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西南师大版第七单元 总复习数与代数本节课是复习课,数与代数领域是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它是在一年级上册 20 以内进位加法基础上的进一步运算拓展,为后续更复杂的计算打基础;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能在认数和比较大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推理等方面,让学生系统认识较大数;第四单元“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与第六单元“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从不同类型的加减法运算,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构建完整的 100 以内加减法运算体系。( 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各数的读、写,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正确运用“大(小)得多”“大(小)一些”描述数的关系。2.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100以内加法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3.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理解数学信息的含义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加法和减法模型意识,发展“四能”。4.经历知识回顾与整理过程,提高归纳整理和自主复习能力。通过练习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重点:经历知识回顾与整理过程,归纳整理“数与运算”及“数量关系”的相关知识。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图师:同学们,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请说一说在“数与代数”这个板块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师:是的,同学们,“数与代数”这个板块中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及《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四个单元。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复习。设计意图:谈话复习回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感受。出示复习导图学生可以重新激活记忆中的信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知识梳理活动一:数与运算出示例题:填一填,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99再添1是( ),90再添( )是100。(2)一个数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请在数线上标出来。(3)比较大小:30 85。(4)用“小得多”、“小一些”各说一句话。(5)一个数比37大,比40小,这个数可能是( )或( )。(6)用计数器、小棒等表示42。生1:99再添1是100,90再添1是100。生2:一个数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74。生3:30<85。师总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生4:30比85小得多,30比34小一些……生5:一个数比37大,比40小,这个数可能是38或39。生6:师:16-5和16-9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生1:16-5,够减,6-5=1 ,10+1=11。生1:16-9,不够减,10-9=1 ,6+1=7。师总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退位,从十位退1作10再减。师:连一连。生:师:先观察图,再用竖式计算。生1:生2: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并总结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巩固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方法,巩固用“大得多,大一些”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知识。在计算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法以及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活动二:数量关系出示图:师: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生1:小云踢了38下,小娟踢了20下,小田踢了39下。生2:问题1:小云和小娟一共踢了多少下?38 + 20 = 58(下),答:小云和小娟一共踢了58下。生3:问题2:小娟比小田少踢了多少下?39 – 20 = 19(下),答:小娟比小田少踢了19下。生4:问题3:小云、小娟、小田三人一共踢了多少下?38 + 20 + 39 = 97(下),答:小云、小娟比小田一共踢了97下。……综合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1. 填一填。(1)由8 个十和7 个一组成的数是( );100 里面有( )个十。(2)52的个位上的数是( ) ,表示( )个( );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3)和6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这个两位数是( )。2.小云用5个 在数位表中摆出了一个数。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试一试。3.读一读计数器上的数,然后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第二个计数器上的数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2)在每个计数器的个位或十位上增加两颗珠子,哪个计数器上的数会变成100?先想一想,再说一说。4.在里填适当的数。5.估一估。小明可能有多少元?(画“√”)小丽可能有多少元?(画“○”)6.口算。7.竖式计算。8.看图列式计算。9.(1)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2)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拓展练习1.车上原有34人,下来了9人,上来了5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2.学校在举行“红领巾爱祖国”的入少先队活动。请你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提问: ?解答: 。3.在预示天气的谚语中,关于下雨前小动物的征兆有很多,例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蚯蚓上路等等。如果蚯蚓的数量是35条,燕子和蚂蚁的数量分别可能是多少 燕子画“√”蚂蚁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数与代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怎么计算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 如何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如何运用“大(小)得多”“大(少)一些”等描述数的关系?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或少)几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堂评价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课后实践综合实践: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100以内数及数量关系实例并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