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第四单元 两位数加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减》单元起始课。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学生只要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多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就可以迁移,所以本单元的加减计算是多位数加减计算的核心和生长点。教材呈现少年合唱团在舞台上演唱的情景,给出“女生有23名,男生有22名”的数据信息,提出“少年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并给出加法算式后,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教材以学生交流个性化算法的方式给出两种口算方法,然后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结论。本节课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学习的,新的知识点是竖式计算。教材呈现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转化成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分步计算的方法,同时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为接下来学习竖式做准备。教材内容体现了让学生理解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和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3.获取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感受算法的多样化。重点: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难点: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复习导入师出示口算: 42+7= 32+20= 41+8= 40+11=50+20= 70+15 = 9+50= 70+20=师:仔细观察算式,说一说这些算式的特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生1:42+7=,41+8=,9+50=,这些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我们计算时先把两位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计算的结果加整十数。生2:50+20=,70+20=这两道算式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口算时想着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得几个十。生3:32+20=,40+11=,70+15 =,这三道算式是两位加整十数,计算的方法是先将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按照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方法计算就行。师:同学们概括总结得很完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加法计算相关的数学知识。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出示教材情境图1。师:同学们,咱们学校有一支非常出色的少年合唱队,他们为我们学校争得了很多的荣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合唱团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合唱团女生有23名,男生有22名。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一说。生1: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名?生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名?生3: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前两个问题随学生的提问解答)师:计算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生: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是把合唱队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合并在一起,所以列加法算式:23+22=师: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加法计算,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最后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写出算法。师:你是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生1:我这样口算:先把23和22都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步计算,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3+2=5,再算整十数加整十数20+20=40,最后将两次计算的结果合并加运算40+5=45。师:这是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转化成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分三步口算的。生2: 我这样算:先把22拆分成20和2,然后分步计算,先算23+20=43,再算43+2=45。师:这也是用转化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按照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分两步计算的。活动二:探索竖式计算师:我们可以用转换的思路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可以结合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计算这种类型的加法。出示计数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道理,为接下来的竖式计算做准备。师:怎样在计数器上拨数表现23+22呢?同桌为一小组试一试。小组活动:1. 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表现23+22。2. 用数学的方式记录计数器计算23+22的过程和结果。3. 相互之间说一说、比一比。师:你在计数器上怎样拨数表现23+22呢?请演示一下并说一说。(学生演示,先拨23,再拨22。)生:先拨23,23是2个十3个一,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3,23加上22,就是在23上再合并22,在计数器上再拨22,在计数器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2。现在计数器表现的数是合并后的结果45,也就上23+22=45。师:同意吗?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生1:我们是用竖式记录计数器计算23+22=45的过程和结果的。师展示学生的记录方法。十位 个位2 32 24 5生:在计数器上先拨23,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3,23加上22,在计数器上再拨22,十位上拨2,个位上拨2。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计算的结果45。我们可以对应计算器计算的过程用竖式记录。师:你的记录方式很合理,竖式可以表达计数器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日常计算时,我们可以在心里模拟计数器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板书演示竖式写法。(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老师书写过程)2 3+2 24 5师:笔算加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试着笔算,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后迁移出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计数器计算过渡到竖式计算,让学生自主找算法、悟算理,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清了算理,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练一练1. 25+43= 64+23= 17+82= 56+41=2 5 6 4 1 7 5 6+ 4 3 + 2 3 + 8 2 + 4 1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小明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师: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怎么计算?生:列式32+27=59(页),因为求“小明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就是将小明两天看的页数合并在一起,所以列加法计算。3. 34+21= 36+62= 45+14=24+32= 53+26= 62+35=4.问题研究:先用1,2,3,4,5 中的任意两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再做加法 ,如12+21=3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理解:题里的“任意”是什么意思?生:从这5个数中任选2个数组成两个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顺序相反。学生独立写算式计算。12+21=33 13+31=44 14+41=55 15+51=6623+32=55 24+42=66 25+52=7734+43=77 35+53=8845+54=99师:观察算式和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些算式和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字相同。拓展演练:找规律:独立思考,找出每组数的规律,将图形里缺的数填出来。生1:31+7=38,20+45=65,第一行的规律是右边的数加下边的数等于左边的数。10加50等于60,所以第一行缺的数是50。生2:26+3+40+30=99,14+4+30+20=68,第二行的规律是四周的4个数相加得中间的数。2+20+10=32,32加5等于37,第二行缺的数是5。设计意图: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生: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课后实践综合实践: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和家长说一说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几种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发现,找一找生活中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解决的问题,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应用提炼所学数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