律,理解数据正负值对角色方向的影响,建立数据与行为的关联认知。计算思维:通过数学计算推导旋转角度与圈数关系,运用重复执行积木实现动作分解和循环控制,构建流程优化逻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自主改编熊猫程序为丝路主题,替换月牙泉背景与骆驼角色,添加方言对话完成本土化创意表达。信息社会责任:使用甘肃文化素材时主动标注来源,遵守数字资源版权规范,践行信息伦理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事件触发→等待控制→运动执行的积木拼接逻辑,完成角色翻跟头/行走的连贯动作流程。理解旋转角度(90°→45°)与步数正负值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计算推导循环次数(360÷45=8)。将熊猫程序改编为骆驼行:替换月牙泉背景、双峰骆驼角色、方言对话,实现文化主题创新。教学难点 调试中发现"移动-50步"使骆驼前进,需建立负数与运动方向的抽象关联(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将重复动作(如3次翻跟头)转化为循环执行积木,需精确计算次数避免动作缺失或冗余。在添加甘肃文化素材(如鸣沙山图片)时,需指导学生正确标注来源,形成版权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聚焦我的角色 Panda 还没动起来呢!别着急,我们现在就让Panda动起来,开始足球场训练吧!播放视频《顺序结构》。 思考讨论怎么让角色动起来。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了解顺序结构。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编写 Panda 翻跟头程序1、单击“角色”选项卡,单击“角色面板”的“Panda”图标,将“事件”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2、将“控制”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在执行积木下面。3、将“运动”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在等待积木下面,把“15”改为“90”。4、将第二步和第三步重复做3次。单击“绿旗”执行按钮,运行程序。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就是像排队一样,一个接一个按顺序做事情的程序写法。它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你只要按顺序写下要做的事情,电脑就会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一步一步照着做。二、想一想在刚才编好的程序中,为什么要加等待积木呢?去掉等待积木,再运行程序看一看。等待的原因计算机执行命令的速度极快(每秒百万次操作),如果不加等待积木,所有动作会在瞬间完成。 你只能看到最终状态(角色移动后的终点),无法观察到移动过程。试一试,如果旋转的度数改为45度,需要旋转几次,Panda才能转一圈。转一圈为360°,所以需要360/45需要8次才能转一圈。三、编写 Panda 换造型和颜色的程序Panda 在翻跟头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它需要改变一下造型。它使了好大的劲,所以脸的颜色都变了,我们快来看一看。单击角色面板的“造型”按钮,打开“图形编辑器”,会发现 Panda有两种造型。在Panda翻跟头的过程中选用Panda的第二种造型。1、单击“角色”面板下的 按钮,切换到积木区和代码区。2、将“外观”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在costume1 造型第一个“右转 90度”积木下面,并单击“costume1”下拉菜单在弹出菜单中单击“costume2”。3、将“外观”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拼接在“换成 costume2 造型”积木下面,把“25”改变为“-25”4、在程序末尾,再次拼接“外观”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其后拼接 积木,使 Panda的造型和颜色恢复。程序代码如图所示。完成后单击“绿旗”执行按钮,运行程序。四、添加舞台背景1、单击“背景”选项卡,单击添加背景素材,打开背景库对话框,在背景库中选择“学校”类别,单击“Football field1”背景素材,单击“确定”,舞台背景添加完成。2、单击“造型”按钮,打开“图形编辑器”新添加的舞台背景显示在左侧背景列表中。单击背景列表中“backdrop1”缩略图,单击图标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删除默认背景。五、添加背景音乐Panda 在足球场上翻跟头,再有点背景音乐就更好了。现在就动手为翻跟头的 Panda 加上背景音乐吧!在“背景”面板单击“声音”按钮,打开“声音编辑器”。单击左下角“添加声音”按钮,打开“声音库”对话框。在搜索栏输入“Hip Hop”,找到“Hip Hop”文件后单击缩略图,单击“确定”按钮,添加的声音会增加到声音列表中。六、提示添加音乐时要像给它找个"家"——如果是背景音乐就放在舞台背景里,这样写程序时电脑才能在这个"家"里找到它并播放出来哦!七、添加背景音乐1、单击“背景”面板中的关闭按钮,切换到代码区。将“事件” 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2、将“声音”积木类型下的 积木拖放到代码区前一个积木后面。单击“pop”下拉菜单,选择“Hip Hop”文件。单击“绿旗”执行按钮,运行程序。3、单击菜单栏“文件”中的“另存为”菜单,以“Panda 翻跟头”命名,并保存作品。八、练一练1、给Panda换一个草地的背景。2、导入音乐“循环”类型中的“Drum Funky”音乐,添加背景音乐的代码。3、给 Panda 编写你喜欢的动作程序,让 Panda 动起来。4、给你之前制作的英语小故事配上背景和背景音乐。九、丝路骆驼行上传 “鸣沙山月牙泉” 背景图片,删除熊猫 → 添加 “双峰骆驼”。编写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负数才能使得骆驼在屏幕上向前进!骆驼走5步后说“你好!” 一、编写 Panda 翻跟头程序跟着老师编写Panda翻跟头程序,使用“事件”、“控制”和“运动”积木。二、想一想城市去掉等待积木观察效果,再修改旋转度数为45度,计算并验证Panda旋转一圈所需次数。三、编写 Panda 换造型和颜色的程序尝试编写程序,在Panda翻跟头期间动态改变造型和颜色,并观察效果。五、添加背景音乐在“背景”面板中选择“Hip Hop”音乐作为Panda翻跟头的背景音乐。六、提示通过实验调整背景音乐与其他声音效果的平衡。七、添加背景音乐在代码区添加“事件”积木和“声音”积木,选择“Hip Hop”作为背景音乐。八、练一练完成练习题。九、丝路骆驼行修改程序使得骆驼走一步播放一次“Grunt”音乐。 一、编写 Panda 翻跟头程序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积木拼接和自定义声音选择,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二、想一想帮助学生理解等待积木的作用,并掌握如果应用数学逻辑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三、编写 Panda 换引导学生掌握造型和颜色的程序,学习动作编排和色彩逻辑的编程实现,提高实践能力。五、添加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掌握通过音乐增强程序的氛围的方法,提升用户体验。六、提示培养学生的音效处理能力,提升项目整体协调性。七、添加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掌握背景音乐的编程方法,学会如何实现与动作的同步播放。八、练一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动手能力、编程能力。九、丝路骆驼行通过拓展任务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课堂小结 Panda 翻跟头1、了解翻跟头实现方法2、认识程序的顺序结构3、熟悉颜色与背景设置4、掌握背景音乐的添加5、完成课题练习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1、将熊猫翻跟头程序中的「右转90度」改为 「左转45度」,并调整循环次数使熊猫完整转一圈。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