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综合实践《设计教室装饰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下综合实践《设计教室装饰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设计教室装饰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充满兴趣,在学前阶段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对色彩丰富、多样的装饰图兴趣浓厚。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简单图形的认识,能辩别长方形、正方形等,部分学生还能发现装饰图中图形的重复排列。但因年龄小,观察易忽略细节,规律时难以用语言难确表述,他们的空间观念初步萌芽,对于图形在空间中的布局感知较浅。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有序思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2022版)课标要求:“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设计教室装饰图”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装饰图,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在编排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探作等活动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表达规律。
活动一“装饰中的奥秘”,以“为了开展班会,我们需要布署教室,该怎样装饰?”为主驱动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物体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现实世界中存在有规律的事物,然后让学生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表示规律,感受用符号表示规律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活动二“设计装饰图”,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在设计时需要思考装饰什么地方,用哪些物品装饰,如何将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如何呈现在设计图纸上。
活动三“装饰图展示会”,引导学生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清晰表达装饰图中运用了哪些规律,规律是否丰富,如何基于同伴的建议反思、改进自己的作品。再回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重复”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结合“设计教室装饰图”的活动,经历发现和表示重复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体会简单的规律。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表示,初步发展符号意识。
2.经历发现规律、表示规律的过程,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并说明自己的设计理由,能在生活中找到“重复”的规律,初步发展应用意识。
3.能在活动中乐于合作,大胆发言,认真倾听、思考,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简单的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装饰图中的规律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是小小观察员——装饰图中的奥秘
(一)情境引入,呈现主题。
1.我们计划开展一次有趣的班会,在班会前需要布置教室,该怎么装饰呢 ”
(可以选择装饰画,花束,气球这些来装扮;可在在墙上挂装饰画,也可以在讲台,门窗上装饰;……)
2.同学们,我们在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可以先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的图案进行装饰。观察这些装饰图(网络材料),你有什么发现?
是的,很多装饰都是运用重复规律设计的,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我们也可以利用 “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首先,现在我们就一起探究装饰图中里的秘密。
【直入主题,抛出真实问题,情境图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发现规律,表示规律
1. 呈现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装饰图,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吗
活动要求:
(1)独立观察,从图中发现了哪些规律?
(2)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些规律,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3)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发现了什么规律,怎样表示的)。
(4)时间:8分钟
学习单一:
装饰物 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写一写、画一画)
2.汇报:刚才同学们自己思考,同时与小伙伴一起商量了,谁愿意试着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预设:(1)我发现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两面长方形旗子、一面三角形旗子……我是用图形表示的,长方形表示长方形的旗子,三角形表示三角形的旗子。所以我画的是两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再两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这多样的排列规律。
(2)我发现灯笼的悬挂是有规律的,一盏大灯笼,一盏小灯笼,一盏大灯笼,一盏小灯笼……我用数字2表示大灯笼,1表示小灯笼”,所以我写的是一个2,一个1,一个2,一个1,这样排列的。
(3)花盆的摆放是有规律的,两盆绿色的,两盆红色的,两盆绿色的,两盆红色……我是用文字来表示的,绿绿红红……
(4)柱子上的气球也是有规律的,两排黄球,一排红球,两排黄球,一排红球……我是用符号来表示的……
3. 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设:它们都是有重复出现的规律。)
4. 如果让你继续表示这些规律,你能知道下一个或者下一排是什么吗?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预设:如果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大灯笼,因为……
5.观察同学们想到的表示规律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同学们特别会观察,会用图形、数字、符号等比较简单的方式表示,这样更加高效,简洁。
【设计意图:活动中学生尝试表示规律,能用数字、图形等数学符号简洁、清楚地表示生活中的规律,落实学科任务,达成学科目标。】
(三)明确任务,铺垫准备。
1.还记得我们的任务吗?(利用 “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
2.同学们找到了装饰图中的奥秘,发现规律、表示规律。下节课同学们该做什么呢?
(预设:我们应该设计装饰图,为装饰教室做好准备)
3.下节课就运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
活动二:我是小小设计师——设计教室装饰图
(一)直入主题,明确任务。
还记得我们的任务吗?(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重复的现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装饰中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开始动手实践了。
你们觉得在动手设计前,先要做哪些准备呢?
预设:想装饰教室的哪里?用什么装饰?颜色怎么搭配?
同学们你们想装饰教室的什么位置呢?需要哪些物品呢?(黑板、窗户、门、墙壁等,用品可以是灯笼、气球、剪纸、彩旗等)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
下面我们就分小组完成任务,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
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你想装饰教室的什么地方?用什么物品?这些物品怎样“重复”排列? 做好小组分工,互相交流想法,完成小组分工表。
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教室设计图,为展示汇报做好准备。
时间:25分钟。
学习单二:
小组成员 装饰位置 所需物品 表示规律
学习单三:
请同学们尽量在这节课内完成自己的设计,并保留好设计的作品,为下节课作全班展示和分享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用核心问题引导的方式,提示学生要完成本节课的任务,需要思考并解决哪几个问题。同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活动三:我是小小展示师——装饰图展示会
(一)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1. 经过了两节课的活动,每个小组都设计了教室装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各小组的设计。
2. 组织展示活动
活动要求:
介绍小组作品,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
各小组介绍自己的设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
根据“装饰物丰富吗?”“是否清晰介绍了装饰图中运用了哪些规律?”进行评价。
介绍完成后,对其他小组的介绍给出“五星”评价。
小组名称 装饰物品是否丰富 清晰介绍装饰物的重复规律 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介绍自己设计的教室装饰图,感受“重复”的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在生活中找到“重复”的规律,借助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听取建议,改进设计。
1.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不错,那现在你们听了其他小组的分享,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怎样改进你的装饰图?
预设:
(1)我们小组的装饰物排列方式比较单一,可以设计不同的排列方式,让规律更丰富一些。
(2)我们小组选用的装饰物比较少,可以更加丰富,会使装饰图更加美观。
(3)我们小组的装饰图还可以更加有创新性,跟别人的有些不同。
(4)我们小组的装饰图颜色比较单一,还要丰富一下色彩。
2. 生活中有很多“重复”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说一说吗
预设:
(1)今天是星期五,再过7天以后还是星期五。
(2)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重复。
(3)我们的属相是每12年重复一次。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寻找规律,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体会重复的美,规律的美,符号的美,将本课习得的新知拓展到课外。】
自我评价
1.今天在展示活动的过程中,你的表现怎样呢?小组内的小伙伴的表现怎样呢?我们要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2.大家都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请你根据自己的表现涂红五角星。
评分规则:非常满意:
满 意:
比较满意:
一 般:
有待提升:
3.为五星学生颁发“小小讲师”证书
设计教室装饰图 班级: 姓名:
自评 伙伴评 教师评
能运用“重复”的规律设计教室装饰图
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积累活动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