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苏教版期末复习图形的认识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并能对图形进行剪拼。进一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图片。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并能对其进行剪拼。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图片。3.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重点: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平面图形,并能对其进行剪拼。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图片。复习导图师:同学们,本学期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来复习一下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师: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复习吧。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知识梳理活动一: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二)师:你能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吗?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自由说一说。生: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师:分别剪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纸片,再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生1: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能拼成长方形。生2: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生3: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能对图形进行剪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活动二:观察物体(一)师:想一想,连一连。说说你有哪些发现?出示例题。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生1:生2: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生3:要认识一个物体,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师:你总结的很好!师:一列动车进站时,摄影师连续拍摄了下面三张照片,你能按时间顺序给这三张照片编号吗?生:2、3、1。师:说说你是怎样排序的?生:动车离得越远,看上去越小;离得越近,看上去越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顾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能够熟练的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进一步掌握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图片的方法。效果评价:生生之间评价,教师及时给与肯定和指导。综合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1.照样子折、剪、拼,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2.右边每个图案中各有几个?你能在图中找到学过的不同图形吗?3.芳芳看花车从面前经过,按时间顺序给下面三幅图编号。4.下面右边的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填序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拓展练习1.国庆节到了,小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山。小华走在最前面,妈妈走在最后面。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写在下面的( )中。2.数一数,填一填。3.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4块,请你在下面画一画,比比谁的方法多。设计意图:本环节考察的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你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如何按时间上顺序给拍到的照片排序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堂评价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设计意图: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课后实践综合实践:画一张关于图形与几何的手抄报,并与同伴相互分享。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