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有理数 教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有理数 教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 有理数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有理数是整个初中数学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而负数是《有理数及其运算》一章中关于“数”的学习基础,是有理数的一个重点,只有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才能在此基础上,依次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负数的概念与应用。让学生学会区分正数、负数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以后有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初中数学的丰富多彩,而且贴近生活、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有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只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之间各类数的学习,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与分类。
教学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按一定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重难点 1.能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并能按一定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技术支撑 希沃课件
板书 2.1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整数 0 有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超市之旅】 故事导入,复习小学学过的数 皮皮和妈妈一共吃了10个小笼包,花了12.5元,皮皮又喝一杯奶茶的一半(),妈妈把剩下的喝完了(0)。(复习整数,小数,分数,0) 皮皮上电梯时,发现电梯在-2层,你知道-2是什么数吗?你还见过哪些用负数表示的量? 【新课讲授,超市见闻】 活动一:生活实例,认识负数 1、生活中的负数:温度(天气预报),数据指标,海拔等 2、正负数概念 1、正数:像10、12.5、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 2、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例如-10,-12.5、-2 …,它们都比0小 3、(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辨别正负数小游戏 活动二:超市见闻,了解负数的意义 面粉袋提示,明白的意义: 实例例举,知晓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菠萝包的牌子上写着“6.99/个 +2 ”,蛋挞的牌子上写着“25/盒 -5 ” :+2表示价格上涨2元,-5表示价格下降5元 温度计5℃和-5℃:5℃表示零上5度,-5摄氏度表示零下5度 相反意义的量含义解释:既有相反意义,又有数量。通过收入、亏损理解口诀:一有相反二有量,收入盈利不一样。主语一致不要忘,搞清概念我最棒! 完成相反意义的量判断游戏 完成填一填练习题: 如果温度上升2℃记作+2℃,那么温度下降3℃记作 -3℃; 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那么支出30元记作 -30元; 如果-2m表示向左走2米,那么+3米表示 向右走3米; 活动三:归家旅途,钻研有理数的分类 1.有理数的概念 我们今天见过的这些数字是否可以分类呢?是否可以按照整数,小数,分数来分呢?又是否可以根据正数、负数、0来分呢?在咱们学习分类前,先来学习一下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概念:我们把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小数和分数的再认识 (1)咱们发现有理数只有整数和分数,那么小数去哪里了?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0.5)、无限循环小数(0.333...)、无限不循环小数(π)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所有的分数也都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按照整数,分数分:有理数: (2)按照符号分 (3)填一填 把下列数分别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13,-0.5,2.7,123,0, ,-4, 。 (1)分数( -0.5,2.7, , );(2)负整数( -4 ); (3)正分数( 2.7 , );(4)有理数(全都是)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完成课堂大比拼游戏 将下列各数填入如图所示的相应的圈内. 在-2;;-3.5;11中, 正数是 ,11 ;负数是 -2,-3.5 。 +1350米表示高于海平面1350米, 低于海平面200米,记作 -200米 。 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下降12米,记作 -12米 。 如果规定向西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40米,表示 向东走40米 。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2,0,-0.314,25%,11,,,, 非负有理数集合:{ 0,25%,11,,, …}; 整数集合:{ -2,0,11 …}; 自然数集合:{ 0,11 …}; 分数集合:{ -0.314,25%, ,,,…}; 非正整数集合:{ -2,-0.314,…}. 【课堂小结】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一般情况下,把向前、上升、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它们的相反意义规定为负。 有理数的分类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2.1第1,2,4题 练习册2.1节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并提问 教师引导并提问 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提问 教师引导提问 教师讲解强调做题过程及书写格式 教师巡视及点评 学生活动 学生集体回答或个人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两人PK 学生自行完成并回答解题方法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